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小科普:五行的源起以及應用

五行,是基於十月太陽曆法一年分五季觀念,表現為“天-地-物-人”三位一體互聯互通、有序變化的五種“象態”。

知識小科普:五行的源起以及應用

五行概念的形成

五行概念首見於《尚書·洪範》,自管仲所處時代之後,逐漸賦予其哲學內涵,常用於表達人們能夠認識事物的屬性標記,以及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其相生相剋關係及其次第被明確地表述,則見於西漢《春秋繁露》。

這一觀念是古人在長期生產、生活過程中,對人類生命活動影響最大而又最為直接的十月太陽曆法五季觀念。十月太陽曆將一年360天分為五季(又稱“五行”),每季(“行”)各72天,從冬至節日以後五季依次為木→火→土→金→水。十月太陽曆之所以將一季稱為一“行”,是指隨著時序的遷移,氣候會不斷地移“行”。在其演變過程中,也受五方區位觀念、五星觀念、五材觀念的影響。

就五行的五季觀念而言,人類將自己置於一個太陽迴歸年的不同時間區位的有序動態變化之中。就五行的五方空間區位劃分而言,人類將自己的生存狀態放置於一個有規則、有意義、可認知空間系統之中,由此形成了古人將可以認識的事物進行五季、五方分類的時間、空間配位觀念。就五季、五方的時、空區位而言,人類第一次將自己生存的時、空區位放在一個有規則、有意義、可認知的時、空系統之中,由此形成了古人將可以認識的事物進行五季、五方分類配位的理念。此後成書的《黃帝內經》則廣泛地應用五行概念、事物的五行屬性、五行之間生克關係構建生命科學知識體系,並且深刻、全面地體現於所建構的醫學學科各個知識層面,從而使這一發生於先秦時期的五行理論蘊涵豐富的生命科學知識元素,併成為中醫藥學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五行理論則是研究五行的概念內涵、特性、事物五行屬性歸類及其相互關係,並用以解釋宇宙萬物之間廣泛聯絡的古代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古人認識宇宙萬物相互聯絡,揭示事物內在規律的哲學理念。《黃帝內經》在構建其醫學理論時,全面地運用了這一哲學概念及相關理論構建自己的生命科學知識體系。

五行理論萌芽於西周,形成於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在五行理論形成及盛行之際,正是《黃帝內經》醫學理論構建並形成的時期。因此,該書廣泛地運用五行理論及其思維方法,解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體自身的整體聯絡,人體各個系統結構及各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絡;將五行理論廣泛地應用於指導臨床診斷、病理分析、治療用藥、刺灸取穴、心理調整與心理治療等各個層面,有效地解釋了疾病的複雜性,豐富了醫學內容,表現出了應有的自然科學特徵及其內涵。

《黃帝內經》繼承了五行源於五季,以及後來拓展五方時空區位劃分觀念,並以此構建了以人為中心的天、地、人三才時空結構的醫學模型。五行概念的形成過程雖與五季、五方觀念有關,但更為直接的因素是對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五種具體物質動態的認識和體悟。如《尚書·洪範》曰:“水火者,百姓之所飲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興作也;土者,萬物之所資生,是為人用。”古人在這種對五種物質用途深刻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了“五材”的概念。《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曰:“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廢一不可。”後來將“五材”進一步抽象為構成諸多事物的五種基本元素,其中《國語·鄭語》中“先王以土與金、木、水、火雜,以成百物”的論述就有元素的內涵。

“五行”概念的演變,實現了實體到哲學概念抽象的完成,後來逐漸地用以作為歸納天地萬物的模型結構。先秦第一子管仲率先將初期的五行概念納入到哲學軌道,此後才開始從哲學層面探索五行之間的關係。其間經歷了“五行常勝”和“五行毋常勝”的爭論,直至西漢《春秋繁露》才明確了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排序。《黃帝內經》以五種自然物質之間的相剋為例進一步確立了五行的相剋關係,並將這一五行制約關係廣泛地應用於醫學領域的各個層面,自此賦予五行觀念以生命科學知識內涵。《素問·寶命全形論》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五行的科學性評價

五行概念的科學性評價

人類為了適應日常生活、特定社會活動和研究的需要,根據對人類最攸關天象的精確觀察,運用規律科學合理地計量時間、制定時間序列的法則,稱為曆法。

人類不同時期、不同民族的文明,在協調年月日的時候,採用了不同的策略。既然五行概念背景是一年分為五季曆法知識,而一年五季氣候的移行變化能客觀地反映天地萬物的變化規律,所以其概念內涵是合乎科學屬性的。在《黃帝內經》乃至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大凡涉及一年分為五季的知識,無不與此曆法有關。毫無疑義,五行內涵合於科學精神。

事物五行屬性歸類,取象類比思維方法的科學性評價

取象思維,是以物象為媒介,直接比附推論出個抽象事理的思維方法。其本質是比附推論的邏輯方法,與整體思維互補並具有模糊性等特點。其與抽象思維、形象思維、頓悟思維有聯絡又有區別,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思維方式是古今普遍被中國人自覺或不自覺運用的思維方法之一。例如現代植物分類學中的豆科植物分類,就是最典型的、宏觀的取象類比思維方法的應用,歸類的依據是植物的3個象態:①葉子是互生的(極少有對生葉);②花是雌雄同蕊;③果實為“莢果”,只要符合這三個象態的植物,均歸於豆科植物,大到可以生長千年以上的國槐,小到小秋作物中的綠豆、赤小豆等可用歸於同一類。再如微觀的取象類比例項,只要由6個碳原子和6個氫鍵結合構成正六邊形結構,化學科稱其為苯環,這是個閉合的共軛體系,六個碳原子的π電子雲分佈“結構”,就是微“象態”,因此,無論是固態物質,還是液態、氣態物質,只要其微觀結構的苯環“象態”,都屬於“苯類物質”,都具有物理、化學特性相同或相似性。至於此種思維方法在文學、藝術學科中的應用,更是不勝列舉,足見其所具有的現實科學性價值。

萬物互聯互通觀念的科學性評價

五行理論認為,自然界天-地-物-人三位一體互聯互通的整體聯絡,連通方式表達為“生剋制化”。其中的“相生”,實指萬物間的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關係;“相剋”,實指萬物間相互制約、相互拮抗關係,從而使萬物間達到和諧有序的狀態,即所謂“生剋制化”。

《黃帝內經》為了滿足構建生命科學知識體系的需要,將“五行生剋等價思維模型”,結合具體內容,改造為多種五行結構模型:如《素問·太陰陽明論》論“脾病而四肢不用”的發病機理時,構建了“中土五行思維模型”(也可稱為“重土”);《素問·靈蘭秘典論》為了論證五臟六腑機能配合關係,強調心為主導的觀念時,構建了“中火五行思維模型”(也稱“重火”);《素問》的《咳論》《痿論》,為了研究咳病、痿病的發病機理和臨床治療,建立了“中金五行思維模型”(也稱“重金”);《素問·上古天真論》為了論述“腎主藏精”功能與五臟六腑之精的關係,建立了“中水五行思維模型”(也稱“重水”);《素問·陰陽類論》為了凸顯肝氣升發氣機對各臟腑機能的影響,提出了“重木五行思維模型”。顯然,《內經》中的五行“生剋制化”是“多元、多維度”的,這種萬物互通、互聯觀念,無疑是認識天-地-物-人之間廣泛聯絡時是具有科學依據的思維方法。

宇宙、生命科學研究結論對五行科學性的評價

上海理工大學陳兆學教授的相關研究發現,①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模型和B-DNA結構,隱含五行相關規律;②中醫學的“生克五行模式”和“中土五行模式”,分別與正十二面體、B-DNA兩種結構中的幾何要素之間,密切相關;③透過2種幾何要素對“十干化運”“河圖”所蘊含的“黃金數理規律”分析,認為五行模式是宇宙、生命普適性規律之體現;④兩種“五行模式”,在天人合一框架下,具有深刻的數理相關性、統一性,以及宇宙和生命科學的合理性。

《黃帝內經》在進行生命科學知識體系時,發現五行思維模型的不完美,改造為五行各有所“重”的思維模型。解釋生理機能不限於原有生克模式,應用多維度聯絡予以表達;在解釋臟腑病理時也不限於五行生剋模式,表現為更為靈活的、具體病證,分別對待,而不拘泥於“五行生剋等價思維模型”之一端。可見,五行概念是一年分五季,表達萬物互聯互通、有序變化的五種“象態”;取象類比思維,是人類探求真理、科學研究的科學方法之一;五行“生剋制化”是對萬物互通、互聯觀念“多元、多維度”的表達。五行思維模型還不完美,《黃帝內經》發展創新了多種五行思維模型,這些五行思維模型照應了“人以五臟為本”的學術立場。

《黃帝內經》用五行構建生命科學知識體系

《黃帝內經》之所以要用五行理論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5個原因。

一是因為五行知識屬於中國古代形成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其中研究的醫學學科,必須面對如何對待人類的生命現象,如何對待人類生命活動與天地、與萬物之間的聯絡,因而就必須藉助五行思維予以解決。二是五行概念源於十月太陽曆法的一年分為五季這一規律,而天地間的萬物,無不依存於年復一年的一年五季的時間變化規律而存在、而變化,所以研究人類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時,就必須遵循一年五季時序變化之規律。三是五行對事物歸類研究所採用的取象類比思維,能從宏觀、大體的角度認知被研究醫學物件—人體組織結構、臟腑機能,某些病理變化等相關內容,能夠彌補古代當時精細研究手段的不足。四是為了解決人與天地萬物、人體自身複雜的互聯互通關係,而五行的“生剋制化”理論,正好能夠給予較合理的解釋。五是醫學知識與五行理論於文化背景是同宗同源的,因而在中華文化發展程序中,相互滲透,相伴而行。所以,與醫學理論發生緊密相伴五行理論,不可避免地被利用,這就是其觀念滲透於所建構知識體系的各個層面而無法拆解的根本緣由。正因為如此,是《黃帝內經》賦予五行理論以生命科學知識為基本材料的自然科學內涵,並使之系統地呈現於世。

在五行學說形成之際,也正是《黃帝內經》醫學理論的構建時期。此時正值人們對長期積累的豐富臨床知識和人們對生命活動深刻體驗的日益增加,急切需要尋找闡釋其發生機理,揭示生命奧秘的關鍵時期。所以,發展日漸成熟的五行和精氣、陰陽等哲學理論,能夠被深刻地應用於醫學理論的構建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廣泛地用以解釋人與自然關係、人體自身的整體性和系統性、人體各系統之間的相互聯絡,全面地運用以指導臨床的診斷,指導病理和藥理的分析,以及治療用藥、針刺腧穴配伍等各個層面,使這一哲學理論和系統思維方法與醫學知識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但應用了五行理論,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五行理論,既應用五行的概念、特性、歸類方法、生剋制化關係,但又不為其所侷限、所束縛,因而能有效地解釋醫學領域中的一些複雜問題,並與醫學內容融為一體。因此,《黃帝內經》中的五行學說和精氣、陰陽學說一樣,既是認識和研究醫學領域相關問題的思維方法,也是學習和應用醫學知識的重要內容。(張登本 陝西中醫藥大學)

(注: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