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學無術》告訴你,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做宰相的

《不學無術》這則成語的原意是指不讀書不學習,沒有好辦法。現形容既無學問,又無本事。

《不學無術》典出《漢書·霍光傳》:然光不學亡(通無)術,暗於大理。

霍光是西漢名將霍去病同父異母的弟弟。有一次霍去病打敗匈奴後得勝回家探親,回長安時,把霍光也帶進了京城,被漢武帝封為郎中。

霍光為人乖巧,處事小心。每次上朝前,他都站在殿門口的那一小塊地上,甚至每次立足的地連一尺一寸都不超越。他規規矩矩跟隨漢武帝二十八年,從未出過一次差錯,深得漢武帝信任。

漢武帝臨終前,封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要他與桑弘羊一起輔佐八歲的漢昭帝。漢昭帝死後,霍光又迎立昌邑王劉賀為帝。不久又迎立劉詢為漢宣帝。

就這樣,霍光掌握了國家的軍政大權,成為當時朝廷內外權勢顯赫的人物。他前後執政二十年,推行減輕民眾負擔的政策,有助於社會生產的發展。

霍光雖然對維護劉氏王朝做出過貢獻,但他不學無術不明事理,居功自傲大權獨攬。大臣們有公事要先請示霍光,然後才能奏明皇上。每次上朝,連皇帝都要對他很尊敬,這樣就使得許多人對霍光產生了怨恨之心。

宣帝劉詢即位後不久,霍光的妻子想把小女兒嫁給劉詢做皇后,但劉詢已經立許氏為皇后。霍光妻子懷恨在心,買通女醫淳于衍毒死了即將臨產的皇后。事發後,霍光不但為妻子隱瞞,還為淳于衍說情,不讓她受審監禁。

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了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霍光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時,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有學識,因而不明白關乎大局的道理。

【編者按】:霍光包庇老婆,引來滅門之災的這段經歷,似乎有些太突兀,不符合霍光一貫的性格特色及其為人處事的行為習慣。雖然此事由班固史筆記錄在案,應該絕無學術造假之嫌,但一生慎持穩重、謀國慮己的霍光,在處理自己老婆毒殺皇后這件事上的所作所為,還是讓人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霍光在中國歷史上,歷來是與伊尹相提並論的,即所謂伊霍之志。伊尹是商朝開國之君成湯(即商湯)的第一輔臣,也是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先聖大賢,是連孔孟也要奉為導師前輩的德行榜樣,還是後世歷代為人臣者競相仰望效仿的人臣楷模。總之,伊尹是一座耀眼的德行豐碑,霍光能與這樣一位高階人物比肩而立,豈能是個不學無術、暗於大理的昏聵角色。

霍光剛出道的時候,正趕上漢武帝更年期。一生南征北伐、開疆拓土建立不世功業的漢武大帝,本就雄豪自負、不肯納言。到了後期,被一群別有用心的小人蠱惑,開始醉心於求仙問道,以圖昇天成仙,性情也變得喜怒無常,隨意殺戮,連他親手冊立的太子劉據,也因遭人誣陷被他下令處死。伴君如伴虎,面對漢武帝的專斷好殺,霍光靠著小心翼翼、遵規守矩,二十八年沒出過一次差錯,最終贏得了漢武帝的信任和重用。

漢武帝臨死前,新太子劉弗陵才八歲,漢武帝封霍光為大將軍,並託孤於他,要他照顧劉弗陵。漢武帝死後,霍光果然不負所托,忠心耿耿輔佐漢昭帝劉弗陵治國十二年。輕徭薄賦,休養民生,將窮兵黷武的漢武帝留下的爛攤子,經營得欣欣向榮,君臣二人攜手共創了一段昭宣中興的昌盛時代。

不料漢昭帝命短,剛二十歲就掛了,連個接班的兒子也沒留下,霍光便找來昭帝的侄子昌邑王劉賀立為皇帝。誰知劉賀是個熊孩子,即位不到半年就幹了一火車的壞事,惹得滿朝激憤,天下吐嘈。霍光無奈,只好廢掉劉賀,重新擁立昭帝的一個侄孫劉詢為帝,就是漢宣帝。

做臣子的廢立皇帝在皇權時代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件,操作稍有不當就會被視為謀反篡逆的十惡之罪,遭到當朝及後世的口誅筆伐。霍光一套廢立流程執行下來,非但沒有遭受朝廷內外的箇中非議,還成就了他與伊尹同列的美名,廢黜劉賀之舉,也成了後世史家對霍光點贊稱道最多的光榮事蹟,靠的就是他深明大義的氣節和光明磊落的胸襟與忠心。

但漢宣帝好像並不喜歡霍光,有句成語叫《芒刺在背》,說的就是漢宣帝與霍光同乘一車時的痛苦感受。劉詢是霍光擁立的,本應對霍光感恩戴德才是,但他親眼目睹了霍光廢黜劉賀時的慘烈景象,估計是被嚇著了,難免又對霍光心存忌憚。這也是人之常情,天下哪有皇帝甘願受臣下監督壓制的,有霍光在身邊,劉詢覺得這皇帝當得像坐牢似的不自在,既要委屈求全,又要安分守己,總不能快意人生,為所欲為。久而久之,劉詢對霍光由懼而怒,再由怒而恨,進而恨之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也未可知。後來霍光幾次宣稱要歸政於劉詢,劉詢卻都不肯接受,大概劉詢心裡十分清楚,只要霍光還活著,他這個皇帝就是個山寨版,永遠滋潤不起來。也許這才是霍光一族最終被漢宣帝劉詢滅殺殆盡的根本原因所在。

蘇東坡有一段話是這樣評價漢武帝及霍光的:歷代帝王沒有誰比漢武帝更善於用人的了,無論是朝廷大員的升降,還是地方官吏的任免,漢武帝都能做到人當其處,才得其用,很少出現用人不當的情況。而霍光入朝前既無尺寸之功,入朝後亦無才學超群,為何卻能得到漢武帝的賞識重用呢,莫非是漢武帝看走眼了?當然不是,因為漢武帝重用霍光不是看重他的才學,而是看重他的忠心氣節。治理朝政需要才學,但輔佐幼主則更需要忠誠氣節。漢武帝明知霍光才學不濟,但滿朝文武若論忠誠之冠,卻非霍光莫屬,因此漢武帝選擇他做了託孤重臣。

事實證明,漢武帝的選擇是正確和明智的,忠心耿耿的霍光不僅盡心竭力的輔佐昭帝劉弗陵,還在非常時刻,冒著身敗名裂的危險,大義凜然地廢黜了荒唐皇帝劉賀,避免了大漢王朝一次國政荒廢的重大危機。應該說,霍光兌現了自己對漢武帝的家國承諾,也踐行了一個臣子忠誠謀國的萬鈞天責,作為與伊尹相伴於史的千古名臣,霍光是當之無愧的。

可惜國之良臣,家無賢妻,霍光在朝堂上能約督皇帝,讓皇帝時感芒刺在背,在家卻未能管束好妻室,沒有察覺到老婆的權慾薰心。當得知老婆指使女醫毒殺皇后的訊息後,霍光雖大驚失色,拍案埋怨老婆太過膽大妄為,卻終究並未秉公執法、大義滅親,而是選擇了隱瞞與袒護,這完全違背了霍光嚴於律己、深明大義的一貫行事作風,以致遺患於身後,最終招致了闔族滅門之禍,不能不令人感到扼腕而惜。

成語《不學無術》告訴你,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做宰相的

成語《不學無術》告訴你,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做宰相的

成語《不學無術》告訴你,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做宰相的

成語《不學無術》告訴你,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做宰相的

成語《不學無術》告訴你,不讀書的人也是可以做宰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