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吳謝宇

時隔三年,震驚國內外的北大弒母案終於有了初步結果。

4月21日,嫌疑人於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隨身攜帶網購的30多張身份證,且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這一訊息在昨晚經媒體報道後,立即引爆了輿論,霸屏多家網站熱搜頭條。

為何會引起如此高的關注?回顧一下案情不難發現,涉嫌弒母的吳謝宇智商之高、心思之縝密,幾乎所有關鍵線索都是他故意暴露給警方的,細思令人膽寒。

2016年3月3日,警方在吳謝宇舅舅的報案下發現其母謝天琴死於福州一中學教工宿舍內,屍體被塑膠布層層包裹,其中還放置了活性炭用於吸味。案發現場安置了兩個攝像頭和報警器連線到電腦,分別對著大門和主臥,可以透過手機檢視室內情況。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現場情況模擬圖

但警方調查後發現,案發時間其實早在2015年7月11日。為何時隔半年都沒有人發現?

早在2015年7月,吳謝宇就向謝天琴的親戚們發簡訊稱自己要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做交換生,母親一同前往陪讀,25號就走。同時向多位親戚借錢,總額高達144萬元。

不止如此,他還用母親的日記拼湊出一封辭職信,向母親就職的中學提出辭職,營造出母子二人赴美的假象。

直到2016年2月6日,吳謝宇的舅舅按照他在簡訊中的要求來到高鐵站,卻接不到歸國的母子,才終於報案。而在2月4日,吳謝宇還公然出現在國內某ATM的攝像頭前取現。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ATM攝像頭前的吳謝宇

1。細思極恐的細節裡,都是錯誤家庭教育埋的雷

為什麼一個北大高材生會犯下如此罪行?是因為與母親一時口角導致激情殺人嗎?

顯然不是。在實施謀殺之前的6月份,他便開始網購大量作案工具,包括刀具、防水塑膠布、防油桌墊、乾燥劑、防潮劑、抽溼器、防黴包、真空壓縮袋抽氣泵、隔離服、醫生護士服等,其中僅刀具就購買了剔骨刀、菜刀、手術刀、雕刻刀、手機貼膜用刀、鋸條等多種。

在殺死母親之後,他還反覆購買活性炭及塑膠膜等,並在現場裝攝像頭。根據推斷,兇手與屍體共處一室的時間至少有10天。

也就是說,這起謀殺本就蓄謀已久。而吳謝宇,是無可辯駁的反社會人格。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案發現場的陽臺,還懸掛著手套和塑膠布

據親友透露,吳謝宇的4個姑姑中,只有大姑精神正常,三姑四姑五姑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家族有精神病史,或許嫌疑人也是潛在的病患。

但能上北大,說明他的日常表現並無大礙。同學朋友也一致認為他風趣幽默,是難以望其項背的學霸。

2009年中考時,吳謝宇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入,只比市狀元差了1。5分。高考時被北大提前錄取,大二拿過獎學金,為了出國去考GRE,因為成績優異而得到了英語培訓機構的獎學金。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吳謝宇(左)在英語培訓機構獲得獎學金

那麼是哪裡出了問題?

2010年,他的父親吳志堅因癌去世,原本內斂和善的母親謝天琴變得沉默易怒,鄰居小孩稍微吵鬧都會被她遷怒。

此時,家裡的經濟支柱只剩母親,但她卻拒絕了單位學校的撫卹金,吳謝宇學校欲發放的助學金也沒有被接受。

但吳謝宇內心想不想要這樣的資金資助呢?謝天琴並不在意。

不難看出,謝天琴是非常要強的。在親友口中,她“對自己的品德修養極度克己與自律,當上老師後在夏天就從沒有再穿過裙子”。作為同輩中唯一的大學生、整個家族曾經的驕傲,謝天琴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當然也不會放過對孩子的嚴格教育。

更何況,這個別人眼中的“天才”少年,完全可以從某種程度上證實自己教育的“成功”。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少年吳謝宇

2。過分要強的母親,讓一家人都走上了絕路

傳統的中國家庭教育觀念認為,孩子應該聽話懂事,好好讀書,找份好工作,安穩度過一生。學習不好,意味著此後的一切都會崩盤,而這在教師身份的家長眼中尤為嚴重。一旦傳出去,家長遭受到的是比普通父母更甚的嘲諷。

獨自承擔家庭財務收支與教育重任的母親謝天琴,承受的是數倍於過去的負擔。當性格內向的她無法正視現狀、以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未來,就很容易將壓力轉移到孩子身上,用強硬激烈的控制手段對待孩子,甚至代替孩子做決定。

吳謝宇的好友透露,“(他)跟我提及過大學生活很壓抑。”這也許才是學霸面具背後的真心話。

家長這樣長期壓抑孩子的想法與情緒,勢必會給孩子的內心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Ta們沒有釋放情感的出口,找不到真實的“自我”,不懂得如何處理親密關係,更學不會真正的愛。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知乎上疑似吳謝宇本人的觀點

正因為如此,吳鎮宇沒有談過戀愛,卻在多次接觸一位性工作者之後就拿出十幾萬來提親。這樣有違常理的交往與決策,讓人費解又不由得嘆息。

面對吳謝宇希望赴美求學的訴求,謝天琴是希望孩子留下找個高薪工作好好養家,還是決定一同赴美陪讀,我們都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父親缺位、母親不當的家庭教育,已經在他的心中埋下了錯誤的種子。

3。避免惡性犯罪的重要前提,是關愛孩子的心理健康

中國犯罪心理畫像第一人、曾介入過馬加爵案、黃勇案、楊新海案、邱興華案等案件調查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總結罪犯大概有三類:家庭殘缺型、缺陷人格型、心結型。而吳謝宇則很明顯屬於心結型。

“一個人都活了二三十年,一直正常,沒有不良行為的,突然出現嚴重的暴力犯罪,往往跟心結有關。”

曾經轟動一時的藥家鑫案,罪犯也曾是溫和安靜、待人有禮的大學生。然而因為童年學琴時母親過分嚴苛的要求,讓他一度陷入了壓抑的情緒,甚至很早就想過自殺。

即便後來刻意掩蓋內心的創傷,當有某個契機打開了負面情緒的閥門,以至於無法自控時,就很容易陷入犯罪的深淵。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李玫瑾在《圓桌派》談陳世峰案

在李教授看來,所有的社會問題,都是人的問題。而之所以現在有這麼多惡性犯罪,就是因為有很多人的成長環境被破壞了。要想預防犯罪,首先就應該重視人的心理健康。

其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對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干預。

為什麼原本乖巧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就開始疏遠父母,甚至“學壞”了?因為從幼年時期開始,孩子與父母之間就沒有建立起健康的依戀關係,而早期的教育缺位或是教育方法不當,都有可能導致這樣的結果。

當孩子的言行舉止開始出現不好的徵兆,再打罵也沒有用了,因為為時已晚。

就像《奇葩說》第五季顏如晶的發言一樣,孩子的成長曆程就像一部不會重播的連續劇,你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很難再彌補。

深度分析!北大弒母案吳謝宇落網,完美犯罪背後是病態的家庭教育

《奇葩說》第五季上的顏如晶

李玫瑾一直強調,養育一個孩子,絕對不是吃飽喝足就可以,最重要的是要有心理撫養。

簡單來說,就是要花時間陪伴孩子。陪他玩,關心他的情感、內心世界,這比給孩子賺錢、存錢更重要。

尤其是1-6歲這個孩子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時期,如果孩子對撫養人沒能建立過這種心理關係,那麼,孩子心理發展異常的可能性就會很大,性格、與人交往等都會有問題。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全部的時間精力養育孩子,那麼每天至少抽出0。5-2小時的時間和孩子相處,節假日不定期陪孩子出去踏青,也是非常有效且極具可行性的溝通方式。

別忘了,孩子是因為你才來到這個世界上,別辜負了他們對你的期待。

撰稿:Hedwig

排版:Hedwig

路上讀書,全球名校博士30分鐘精讀一本好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