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表面藉口是不忠不義,真實原因歷史書不會寫

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時,在彭城交手,結果劉邦不是項羽的對手,被項羽打得大敗。在逃命過程中,劉邦被項羽的手下丁公追到死路上,眼看就要被活捉。劉邦就對丁公說,何必這麼苦苦相逼呢?不知道為什麼,丁公竟然聽從了劉邦的話,放過了劉邦。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表面藉口是不忠不義,真實原因歷史書不會寫

後來,劉邦打敗了項羽,對項羽的手下進行追捕。就在其他人都在逃命時,丁公卻想到自己以前在戰場上放了劉邦,對他有活命之恩,怎麼也不會被他問罪。於是,他就大搖大擺地來見劉邦,以為劉邦大小會封自己當個侯,讓自己享受榮華富貴。沒想到,劉邦一見丁公,二話不說,就讓人把他捆了砍頭,還振振有詞地說,丁公對項羽不忠,就是因為有了丁公這樣的不忠誠的手下,才害得項羽失敗,而今天我要殺他,就是讓今後不要有人效仿他。

那麼,劉邦殺了曾經放了自己一馬的丁公,真的是如同他說的那樣是因為丁公對項羽不忠不義嗎?還是有別的原因?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表面藉口是不忠不義,真實原因歷史書不會寫

要說對項羽不忠卻被劉邦重用的人有很多,比如項伯,他和項羽是親叔侄,在項羽權勢最大的時候,沒去幫項羽更上一層樓,相反,還處處拆項羽的牆,在鴻門宴上壞了項羽的好事。可以說,作為項羽的親屬,項伯的這種行為完全不可饒恕,但劉邦卻沒殺他,反而賜他姓劉,這難道就不怕為臣子做了壞榜樣嗎?

還有丁公的外甥季布,在劉邦和項羽打得不可開交時,季布幾次追得劉邦陷入絕境,因此,劉邦在平定天下後,下令一定要抓住季布,還說有人敢收留季布,就要滅族。逼得季布為了活命,只好去賣身當奴隸。

項羽統領過那麼多將領,在和劉邦交手時,都對劉邦下過狠手。那麼,他為什麼獨獨不忘記季布呢?就是因為季布在和他交手時,把他逼入窘境,讓他沒面子。因此,劉邦殺丁公,或許就與這有關。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表面藉口是不忠不義,真實原因歷史書不會寫

據《史記》記載,在彭城之戰中,劉邦被打得很慘,在逃命過程中,甚至連自己的親生兒女都要捨棄。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就是丁公。因此,丁公肯定是親眼見到了劉邦在逃命過程中的醜態,應該是比他推親生兒女下車更嚴重的行為。所以,在最後丁公追上了劉邦時,絕對不會只因為劉邦說了那句話,就放過了他。而是劉邦肯定對丁公做了讓自己很沒面子的事,丁公才放了他。

在封建時代,帝王都非常注意形象,即便腦子裡全都是齷齪的暗算人的心思,表明上也要裝得道貌岸然,尤其在取得天下後,更要神話自己,把過往種種不利於自己形象的事情,都要掩蓋起來,這樣才能讓天下人相信自己是真命天子。而對自己不利的一面,要注意隱藏,為此不惜大開殺戒。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表面藉口是不忠不義,真實原因歷史書不會寫

劉邦就是這樣一個人,丁公雖然在劉邦走投無路時心軟放了他,讓他最後得了天下,但當初丁公見到他的窘態,一定在劉邦心裡留下了陰影,他知道自己以後裝天子,騙得了別人,騙不了丁公,有丁公在,對自己的形象樹立,就是一個威脅。因為丁公或許會在無意中把自己的醜態洩露出去。所以,這可能是劉邦殺丁公的理由。

以此推斷,丁公被殺,並不是劉邦為了警戒大臣忠於自己的主子,可能是劉邦為了維護自己的面子而已。這樣想起來,丁公的死其實不冤枉,只是他沒有看清帝王的本性。所以說丁公的真正死因是維護了帝王的顏面,所以史官們心知肚明,更不會記載,也不會寫更不敢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