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蕭規曹隨”的說法,但曹參的能力並不比蕭何差

“蕭規曹隨”是個成語,出自《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代何為漢相國,舉事無所變更,一遵蕭何約束。” 後來揚雄在《解嘲》中解讀為:“夫蕭規曹隨,留侯畫策。”

漢朝剛剛建立時,人民飽受戰亂之苦,迫切需要休養生息,發展經濟。蕭何順應民意,制定了一系列鼓勵人民生產的積極措施。到了曹參當丞相的時候,大的社會環境還是如此,因此曹參審時度勢,對蕭何制定的政策不作任何改變,採取“無為而治”的策略,遂留下了“蕭規曹隨“的佳話。

看了前文對“蕭規曹隨”的解釋,很容易得出這樣的結論,即曹參的能力遠遜於蕭何,然而,實際上曹參的綜合能力並不比蕭何差,甚至還要超過蕭何。

雖然有“蕭規曹隨”的說法,但曹參的能力並不比蕭何差

蕭規曹隨

首先,我們來看看“蕭規”的含金量有多高。

高祖平定天下之後,採取的是“郡縣制”與“分封制”相結合的混合制度,這是劉邦的頂層設計,不容置疑不容更改,蕭何雖然位列百官之首,但與他是沒有關係的。

蕭何制定的政策主要是中央政府的結構、職能,法令法規,以及諸侯王封國內的政府結構、職能和法令法規,眾所周知,漢承秦制,其中的絕大多數是照搬秦朝的,並不是無中生有的創制。

此外,改變秦朝的嚴刑峻法和減輕百姓的負擔,乃是從高祖到呂后乃至漢初有識之士的共識,“漢興,接秦之弊,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史記·平準書》),故而採取清靜無為,休養生息的國策,一直延續到武帝朝,不能算作蕭何一人的功勞。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曹參的綜合實力。

第一,軍功。

按照司馬遷的統計,曹參的功績:總共打下了兩個諸侯國,一百二十二個縣;

俘獲諸侯王二人,諸侯國丞相三人,將軍六人,郡守、司馬、軍候、御史各一人。

漢初高祖劉邦封賞功臣,《史記·蕭相國世家》中是這樣列侯畢已受封,及

奏位次,皆曰:“平陽侯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掠地,功最多,宜第一。”可見在這些大臣們心目中,曹參乃是實至名歸的第一。司馬遷在認為曹參的軍功突出,主因是跟隨韓信出征比較久,可曹參那之前是跟隨在劉邦身邊的,同樣是屢立戰功,多次獨立領軍出征不說,還一度代理左丞相,換句話說,既然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此外,曹參追隨劉邦起兵之前,不過是沛縣的獄掾,不是武將出身,卻能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立下戰功,而這一塊則是蕭何完全沒有經歷過的。

第二,政績。

曹參的政績按時間段分為兩段,前面是在齊國當國相,時間長達九年,採取

的同樣是道家“清靜無為”的治理方式,結果是“齊國安集,大稱賢相”。

蕭何死前推薦曹參接替自己擔任大漢的丞相,曹參繼位之後,完全按照蕭何的既定政策來處理政務,不做任何變動,面對漢惠帝的質疑,他是這樣答覆的:且高帝與蕭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參等守職,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第三,胸襟氣度和眼界,這也是筆者認為曹參遠遠超過蕭何的根本原因。

胸襟氣度:“相舍後園近吏舍,吏舍日飲歌呼。從吏惡之,無如之何,乃請

參遊園中,聞吏醉歌呼,從吏幸相國召按之。乃反取酒張坐飲,亦歌呼與相應和。”——面對小官鄰居的噪聲騷擾,非但沒有以勢壓人,反倒主動應和,消除對方的疑慮。

眼界:為齊相之時,主動問計於民間,請教與蓋公。等到做了丞相,表面上日日飲酒,可實際上精明過人——“擇郡國吏木詘於文辭,重厚長者,即召除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務聲名者,輒斥去之。”

與曹參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蕭何,面對劉邦試的厚賞之時,進退失據,以至於聽信小人之計,讓自己身陷牢籠;當上丞相之後,竟然會與當初的好友曹參不睦,雖然臨終推薦了對方接替自己,顯得過於小家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