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呂雉死後呂家卻被誅殺殆盡,為什麼?

若給歷史上的女性打分,論政治才幹呂雉和武則天應該是相差無幾的。若不是呂雉對戚姬太殘暴,讓自己背上了千古的罵名,她的一些作為還是可圈可點的,不會被人有意淡化。雖然,呂雉和武則天為了固權同樣是打壓皇族子弟,但從後人的評價卻是能看出明顯的厚薄。

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呂雉死後呂家卻被誅殺殆盡,為什麼?

其實,有人罵呂后,是覺得她開啟了中國外戚干政的先例,導致這種風氣後來就沒消停過,尤其以兩漢為甚。但事實上,在呂后之前中國歷史上已經有了母族插手朝政的案例,就看一位很有存在感的歷史人物——華陽太后羋氏。

當時,華陽太后沒有兒子,就在呂不韋的推動下收了秦莊襄王為嗣子,也就是秦始皇的父親。但為何民間卻篤定嬴政和呂不韋有血緣關係,因為民間不相信呂不韋只是簡單的政治投資。但是,華陽太后管理政務,卻僅僅是因為皇帝太小,嬴政即位時才13歲,這時的嬴政再有雄韜偉略也會受限於年紀和見識。後來,秦國能雄霸天下和華陽太后的輔佐脫不了干係。

不過,呂后就不一樣了,她能走到稱制這一步,一定程度上則是劉邦的“縱容”。

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呂雉死後呂家卻被誅殺殆盡,為什麼?

這就得先說說劉盈了,呂氏和劉邦的兒子。

後來,劉邦為何有了改立太子的想法呢,是劉盈不好嗎?

其實,是他太好了,性格很敦厚,雖然,天下百姓都希望有一位“仁君”,但劉邦的心裡清楚得很,沒有手腕的皇帝,是管不好一個國家的。而在劉邦的那麼多兒子中,他只看好一位,那就是他的小兒子劉如意。

不過,廢太子可不是一件小事,朝廷群臣反對,呂氏內心也很焦急。於是,呂后就向張良討主意,張良還真說了一個辦法。這事若是細細想,劉邦能不知道嗎?也許,劉邦也想借此事做個測試,劉盈性格偏懦弱,若是呂氏有能力護著他,這大漢的江山還是一樣能夠維繫的。

只是,劉邦忽略了一點,就是:心中有恨意的女人,做起事來是不輸於男兒郎的。

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呂雉死後呂家卻被誅殺殆盡,為什麼?

呂氏恨戚姬母子,這其實是劉邦造成的。

因此,劉邦前腳剛走,呂氏就對戚姬動手了。雖然,劉盈是有心護著劉如意,他太知道母親的想法了。但是,呂氏一點都不照顧兒子的情緒,毒死劉如意給劉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自此,劉盈不管朝政,沒幾年就去世了。

之後,呂氏只得立劉盈的兒子為帝,但他只是個娃娃。以至於,呂氏為了固權,一直在扶持呂氏一門,也就是後人們常說的“後黨”。於是,朝廷上基本形成了三方勢力,士大夫階層(那時無科舉制度)、王侯及呂氏家族。呂后在時,這三方勢力基本是平衡的,但呂氏卻沒少打擊劉氏皇族。後來,呂氏一死,另外兩方勢力立馬聯手,將呂氏一門趕盡殺絕。

其實,呂氏一門有這樣的結果,應是呂氏直接造成的。她口口聲聲說皇帝年幼,藉此干涉朝政,然後,一面培植呂氏的家族勢力,一面打壓劉氏皇族。對此,任何人看到呂氏的這種做法,都會嚴重懷疑呂氏的真正用意:她究竟是為了劉家好呢,還是想竊取劉家的江山?

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呂雉死後呂家卻被誅殺殆盡,為什麼?

這一段時間,西漢看著還是繼續著之前的政策如和匈奴和親,老百姓也繼續得以減免賦稅,但政治上的動盪卻影響了國家的和平發展。其實,呂氏的這種做法是相當危險的,不久後的歷史就有案例。看看王莽就知道了,一樣是太后干政,但結果卻是外甥當了皇帝。

不過,當時還是有明白人的,他們在等機會,只要呂氏去世很多事情就可以出手了。就如劉邦沒有料到那般,呂氏會那樣對待他的兒子們,而呂氏也沒有想到,她剛去世呂氏一門就被連根剷除了。甚至於,連她的孫子,劉盈的兒子也被殺了,理由很簡單:血統不純。

也許,真的是呂氏惹惱了那些權貴階級,他們已經容不得任何與呂氏有瓜葛的人存在了,包括劉邦的親孫子。而劉邦又不是沒有其他兒子,再換個有仁義心腸的總強於呂氏的這一支。

武則天死後武家沒怎麼樣,呂雉死後呂家卻被誅殺殆盡,為什麼?

總之,呂氏稱制事件對西漢的影響是很大的,外戚勢力開始名正言順地進入朝政管理層,皇帝要抗衡外廷的力量無非就得藉助兩撥勢力:

一是母族(外戚);

一是宦官。

於是,兩漢的歷史,大部分就是這幾方勢力的輪番上場。但盛極必衰似乎就是個定理,這種勢力平衡一旦被破壞必有一方落得慘敗。如呂氏一門,也就得意了那麼幾年,後來付出的卻是全族被誅的代價。當然,不管是外戚干政,還是宦官專權,都針對的是各自的利益,呂后也是一樣,試想,如果不是劉盈當皇帝,呂后的下場會是如何呢?

參考資料:

【《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