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春節剛剛過去

暖氣團立馬“復工”

我國迎來了一波強勢回暖

無論從涉及範圍還是升溫幅度來講

都是當之無愧的“大回暖”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從華北至江南

氣溫升至近期最高

部分地區最高氣溫或將創二月新高

溫暖程度堪比常年4月到5月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圖片源自網路

上海從昨天起也加入到升溫行列

今天滿屏晴空區

天空狀況更佳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西南風下

天氣溫暖又幹燥

11時的氣溫分佈圖上已是紅彤彤的一片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下午更是“逼到”後臺換色階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全市大部最高氣溫都達到了23-24℃

市區徐家彙23。2℃

暖似陽春

網友們紛紛在微博感慨:

春天來了!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東東身邊不少小夥伴表示:

趁著天氣晴朗 氣溫回升

要去感受春的氣息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上海植物園內的大漁櫻、迎春櫻、鍾花櫻、河津櫻等早櫻品種初綻枝頭

今年

由於一月上旬持續冰凍天氣的襲擊

使得今年早櫻花開放受到了明顯不利影響

但冰凍期過後 隨著氣溫的回升

未受凍的花芽繼續萌發

目前已進入花期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大漁櫻花呈淡紅色,單瓣,具有花朵密集的特點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遊客帶著櫻花傘有備而來,充滿春天的氣息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迎春櫻,又名杭州早櫻。相比大漁櫻,迎春櫻的花瓣顯得小一些,在逆光下更加精緻細膩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蜜蜂在鍾花櫻的花叢間忙碌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鍾花櫻的花呈紅色,看上去更為熱烈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河津櫻的花呈淡紫紅色,喜疏鬆排水土壤。一座小橋與河津櫻同框,彷彿一幅畫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遊客乘著小艇,從河津櫻樹下緩緩渡過

除了櫻花

最近在上海植物園唱主角的還有玉蘭

其中尤以上海市市花白玉蘭最受歡迎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木蘭園裡的青皮玉蘭、天目玉蘭、天堂粉武當玉蘭、紅花玉蘭7號,總體花期均比往年提前,春節期間就進入始盛期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白玉蘭密集盛開,吐露芬芳

那麼

這種溫暖的天氣能持續多久呢?

明後天更暖!

由於明後天早晨氣溫“基數”更高

最低就有12℃

所以午間最高氣溫比今天還要高1-2℃

可達24-25℃

西南風的主場下

天氣顯得有些乾燥

也要適當多補充水分

不過

這場大回暖也就到此為止了

降溫來襲

明明是要入春的節奏

關鍵時刻 遭冷空氣突襲

預計冷空氣將在週一傍晚前後影響上海

週一的最低氣溫10℃出現在晚間

白天暖到穿單衣

晚上一秒回冬日

早出晚歸可不能穿得單薄

週二氣溫打半折 最高止步12℃

目前來看很有可能中斷此輪入春程序

週中起 受南支槽頻繁影響

多雨水過程

最高氣溫23.2℃,上海暖似陽春!棉衣先別急著收,入春的節奏好像有點亂……

初春時期乍暖還寒

氣溫雖然回升

但餘寒仍會不時而至

氣象專家提醒市民

棉衣彆著急收納起來

做好“春捂”謹防感冒

那麼,春捂應該怎麼捂呢?

這也是大有講究的!

俗語常提“春捂秋凍,不生雜病”,也就是說,冬末春初不應急於脫掉厚重的棉衣而應捂一捂。人體適應氣溫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太冷或者太熱都不好。冬季到春季轉換過程中,儘管天氣日漸轉暖,但是,寒氣仍未消散,“春捂”就是為了調節人體的恆定溫度,讓人的體溫保持在37℃左右,慢慢適應季節變化。

然而,“春捂”的“捂”容易給人造成誤解,誤認為一定要穿“密不透風”才能抵擋料峭的春寒,或者捂到大汗淋漓也不肯脫掉冬裝。實際上,春捂是要講究科學的,捂得太過反而“沒病找病”。

下面開始劃重點了,東東提醒各位好好記筆記

從氣象角度來說,“春捂”有四大標準:

一是把握“春捂”時機,也就是在冷空氣到來前24~48小時未雨綢繆;

二是把握“春捂”氣溫,15℃是春捂的臨界溫度,尤其是對兒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敏感人群來說,15℃可以視為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

三是注意“春捂”溫差,日夜溫差大於8℃正是春捂的訊號;

四是“春捂”持續時間不宜過長,7到14天正是恰到好處,也就是說,當氣溫回冷需要及時加衣禦寒,即使此後氣溫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讓體弱的孩子和老人逐漸適應氣候變化。

氣象專家建議,春捂簡單延續冬季的抗風外衣、厚重羽絨服等禦寒方式或許並不可取,既保暖又寬鬆的毛衣、棉服可能是更佳的選擇。

記者:柏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