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民數記》是《摩西五經》的第四卷書,上承《利未記》,下接《申命記》,記敘了兩代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的故事,作者是摩西。

這卷書在所有《聖經》故事中顯得文學性較弱,但體裁多種多樣,例如故事、詩歌、預言書、禱告、祝福、諷刺詩、律法、神諭、人口普查表,都是這卷書的體裁。《聖經》學者通常稱之為“教導式歷史書”(這是《聖經》“歷史書”的普遍特點),其中既包含歷史故事,又包含律法訓導。

許多人認為,這是很普通、平淡的一卷書,因為書卷的標題上比較簡易——數點以色列人,通常所說的“人口普查”。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民數記》的歷史背景是曠野流浪,以色列百姓走出埃及後,在摩西帶領下,遵循上帝引導,朝迦南福地進發。

這段流浪歷史的神學意義是,在上帝引領下,以色列人一旦邁出生活的第一步,就不要回頭看,應當堅定內心的信仰,自信、勇敢地追求新生活。

書中闡述的道理用在普通人身上同樣合適,即一個人一旦選擇了人生之路,就應拋棄顧慮,堅持理想,追求自己的目標;當處於困境時,應當正視困難,迎接挑戰,信念堅定,才能實現人生的理想和目標。

反言之,如果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一遇到困難就退縮,甚至怨天尤人,灰心喪氣,將無法到達理想的彼岸。中國有句古語——行百里者半九十(半途而廢),就是這個意思。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民數記》篇幅較長,從結構上可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章至25章18節,講述第一代上帝子民走出埃及,進入曠野。

其中的故事包括:以色列百姓為征途所做的準備工作和征途; 以色列百姓之背叛、死亡、贖罪、獲救是這一段故事的的主題。

這部分內容的最後結果是,第一代以色列百姓幾乎全部死亡,他們無法進入應許之地——迦南。

第二部分:26章至36章13節,講述新的第二代以色列子民準備進入應許之地。

這部分內容包含兩個主題:一,新的聖潔子民為進入迦南做的準備;二,第二代子民對上帝的信心如何?他們能夠進入迦南嗎,或者還是像第一代子民那樣以失敗而告終?

此外,還有《聖經》學者從地理意義上把《民數記》分為三部分:

一,以色列百姓在西奈曠野流浪;二,以色列人抵達加低斯地區;三,以色列人從加低斯向摩押地區挺進。

歸納《民數記》的主題思想,可以概括為:在以色列救贖史上,曠野流浪是一段極其重要的歷史,隨著第一代以色列人的離去,更加聖潔的第二代人能否進到迦南福地?

《民數記》故事結尾沒有回答上面的疑問,這個疑問的答案在後面的《申命記》和《約書亞記》中才能看到。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從表面線索看,《民數記》記敘了針對以色列百姓的兩次人口普查事件,即“第一次數點以色列人”(1至25章,第一代以色列百姓普查),“第二次數點以色列人”(26章至結尾,第二代以色列百姓普查)。

第一次人口普查包含“罪和審判”主題;第二次人口普查代表“更新和希望”主題。

比如第二次人口普查背景:他們(摩西和祭司以利亞撒)在摩押平原和以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數點以色列人。但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奈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比要死在曠野”。

這段故事的背景是說,除了伽勒和約書亞之外,第一代以色列百姓沒有一個人存留下來。

《民數記》第一部分講述了第一代以色列百姓的犯罪和上帝審判。

比如,以色列百姓在西奈曠野發牢騷,他們抱怨摩西或上帝,埋怨食物供應不足。

那些貪慾很強的人說,他們在曠野只能吃“嗎哪”(上帝賜予的一種麵食),而原來在埃及居住時可以有肉吃,有黃瓜、西瓜、韭菜等各種蔬菜。

上帝聽到以色列人的抱怨“怒氣便大發作”,此時的摩西也有些不耐煩,他認為自己身上擔子太重,希望選立七十個長老分擔負擔。《聖經》學者認為,摩西的某些態度最終使得這位上帝僕人也沒能進入迦南。這是一件頗令人費解的事。

此時,《聖經》的救贖主題馬上顯現:儘管以色列百姓背叛上帝,犯下罪過,但上帝並沒有拋棄他們,而是設法滿足他們的願望——把鵪鶉賜給他們作食物。

請讀者注意,這個“罪和救贖”的主題在《民數記》及《聖經》中不斷出現:雖然以色列人有罪,但上帝一直遵循和以色列人所立的約——引導以色列人走出曠野,到應許之地。這是上帝承諾的契約之愛。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最終導致上帝審判以色列人的事件是“十二個探子”故事。

進入迦南之前,摩西打發十二個探子去“窺探”,結果是有探子報告“惡信”,說迦南之地的敵人非常強大,危險重重,以色列人非常恐懼。

以色列百姓又開始抱怨,他們後悔聽從上帝引導走出埃及,他們說,“我們不如立一個首領,回埃及去吧”。

於是上帝發怒,要用瘟疫擊殺以色列人,但經過約書亞的解釋以及摩西禱告,上帝決定赦免以色列人,但對他們實施審判:除了信心堅定的伽勒和約書亞外,其他以色列人不得進入應許之地,其中包括摩西。這就意味著,第一代以色列人註定要死在流浪的曠野中。

《民數記》還講述了第一代以色列人對上帝的多次背叛事件。

如可拉、大坍、亞比蘭的叛變;“在加低斯發生的事件”;“銅製的蛇”的故事。

可拉、大坍、亞比蘭攻擊摩西的地位,這是罪過,因為摩西是上帝揀選的以色列領袖。

“加底斯事件”起因於以色列人對缺水問題的不滿,這件事反映了以色列人意志脆弱,缺乏耐受困苦的勇氣。

“銅製的蛇”源於以色列人抱怨道路崎嶇難行,這件事說明,以色列人對上帝的信心不足。

從這些背叛事件可以看出,自從出埃及後,以色列百姓對於上帝的承諾缺乏信心,對於未來的生活態度消極;他們一旦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難,便牢騷滿腹,怨天尤人,甚至想走回頭路。

在上帝看來,這些選民意志軟弱,信心不夠強大,需要接受審判或繼續嚴格錘鍊。

雖然如此,上帝還是盡力滿足以色列人的願望,維持他們在曠野中的生計,這體現了上帝對於選民之愛。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民數記》還專門講述了先知巴蘭的故事。

巴蘭是非以色列裔先知,在以色列人逼近摩押王統治區時,摩押王巴勒召喚巴蘭詛咒以色列人,但由於上帝的介入,巴蘭反而祝福以色列人。

這個故事的神學啟示是,以色列人是上帝揀選的子民,儘管他們經常背叛上帝,頑固地和上帝作對,但上帝始終照顧、關愛他們,並沒拋棄之。這也是整部《聖經》的核心主題。這一神學啟示在《民數記》第二部分得到顯現。

《民數記》第二部分內容簡要,主要講述第二代以色列人的迦南征途。

摩西第二次數點以色列人時,第一代百姓已全部死亡,第二代百姓更加聖潔,他們在上帝引領下繼續奔向迦南。

這部分內容包含四個主題:一,領袖摩西不得進入迦南(如因為“加低斯事件”),約書亞代替摩西;二,上帝為以色列人頒佈獻祭條例,為未來的迦南生活作準備;三,以色列人打敗米甸人,掃除前進之路上的障礙;四,新一代以色列人做好進入迦南的各項準備。

同前面的“罪與審判”主題相比,後面的主題顯得積極和樂觀許多,以色列人對於未來的美好期許也成了主旋律。

正如《聖經》學者所說的那樣:儘管第二代以色列人的盼望還沒經過考驗,儘管他們的信心也將面臨嚴峻挑戰(如《約書亞記》),但第二代人的態度是積極的,他們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民數記》在充滿盼望的期待中結束,至於第二代以色列人如何迴應,將在《約書亞記》中見分曉。

《舊約.民數記》:困難可以擊倒一個人,也可以讓人變得更堅強

《民數記》和《新約》的關係是,上帝始終參與人的救贖,中間沒有中斷,讓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和意義。這是整部《聖經》的主題。

比如以色列人雖多次背叛上帝,但上帝並沒有拋棄他們,而是維持他們的生計,引領以色列人一步步奔向應許之地。

《新約》延續了這一主題。雖然亞當及其後裔犯了罪,但上帝並沒有拋棄他們,而是派遣自己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間;但人們卻殘暴地對待上帝之子。

總之,《民數記》是“摩西五經”的重要部分,雖然這卷書的文學性不強,體裁散亂,但無論對於以色列人還是基督教,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啟示意義,值得學者們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