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為什麼不稱廟號稱年號?其實很簡單

古代皇帝有好幾個號,譬如年號,廟號以及諡號。

年號是我國的獨創,從漢武帝時期開始,是用來表示年份的一種方法,也是區分每一朝皇帝的標誌,所以每一個新皇帝上任後都會改換年號。

清朝皇帝為什麼不稱廟號稱年號?其實很簡單

譬如鄰國日本剛剛退位的明仁天皇的年號就是平成,而馬上就要即位的新天皇的年號為“令和”,出自日本典籍《萬葉集·梅花歌卅二首並序》中:

“於時初春令月,氣淑風和”

而諡號則是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明的稱號。

不過一般像新皇帝對上一任皇帝都會極盡讚美之詞,像明朝那個具有個性的明武宗的諡號就是“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但他的廟號卻是“武”,其實這個武並不是什麼好的廟號,說明這個皇帝生前喜歡窮兵黜武。

而另一個明朝皇帝卻得到了“孝”的廟號,即明孝宗,明朝萬曆年間的內閣首輔朱國楨就曾經評價說: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清朝皇帝為什麼不稱廟號稱年號?其實很簡單

所以由於皇帝們都習慣在制定諡號時往好的說,因為都是自己的老祖宗,肯定也不敢說他們的壞話,因此廟號反而成為了評價一個皇帝的關鍵標準。

廟號是過世的皇帝們在宗廟中被供奉時所稱呼的名號,起源於商朝時期,當時制定廟號時是依據下面四條標準來裁定:

創基立業曰“太”(太祖、太宗);功高者曰“高”(高祖、高宗);世代祭祀曰“世”(世祖、世宗);中興者曰“中(中宗);

而清朝皇帝之所以不用廟號而是用年號,主要是因為清朝皇帝比較踏實,只要年號敲定好以後幾乎就不會去更改,譬如清高宗弘曆的年號“乾隆”就用了足足60年,而像康熙的年號也用了61年,清朝皇帝只要敲定好年號後就不會變了。

正因為時間長,而且很多事情都是用這個“乾隆”來作為開頭,所以我們就用年號來稱呼他們。

但在清朝以前,那些皇帝經常更換年號,像唐高宗李治的年號就足足有14個。

所以如果用年號去稱呼他,那麼無疑就會造成擾亂,最後就會分不清誰是誰,其實這就是根據不同朝代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的。

清朝皇帝為什麼不稱廟號稱年號?其實很簡單

像明朝皇帝嘉靖和萬曆兩個人也是幾十年都不變一下年號,所以我們就乾脆用年號來稱呼他們,而他們的廟號明世宗(嘉靖)、明神宗(萬曆)可能還不太容易為我們熟識。

但一說嘉靖和萬曆,大家都知道是誰了。

而至於皇帝們的諡號我們其實不必在意,像木匠皇帝天啟的諡號就為“達天闡道敦孝篤友章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這麼一長串基本上就是溢美之詞了。

而他的廟號為“熹”,《說文解字》中解釋為:熹,炙也。《玉篇》中則解釋為:熹,熱也,熾也。

說明這個熹都是代表有光、有熱和有溫度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和天啟大爆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