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在唐太宗的一生中,打了無數的勝仗,他為大唐打下了一片廣闊的疆域,打敗薛舉,劉武周虎牢關滅王世充、竇建德,以唐太宗的武功,歷代帝王幾乎沒有能與之相抗衡的。

然而,和隋煬帝一樣,李世民在遠征高句麗時也表現出無能為力的跡象。當然,李世民一世的英明將傳揚後世幾千年,但唯獨高句麗這一戰令人感到遺憾。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高句麗發生政變

貞觀16年後,高句麗發生了一場政變,泉蓋蘇文替代高建武成為該國的新領導者,並親自掌管軍事權力。李世民也對這名獨裁者的霸權和殘暴感到非常不滿。為了穩定政權,泉蓋蘇文不僅殺死了國王,還殺死了一百多名宮廷大臣。高句麗的整個高層都遭到了大規模清掃。泉蓋蘇文擁高建武的兒子高藏立為王,並獨自控制了權力,將皇帝挾持在手中。泉蓋蘇文掌權時,專橫跋扈,經常帶著五把刀。當他上下車時,他還要把他的大臣或軍事指揮官作為墊腳石。因此如果泉蓋蘇文想出去,那一定是擁擠不堪的場面。在其壓迫性統治下,高句麗人民也深受其害。

不過,李世民和歷史上很多帝王一樣。並不在乎附屬國的國王是誰,只要他繼續服從大唐的統治,其他一切都可以保持不變。只是,泉蓋蘇文不僅在國內實行專制統治,而且對外也不再臣服大唐,而且這位新領導人甚至還想擴充自己的領土。百濟聯合高句麗佔領了新羅的幾十座城市,切斷了向大唐進貢的新羅之路。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此時,李世民不能再任之不管了,其實,本來唐太宗那時候已經在隱忍。他主要為了避免戰爭,並多次派遣使者警告泉蓋蘇文,但泉蓋蘇文無視他們,繼續做自己的事。所以李世民決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

勢如破竹

為了拯救高句麗人民,貞觀19年,李世民率領一支龐大的軍隊攻進高句麗境內。在制定計劃前夕,李世民已經讓能工巧匠修建400艘船隻,並命令契丹,靺鞨和其他鄰國派遣部隊進行試探性攻擊。於是,張亮常和帶領四萬三千人乘船從陸地和水上行軍平壤。

李世民命令李世勣擔任遼東路進軍的總管,李道宗擔任副總管,接著率領6萬多人的部隊到了遼東,唐軍的人數並不太多,但此時唐軍的戰鬥力是最強的時期,不久蓋某和卑沙這兩座重要城池全部被拿下。大軍到了遼東城下,李世民渡過了遼河,命令士兵們拆毀這座橋。營造最後一戰的目的是為了鼓舞士氣,再者他們的皇帝也處於危險之中。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唐軍士氣大振。因為高句麗軍在遼東城下修建了不少壕溝,這對自己軍隊的進攻極為不利。李世民自己騎上馬,扛著沉重的土袋,和士兵們一起幹活。也許有些人認為李世民是在作秀,但真正能作秀的皇帝卻寥寥無幾。那時候,李世民經常帶頭衝鋒陷陣,只是他年紀大了一點,但他仍能被視為寶刀不老。唐軍開始日夜進攻這座城市。士兵們勇敢地戰鬥,不顧生死。他們連續攻擊了12天,毫無起色。

李世民派出敢死隊去點燃西南門。直到那時,他們才佔領了遼東城,殺死了10,000多名敵軍,俘虜了10,000多名高麗士兵。高句麗士兵的力量和他們戰鬥的決心在當時世界上是很少人能比得上的。如果沒有唐軍的力量,如果沒有李世民的御駕親征,可能真的不容易攻克。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攻克白巖城

攻克白巖城的同時在唐軍攻城,敵人的援軍不斷趕到,唐軍和高句麗計程車兵數目懸殊很大,這樣打起來很困難。在對白巖城的襲擊中,烏骨城派出了10,000名援軍趕赴戰場。契苾何力將軍只率領800名騎兵前去阻止進攻,戰鬥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激烈。契苾何力被長槍刺中,被人從馬上救了下來。薛萬備將軍獨自騎馬將契苾何力從混亂中解救出來。

契苾何力回來後,心情非常激動,急忙讓人包紮好傷口,然後上馬繼續戰鬥。當士兵們在契苾何力身上看到他的勇武時,他們也被感染,精神一振,追擊高句麗軍隊幾十裡,消滅了1000多人,勝利凱旋。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為了加快進攻,李世民採取了非常措施。他對士兵們說:“如果我們能佔領這座城市,這座城市的女人和財產都將交給將軍們。”在重賞之下,當然會有勇敢的人。唐軍士兵為了贏得皇帝的承諾。自然,他們比平時更加勇敢,奮力進攻這座城市。然而,就在這座城市即將被攻克的時候,這座城市的守備將軍想要投降。經過慎重考慮,李世民準備接受對方的投降。這時,當李世勣聽到這個訊息,他立即來到皇帝面前:“陛下,士兵們為了城市的財產浴血奮戰,但現在他們不得不接受對方的投降。這難道不是對士兵們殺死敵人的決心的背叛嗎?”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李世勣非常清楚,他必須和李世民爭論才能讓他明白這場戰鬥是如此殘酷。如果皇帝違背了他自己的諾言,士兵們是會不願意的。這同樣也不利於軍隊計程車氣。如果處理不好,後果不堪設想。李世民立即下馬,承認道:“將軍說得對,但既然對方投降了,就不要再縱兵殺戮了。大家別擔心。在這場戰鬥中,有功者我仍然會獎賞他。”李世民的舉動還不錯,他不僅穩定了軍隊計程車氣,還減少了傷亡。白巖城已經拿下,李世民立即展開新一輪的攻城計劃。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折戟安市城

儘管唐軍有勢不可擋的勢頭和全面的優勢,但士兵們在許多激烈的戰鬥後筋疲力盡,他們面前的安市城依然完好無損,李世民面臨著兩難的境地。如果繞過安市城,直接進攻烏骨城,戰爭局勢可能會改變,順帶也可以直接拿下平壤。經過慎重考慮,李世民仍然認為最安全的辦法是繼續進攻安市,並在完全佔領後後進攻建安。因為唐軍獨自深入,如果敵人破壞了糧食供應路線,後果將無法預料,最後李世民選擇了最安全的方式。由於他們不敢冒巨大的風險。

高句麗士兵將在安市城戰鬥到死。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將在該城站崗。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氣轉冷,水草乾枯,糧食和飼料供應不足,所以李世民不得不命令唐軍撤退。李世民的最終選擇是明智的。儘管唐軍未能征服安市,但這場戰爭殺死了4萬多名敵軍,俘虜了7萬多人,只有2000名唐軍士兵死亡。這樣的成功並沒有影響天汗至高無上的榮耀。這次去高句麗的行程只是李世民的一個小瑕疵,它讓唐太宗看起來更加真實和強大。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大唐慘敗?

在某些人眼中,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是以大唐的大敗而告終。特別是在某韓劇中,高句麗不僅射瞎了唐太宗的眼睛,更是帶兵反攻進入了長安城,最後使得唐太宗向高句麗跪地求饒。不過,事實上,李世民征討高句麗這場戰爭能夠說是一場罕見的大勝仗。這場站在打得高句麗在後來的時間裡難以翻身。

唐太宗徵高句麗雖鎩羽而歸,卻為唐高宗後來滅高句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大唐征討高句麗的軍隊在幽州集結的時候。大唐除了本國的軍隊外還召集鄰國家新羅、契丹等軍隊一共投入了將近十五萬的軍隊,但是高句麗卻傾全國之力,召集了二十萬兵將來抵擋大唐的軍隊。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李世民來到前線後,只是出於求穩的考慮,並沒有在這種不佔地利人和的情況下繼續攻打平壤。而是尋求穩紮穩打。雖然,在大唐的兵鋒下,唐軍進攻幾乎暢通無阻。高句麗被奪取了十多個領地。但是由於軍隊進展緩慢,大唐攻佔平壤的門戶安市時,天氣已經變得很冷了。唐軍計程車兵也因為天氣原因沒能轉到前線。在糧草不好的情況下,最明智的決策就是撤退。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

李世民軍在攻打高句麗戰爭中,據統計大唐前後大約有2000人傷亡。再說高句麗這邊,不僅被唐軍攻陷了十幾個重要的城市。投入的20萬人傷亡超過5萬人,被俘虜的兵力超過7萬人。這兩者相加的損失人員超過10萬人。如果不是天氣的原因,李世民在這場戰鬥中可能完全毀滅高句麗。李世民雖然退出了,但在被唐軍團隊打擊後,高句麗開始衰退。高宗即位後,唐軍重新發動了對高句麗的戰爭。在與高句麗的戰爭中,他親自毀滅了高句麗。可惜,這場大唐以小小的損失為代價而幾乎滅亡高句麗的戰爭,在一些人看來是大唐戰敗的戰爭。

唐太宗建立了大唐盛世,在位期間消滅了突厥討伐高句麗,周邊國家尊稱他為“天可汗”,在歷史上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真的是慘敗而歸嗎?其實是一場罕見的大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