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有人說,司馬遷在《史記》中將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稱為“漢高祖”;而在《資治通鑑》中,司馬光對劉邦的稱呼是“太祖高皇帝”。司馬遷在《史記》中是不是寫錯了?

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漢高祖劉邦

並不是的。

漢高祖,也可以稱為漢高帝,他的諡號和廟號都是一個“高”字

。漢高祖,是廟號;漢高帝,是諡號。在稱呼歷史帝王的時候,這兩個都是可用的。

另外,無論是皇帝的廟號,還是諡號,或者年號,在中國歷史中,都有一個發展的過程。

這裡就對關於皇帝的各種號,如廟號、諡號、年號等,做一個簡要介紹。

諡號:褒貶分明

可以這麼說,

諡號,是一種評價

。一個帝王駕崩,那麼他這一輩子做得怎麼樣,有什麼功績,有什麼過錯,後世會以此進行評價,這個叫“蓋棺定論”。

一般說來,

諡號可以分為三類:美諡、平諡、惡諡,美是褒,惡是貶,平是憐。

所謂憐就是同情的意思。

美諡有神、聖、明、文、德、武、成、康、穆、昭、莊、惠、敬等;平諡有傷、殤、悼、閔、哀、懷等;惡諡有夷、靈、厲、戾、煬、幽等。

中國歷史上,每一代的帝王都有諡號,包括亡國之君

,比如,隋煬帝楊廣。

其實,楊廣的真正廟號諡號是隋世祖明皇帝,可簡稱隋世祖或隋明帝。這個有“煬”的諡號是唐朝開國皇帝李淵給他的。

隋煬帝,這個諡號中的“煬”字,意思是不尊禮法,貪戀女色,荒廢政事,虐待人民等。

總之,大唐把這個諡號用在楊廣身上,相當於給他好色無禮,背信棄義,欺壓百姓的行為做了個蓋棺論定。後世也就沿用了“隋煬帝”這個諡號。

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隋煬帝楊廣

當然,也有極個別特殊的。

比如,

秦始皇,他既不要諡號,也不要廟號

,因為他認為諡號是臣子評價君王,兒孫評價長輩的,是很失禮的,也是對皇權的不尊重,所以,他廢止了諡號制度。

不過,也就秦始皇比較特殊。在秦朝之前,春秋戰國時期,以及周朝,各個君王都是有諡號的。

比如,秦昭襄王,一個昭,一個襄,都是很好的字。昭,意思是能夠廣納賢言,虛心納諫;襄,則是指開疆擴土。

也就是說,統一六國之前的秦國各代君主都是有諡號的。只是到了秦始皇,他廢了諡號制度。不過,到了漢代,諡號制度又被啟用了。

從某種程度來說,諡號,對帝王來說,也是一種約束力。

皇帝,作為國家最高領導人,權力最大,沒人能管束他,那這個“諡號”就發揮了一種管束的作用。每個皇帝都不想身後揹著一個罵名,所以,自己也會多多少少地控制一下自己無窮的慾望,哪怕是做做樣子也是好的。

歷史上,在商討去世帝王的諡號的時候,滿朝文武吵作一團的情況也不少見,但正是如此,每個人都能提出看法,那對去世帝王的諡號選擇方面,還算公正客觀。

所以,雖然諡號的約束力比較微弱,但總好過沒有。

另外,也不一定非要是帝王才有諡號,那些文臣武將死後,朝廷亦會據其生前事蹟給予的稱號。

比如,范仲淹,字希文,諡號文正。

文正,道德博聞曰文,靖共其位曰正。也就是說,能夠被賜予“文正”的官員,生前不僅德才兼備,而且要恪盡職守,忠君愛民。

“文正”是對大臣的最高諡號。

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廟號:尊崇有加

古代帝王死後,後人掂量其生前的所作所為,論斷他有沒有資格單獨立廟,以供後人祭記瞻仰,這個宗廟需要一個名堂,此名堂就是廟號

為什麼古人要建廟呢?

假如一個人白手起家,經過辛苦創業,有了一些根基;在這個根基之上,一代又一代的子孫繼續將家業做大做強,直到家族興盛起來。那後世子孫想追蹤溯源,哪一輩先祖做了什麼貢獻,屬於什麼級別,最先白手起家的祖先就叫“不祧之祖”,也是創業之祖。

後來,“不祧之祖”比喻創立某種事業受到尊崇的人或不可廢除的事物。比如,開創魔幻現實主義風格的小說流派的馬爾克斯,就是“不祧之祖”。

其實,不止皇家,古代的大家族裡也會建廟,是為“家廟”,是供奉祖宗和先賢,供族人祭祀、朝拜、思念的場所。後來,家廟也逐漸被稱為祠堂。

比如,《白鹿原》裡,白孝文因為私通田小娥,觸犯了家規和族規,在祠堂被打得遍體鱗傷。祠堂就是白鹿原宗法教化和傳統觀念的代表性所在,也是整個白鹿原的象徵。

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太廟,就是起源於家廟。只不過帝王君主的“家”更大,是與江山社稷聯絡到一起的。

一般而言,帝王的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

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祖

,如漢高祖、唐高祖、宋太祖;

後繼之君一般稱宗

,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

廟號的選字並不嚴格參照諡法,但也有褒貶之意。比如,世宗是守成之主;仁宗、孝宗、睿宗乃仁愛賢主;中宗、聖宗是中興之主等等。

另外,隋以前,並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廟號,

只有那些對國家有大功的先王,才會特別追上廟號

,以示值得子孫銘記、永遠立廟祭祀之意。

廟號起源於重視祭祀與敬拜的商朝,但從周朝到秦朝,廟號一度被廢止了近千年之久。直到西漢建立,廟號才開始恢復,而且從此一直延用了兩千年之久。

兩漢時期,每個皇帝都有諡號,但有廟號者極少,因為漢朝對於追加廟號一事非常慎重。尤其是西漢,非有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

東西兩漢加起來有廟號的也就七位皇帝,西漢四位,東漢三位,都是有著開國定基或者大德大功的帝王,比如太祖高皇帝劉邦、太宗孝文皇帝劉恆、世宗孝武皇帝劉徹、世祖光武皇帝劉秀等。

自三國起,廟號開始氾濫

,除了某些亡國之君和政變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廟號。

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甚至有些沒有下線的人,幾乎將所有的好字好詞都用在了自己身上。比如,慈禧太后。慈禧,是她諡號的簡稱,全稱是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

總體上,一位皇帝的較全的稱號,由廟號和諡號兩部分組成,廟號在前,諡號在後,如漢文帝的全號為太宗孝文皇帝。

年號:稱呼方便

年號,是古代皇帝紀年的名號,後來也成了一種稱呼。

比如明清時期,皇帝的稱呼是以年號為主的,像是明世宗被稱為嘉靖皇帝,清高宗被稱為乾隆皇帝等。

年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呢?

趙翼在《陔餘叢考》裡說:“年號紀年,自漢武帝始。上自朝廷,下至里社,書契記載,無不便之。”

漢武帝以前,一般用干支紀年。到漢武帝才有了真正紀年的年號。確切地說,漢武帝從第五個年號元鼎三年(公元前 114 年)才開始用年號紀年,他前面的四個年號都是後來追加的。

也就是說,年號的使用是從漢武帝開始的,然後一直到 1911 年宣統皇帝退位為止,前後二千多年,中國歷史都用皇帝年號來紀年。

中國年號的使用情況比較複雜。一個皇帝可以用一個年號,也可以用好幾個年號,如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只用“貞觀” 一個年號,而武則天稱帝十五年裡就用了十四個年號。

歷史上年號用得最長的是康熙皇帝,他在位61年,“康熙”的年號就用了61年;其次是清高宗弘曆的年號“乾隆”,共60年。

古代皇帝的稱呼都是怎麼規定的?

年號之命名或改變,或是盼望統治長久、國泰民安,或是慶賀國家出現了什麼祥瑞景物或吉祥徵兆的,或是想化解出現的災變或凶兆。

一般而言,年號更改頻繁,多折射出神州板蕩,國運衰微,反之,年號使用長久,則顯示出國力隆盛,天下承平。

除此之外,自唐朝武則天時代開始,在諡號、廟號制度下,又形成了

“尊號”制度

。其實,尊號就是皇帝或皇后、皇太后在世時由臣下所上尊崇褒美之詞,

實際是阿諛奉迎之詞

例如武則天稱帝前,就已“加尊號為聖母神皇”,稱帝之後,即“加尊號曰聖神皇帝”,以後又相繼加有“金輪聖神皇帝”、“越古金輪聖神皇帝”等等。

尊號也有死後追上的。例如玄宗死後,肅宗於上元二年上尊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不過,死後追加的尊號與諡號多有糾纏,難以區別。

總結起來,人們對古代皇帝的稱謂,大體上唐以前的一般以其諡號相稱呼,如周文王、漢武帝、隋煬帝等;唐以後(包括唐)則一般直呼其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等;明清時期,一般是以年號相稱的,如康熙、雍正、乾隆。

如果用更簡單的話表示,那就是

稱呼某皇帝為XX帝,往往是稱他們的諡號

,如漢武帝(諡號孝武),

或稱他們的年號(常見於明清兩代)

,如康熙帝、乾隆帝等;

稱呼XX祖或XX宗,則是稱呼皇帝的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