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這個7月,上海如果有比氣溫更火熱的事,那一定是垃圾分類!今天《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施行一個月。這一個月裡,居民區垃圾開始分類定點投放,街道上的垃圾桶日趨規範並逐步減少……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變化,正悄然發生。

06:50

桂楊園新村的租客上海話更靈了

“爺叔,儂垃圾分了伐?”“阿婆,儂今朝老靈額”……對於這個小區的居民來說,張菊榮不怎麼標準卻很有感染力的上海話,似乎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從今年六月開始,每天清晨7時到9時這個時間段,張菊榮都會提前幾分鐘出現小區垃圾分類的一個點位上。她現在每天六點出頭就要起床,自己對付著吃點早餐,穿上綠馬甲、帶上黑手套,拿著火鉗就上崗了。擔心自己出過車禍的腿走路不快,她總會預留充分時間,從來沒有遲到過。

50歲的張菊榮並不是上海人,她來自安徽宣城。都說外來租戶是垃圾分類界的“一股泥石流”,但張菊榮顛覆了這種說法。她在桂楊園小區裡住了五年,說長不長,卻和小區居民從漸漸熟識到結下深厚情誼。她心很細,發現這裡年歲大的住戶很多,便經常幫襯著,常常打掃樓道預防老人滑倒,下雨天排水口堵了都會用手疏通。春節為了多掙些錢留在上海,卻願意自己掏錢買菜燒菜,為小區保安送上暖心年夜飯。除了平時在飯店打工的時間,居委會一有志願服務任務,她總是隨叫隨到。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如今,張菊榮又主動報名當上了垃圾分類志願者。作為一個靠“時間”打工養家的外來務工者來說,每天雷打不動花兩小時在志願服務上,著實感動了這裡的居民們。正是因為她的作用,小區裡的垃圾分類志願者越來越多了。

“我們那片分得最好啦,尤其是年紀大的居民。這一個月裡更加省心。” 張菊榮感到很自豪。只有一次,一個居民騎著腳踏車扔垃圾,遠遠的“拋射”卻把沒投準垃圾桶,而是撒了一地,全甩到別人的車底下,然後揚長而去。她只能用火鉗把垃圾一個一個掏出來,再分門別類扔進垃圾桶。她記住這個居民的長相,想下次提醒他,但幾天後發現這個居民也分得很乾淨。

10:00

大學教授在“社群花園”進行厚土栽培實驗

“在社群花園嫁接垃圾分類理念,簡直是太完美了。”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劉悅來從植物叢中抬起頭,滿臉興奮。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楊浦區偉康路129號對面創智天地旁的“創智農園”裡,劉悅來屬於另外一個身份:公益組織“四葉草堂青少年自然體驗服務中心”創始人。他在這個一度堆滿建築垃圾的城市邊角料地塊裡,建造“雨水生境”、規劃“詩經花園”,別家的花園乾乾淨淨,四級碧綠,而他的花園有雜草有枯枝,卻是一個更原生態的環境。

讓人“掩鼻而逃”的廚餘垃圾和寵物便便,在他那裡都能化為一抔春泥。劉悅來說,用“廚餘厚土栽培”中的綠色材料就是家家戶戶的廚餘垃圾——先把廚餘垃圾的水瀝乾,鋪在泥土上,上面覆蓋厚厚一層土壤,再鋪設一層樹葉或木屑、稻殼,再覆蓋一層泥土,就像“三明治”一樣層層加厚。夏天是培育“廚餘厚土”的好時機,在這樣的土壤上種植,一年都不需要施肥。而這種土壤的保水能力也非常好,過完一個冬天,明年就能大豐收。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農園裡還配備“堆肥箱”,可以用來收集落葉和寵物糞便。這種容器製作很方便,用鐵絲網或竹條圍編成一個有一定高度的裝置,把落葉和糞便收集起來,一層一層往上堆。到了一定程度,尤其是下雨過後,堆積物會往下沉,最終底部先變“熟”,熟掉的部分可以抽出來做肥料,整個過程就是一個有氧發酵的過程,一週就可以降解,也沒有氣味產生。

劉悅來帶著團隊一起建設的“社群花園”,在全市已經超過60個。垃圾分類的推進給他帶來很多新啟發。最近,他正在鼓勵社群居民自己動手,把家裡不要的老式舊水槽、廢棄舊輪胎等物品改造成具有田園氣息的精緻景觀擺件,隱藏在花叢中;還在每個小區裡都設有蚯蚓塔、堆肥箱、雨水收集器等能量迴圈設施,孩子們跟在他後面玩得無比開心。

13:30

不撤桶的中海紫御豪庭讓物業經理“挑不到毛病”

長風地區的高檔住宅小區中海紫御豪庭採取的垃圾分類方式有些不一樣。小區裡增設了定時定點垃圾箱房,地面和地下車庫各放置了一臺“藍鯨智慧回收箱”,每個樓層並沒有撤桶,但居民都簽署了“軍令狀”,承諾在自家門口嚴格實行分類。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這個時間點,家家戶戶都吃完了午飯,該扔的垃圾也扔完了,正好可以巡查一圈。物業經理王朝林叫上居民志願者鄧貴珍一起,在每棟樓的樓道里開垃圾箱檢查,看看誰家做得不規範。巡視半響,幾乎無可挑剔。

這裡的樓棟都是一梯一戶,同一層樓兩戶人家之間有隔斷門,隔斷門中間的公共空間,放置著一干一溼兩個垃圾桶。小區保潔工,會到每一層樓來收垃圾,因為戶數少,誰家的垃圾沒有分好一目瞭然,“追責”容易。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這個月我們進步很大。”鄧貴珍忍不住自誇。她說,小區從來沒有為垃圾分類的事情吵過架、有過抱怨。一開始,她和其他志願者發現有鄰居分得不夠好,會寫張小紙條貼在垃圾桶上提個醒,第二天一看,紙條被拿走了,問題也不存在了。這段時間以來,樓組長群裡聊得最多的話題就是垃圾分類,一看到新的知識點、小遊戲,都會轉發到群裡分享。前一段時間,居委會還組織小朋友學彩繪,在小區裡繪製垃圾分類宣傳牆。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在鄧貴珍眼裡,垃圾分類非但不是麻煩,還為她增添了生活樂趣。這會兒,小外孫女又拉著她去找“藍鯨寶寶”了。這臺名叫“藍鯨”的回收箱萌萌的,掃碼後可以透過感應裝置開啟不同的回收口,分類收集瓶子、舊衣物、廢舊電池等不同類別的可回收物,它還有一套自己的積分體系。她還有點“玩不來”,外孫女已經在她的手機APP上積了300多分,據說,過幾天就可以兌換一瓶洗頭膏了。

18:30

華院住宅小區志願者“山清水秀”站在垃圾箱房邊

這天輪到退休居民任培雅任“當班”。她要在小區垃圾箱房旁的“小紅屋”裡執勤一個半小時,記錄居民們的垃圾分類情況,並幫著在綠色賬戶上積分。

垃圾箱房開放前5分鐘,任培雅“優雅”地出現了。她穿著“山清水秀”,手上塗了今夏流行的蘋果綠指甲油,甚至還化了點淡妝。一如所有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老上海人,她可以算得上“內外兩面光”,打點好自己的同時,家裡也都安頓妥貼了。上崗前,任培雅已燒好老伴愛吃的小菜,吃完了晚飯,給自家的垃圾分好了類。不管是值早班還是值晚班,她都一樣從容不迫,家務事和志願服務兩不誤,還經常幫其他鄰居代班。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阿拉小區先走一步,實行垃圾分類比人家早了快一年,居民素質都老高的。”任培雅確實沒吹噓,記者看到,在這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華東政法學院教職員工宿舍小區,垃圾分類做得清清爽爽。投放時間一到,保潔員把一干一溼兩個240升的大垃圾桶推到垃圾站前。居民們陸續來了,把扎得鬆鬆的溼垃圾袋開啟倒出垃圾,再把袋子扔進幹垃圾桶,手上一點都不髒。還有的居民把乾淨的空瓶、紙板箱等單獨交給保潔員,作為可回收垃圾處理。半小時裡,幾乎無人分錯。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天漸漸黑了,居民區書記李洪智出現在小區,任培雅有點意外。因為李洪智最近太忙,高血壓又犯了,這天一早血壓飆到180。她原本說下午去醫院看病,放心地把小區“交”給居委幹部和志願者們,打算不回辦公室。但看到溫度那麼高,想到垃圾分類的工作非常重要,還是忍不住晚上回小區看看志願者。任培雅說,這個垃圾箱房旁的“小紅屋”就是李洪智給志願者們建的,遮陽擋雨,最近還接了個落地電風扇。“就是這樣互幫互助,互相體諒,垃圾分類工作才能一步步往前推動。”

21:00

真如鎮街道工作人員還在做工作筆記

“90後”朱琪是真如鎮街道新媒體宣傳幹事。最近一段時間,她一直藉著街道“官微”這個新平臺宣傳垃圾分類,眼看著硬體設施升級換代、居民的分類技能越來越有長進。

不久前,街道設計了一種“溼垃圾駁運神器”,滿滿一桶重達300斤的溼垃圾,單人就能輕而易舉地推著上路。起因是高溫天氣恰逢溼垃圾產生高峰期,平均每個小區每天都能裝滿六七桶,每個桶足足有150公斤重。而全街道205個垃圾投放點位,駁運距離多在100米到300米之間。為了讓垃圾桶減少損耗、一路順利推到駁運點,街道工作人員幾乎看遍市面上的搬運車,各種比對和試用後進行了三次改裝,終於設計出一種完美神器。對此,朱琪拍了影片、寫了文字,做了一期微信,創造了爆款。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同時,真如還在星河片區造了一個“社群生活垃圾分類科普體驗館”,館內知識普及、趣味實驗、互動體驗集為一體,也是小朋友的暑假科普好去處。朱琪也做了一期圖文並茂的微信推文,閱讀量同樣頗高。

“好的方面要鼓勵,但也要留意那些不文明鏡頭,透過適當的方式顯示出來,給大家提個醒。”這幾天,冒著高溫,朱琪和同事一直在跑小區,發現一些現象:全新的垃圾廂房玻璃門緊閉,投放時間已過。一名來扔垃圾的阿姨左看右看,不知道該如何下手,索性把一個垃圾袋掛到嶄新的門把手上,這包垃圾格外扎眼,幾乎每名過路人都會對它望上幾眼;還有一個老太太手裡提著四包垃圾,看得出,她本來是分好類的,但沒想到錯過了投放時間,於是只能把垃圾袋一個個堆放在箱房門口,還不忘儘量把袋子放放整齊,以免垃圾漏出來。之後,其他居民也效仿,不到一個小時,垃圾箱房門口就堆了好幾包垃圾。“怎樣讓居民更好地適應定時定點投放垃圾?如果確實難以定時投放,是否有其他辦法解決……”她把這些思考寫了下來。

23:00

印刷小作坊老闆還在為垃圾分類趕工

溫州人陳彥東在老城區浙江北路一帶開了十幾年印刷店,生意一直不鬧猛,他怎麼都也想到,上海這一股垃圾分類風潮,給他帶來了新的商機。

就從今年五六月份開始,他的業務突然多起來。不少廣告公司找他設計製作垃圾分類宣傳品,有分類垃圾桶上的標識,有活動用的宣傳牌,還有各種環保袋、小貼紙等等,有的小貼紙,一要就是十幾二十萬份。為了這些訂單,陳彥東每天都在加班加點,還在朋友圈裡緊急招募印刷工、模切工、背膠工和質檢工等等,工人缺口在10名左右。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原來陳彥東從來沒關心過垃圾分類是什麼,業務做得多了,他也成了半個內行,對於不同顏色的標識、不同種類的區分方法搞得清清楚楚。而他看待垃圾分類的視角也異於常人,每走到一處垃圾箱房邊,他都會關注人家的標識材質到不到位、經不經得起風吹雨淋,印刷質量好不好、顏色用得準不準。每次看到他眼裡的“豆腐渣”工程,他還會捶胸頓足半天:“這個怎麼會做成這樣?不如交給我重新做。”

上海施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月 變化正在發生

不知不覺,這個外來小老闆也融入了上海垃圾分類大潮。在他眼裡,上海垃圾分類的推進速度很快,“大都市,真的不一樣。”

(原標題《時髦阿姨站崗,模範租客值守,小店老闆發了……魔都垃圾分類界“大城小事”》。編輯王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