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寫字手就抖一唱歌聲就“顫”,醫生揪出病因為聲樂老師解困

長江日報4月14日訊60多歲的邱阿姨是一家老年大學的聲樂老師。三年前,她突然開始出現頭不自主地左右晃動及手部陣發性抖動,但因持續數秒便立即緩解,也沒太在意。直到最近兩個月,除了睡覺,這莫名的“搖頭晃腦”和手抖加劇,一刻不停。經過兩天治療後,“手不抖,聲不顫,高音又能輕鬆唱上去了!”聲音恢復如初的邱阿姨開心不已。

除了一寫字手就發抖,更令她困擾的是連聲音也開始“顫抖”起來,甚至影響了聲樂教學。“唱高音的時候聲音抖得更厲害,先開始咬緊牙關、緊繃肌肉還能勉強控制,後來不管是飈高音還是唱低音,哪怕正常說話,別人都能聽出我的聲音在顫抖……”數次被學員質疑,讓熱愛音樂的邱阿姨鬱悶不已,為繼續老年大學的聲樂教學工作,三天前她慕名來到武漢腦科醫院·長江航運總醫院神經內科專家門診看病。

一寫字手就抖一唱歌聲就“顫”,醫生揪出病因為聲樂老師解困

今天李進為邱阿姨查房。 醫院供圖

經詳細問診,結合震顫分析及頭部檢查結果後,接診專家李進副主任醫師診斷邱阿姨患上了“特發性震顫”。李進介紹說,這種不受控制的頭、手及聲音顫抖是一種由腦內特定環路的不正常訊號傳遞導致的疾病,常因遺傳基因合併環境因素引發,主要表現為四肢,尤其是手部、頭、面部的不自主震顫,有時也會偶發聲音震顫。據不完全統計,60%的患者有家族遺傳史,20—30歲以及50—60歲是高發年齡段。

為恢復邱阿姨正常的聲樂教學,李進建議她立即住院,接受藥物、理療等對症綜合治療。目前,經兩天精心醫護,邱阿姨手部、頭部、聲音震顫明顯好轉,對重返講臺她充滿了信心。

隨著人們保健意識和醫學常識的普及,很多人會注意到自己或者身邊的人出現“震顫”這個毛病,誤以為是帕金森病震顫而延誤病情。其實震顫的原因多種多樣,單純心理、生理性震顫多在焦慮、緊張、壓力大或情緒不佳、睡眠不良時誘發,一般頻率較快但幅度偏小,去除上述誘因後可自行消失;因帕金森病產生的震顫,通常在靜止狀態下發生,書寫時呈“寫字過小徵”;而特發性震顫多為運動性的,靜止時症狀會相應緩解。李進提醒,突發震顫最好及時到專業醫院就診治療,確診為特發性震顫的患者隨著病程進展若出現肌肉僵硬、行動遲緩、姿勢步態異常等症狀時,須及時就醫,謹防發展為帕金森病的可能。(長江日報記者李麗 通訊員周珊)

【編輯:餘麗娜】

舉報/反饋

【來源:長江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