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專家解讀《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17日訊(記者毛茵 通訊員陳識)

近日,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抑鬱症研究所等共同釋出《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藍皮書透過使用者調研、文獻研究、專家評定分析等方法,匯聚分析大量資料,聚焦國民抑鬱症現狀、抑鬱症患者現狀、患者就醫現狀、患者用藥現狀、預防與干預5大方面,呼籲國民重視心理健康,探討新興診療模式。

抑鬱症發病群體呈年輕化趨勢,女性抑鬱患病率是男性的2倍,抑鬱症治療複發率高等,成為2022抑鬱症態勢的焦點。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首屆督導師、武漢市心理醫院心理抑鬱症病區主任陳靜認為,女性抑鬱患病率高於男性源於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同時也與社會對女性的角色期待有關。複發率高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但是,“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產後和更年期是女性抑鬱的高發時期

從性別視角出發,女性更容易被抑鬱症“找上門”,其抑鬱佔比高達68%,約為男性患病率的2倍。產後和更年期是女性抑鬱的高發時期。

值得警惕的是,40%的女性在患上產後抑鬱時被家人漠視,部分家屬對女性產後抑鬱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矯情”層面,甚至出言諷刺。而在更年期,女性面臨著來自子女、家庭和社會等方面的壓力,其抑鬱發作常伴隨著“無助”“孤獨”“煩躁”等不良情緒。

陳靜分析,女性抑鬱發病率高,是與女性激素水平變化有關,女性激素水平的變化導致體內內源性抑鬱與焦慮的保護性因子的水平下降。

從另一個方面而言,隨著社會的發展,女性的主體意識增強,女性擁有更多更全面的自我覺察,在此意義上,女性對抑鬱情緒的主動表述是女性現代化的一部分。但這種女性現代化還在路上,這意味著當代女性在現代化的程序中,在職業和家庭角色中需要面臨更大的壓力與挑戰。

“這也說明,女性在生命中的幾個特殊時期,尤其需要家庭和社會給予更多理解支援。女性也要正確對待自己的焦慮煩躁情緒,不要因此認為自己是個很糟糕的人,而要用更積極的態度面對和求助專業幫助。”

武漢專家解讀《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抑鬱症是可以治癒的

記者毛茵繪圖

超7成患者出現復發,最擔心“費用”“變胖”“變傻”

調研資料顯示,“疲憊”“動力不足”“記憶力下降”等成為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

“費用高”是阻擋患者長期接受心理治療的“攔路虎”,“變胖”“噁心”“手抖”“便秘”等副作用成為其高度關注的問題。

抑鬱症的治療並非一蹴而就,根據調研結果,近72%的人存在著復發現象,而服藥依從性差是導致疾病復發的首要原因。“抑鬱症的治療是對症治療而不是對因治療。抑鬱症是生物易感因素、心理和社會等多因素導致的,人們由於對該病不能科學地瞭解,往往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缺乏足量足療程規範治療,對藥物有不切實際的擔心,比如害怕藥物依賴成癮和毒性反應,在服藥過程中自行打折或並因此停藥,這些都是造成復發的主要原因。”

“抑鬱症的治療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急性期以控制症狀為主,通常需要6-12周;鞏固期一般為6-9月;隨後的維持期,個體差異性大,一般為2-3年。對於多次復發或者緩解不徹底的病人,維持治療的時間相對較長。”陳靜說,考慮到通常人們在面對新的環境變化時,會有3-6月的適應期,抑鬱症的治療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他們會幫助患者在合適的時機以正確的方式停藥,降低抑鬱障礙的複發率,以及合理選擇藥物、控制費用。所謂的服用抗抑鬱藥後的“變胖”“變傻”其實是一種誤解,通常在正確診斷及合理用藥的情況下,抗抑鬱藥鮮少出現“變胖”“變傻”。

3.5億人患上抑鬱症,學會和它和平共處

根據2021年權威資料顯示,抑鬱症的全球患者超過3。5億,中國就有高達5400萬人患有抑鬱症。這相當於平均每1000個人裡,就有4個抑鬱症患者。或者更多的,是徘徊在抑鬱症邊緣,待療愈疏導的人群。18到34歲的青年抑鬱症患者遠高於其他年齡段。

“是時候去重新認識抑鬱症”,陳靜說,現代的焦慮已發生潛移默化的改變,在馬洛斯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當一些基本生理需求能得到滿足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自然就會被放大到一個更加外化的層次,而這個層次很可能遠超越生理層次帶來的痛苦,苦於內在的覺醒與探索,執著於生命意義的追尋。

“停止攻擊、自責,繼續做‘日常化’的事情,接受症狀的存在,學會與它共處。找一個適合自己的運動並堅持下去,運動會讓我們體內產生更多的多巴胺、內啡肽、去甲腎上腺素等物質,增加愉悅感。”陳靜表示,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他們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以您認為的正確方式“鼓勵堅強,正向鞭策”。如果可以,請尊重、無偏見地對待他們,在他們需要的時候陪伴支援他們,但是,“如果您發現您的朋友或家人已經徹底陷在情緒中不能自拔,而且你開始感到無能為力的時候,一定不要勉強自己,而是要勸導他們及時到專業機構就診。”

【編輯:餘麗娜】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