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裡行間|守正:清心自守,正道直行

在江蘇蘇州文廟的庭院裡,豎著一塊刻有“廉石”二字的巨石。這便是見證了三國東吳鬱林太守陸績兩袖清風的“壓艙石”。陸績為官清廉守正,不義之物,雖一毫而不取。他離任歸鄉之日,全部行李還裝不滿一船,艄公擔心船太輕,經不起大風大浪的顛簸,隨從只好從岸邊搬來一塊巨石放在船上增加重量,這塊石頭運回陸績家鄉後,時人稱之為廉石。一塊小小的石頭,展現出陸績守正自持的定力。

《說文解字》說:“正,是也”,其本義為平直、平正,後來從用來形容事物平直引申為形容人正直正派,如我們常說的正人君子、一身正氣等詞,都用的是這一引申義。“正”,即正氣、正道,它代表一種正義的精神和堂堂正正的人格力量。“守正”,顧名思義,即恪守正道。守正一詞,最早見於《漢書·劉向傳》,其中說:“君子獨處守正,不橈眾枉”,意思是說,君子為人做事始終堅持公平正直的原則,不為眾曲而自屈。

《晉書·吳隱之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晉代著名廉吏吳隱之操守清白、正道直行,赴任廣州刺史途中,來到石門,這裡有一口泉水,名曰“貪泉”,相傳飲此水者,即使廉士亦貪。吳隱之卻挹泉而飲,還賦詩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思是說,古人都說此水為貪泉,喝上一口就會貪得千金,但如果讓伯夷叔齊那樣品德高尚的人來飲此水,他們也始終不會改變那顆聖潔的心。可見,真正的清廉正直之士,不管處在何種環境和條件下,都會守正自持,堅守本心。

翻開古代典籍,為人處世應該恪守正道、弘揚正氣的箴言比比皆是。唐代柳宗元說:“守正為心,疾惡不懼”;《朱子語類》中說:“人之一心,得其正,則事事皆得其正”;明代薛瑄《讀書錄》中說:“惟正足以服人”。這都在告誡我們,人生在世,“正”字尤為重要。

要想做到守正,必先正心,心正則言實,身正則行端。北宋名臣包拯在端州任職時,曾寫過一首題為《書端州郡齋壁》的詩,其中說道:“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幹終成棟,精鋼不作鉤”。他以此詩勉勵自己,為官者應始終恪守清廉、正道直行。《宋史·包拯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包拯在端州任職時,瞭解到過去的州官都借進貢的名義大肆採製端硯,用來賄賂高官顯貴。他上任後嚴格規定每年按進貢之數採石制硯,任何人不得從中徇私謀利,並且正身律己,直到任期屆滿離去,也沒拿一塊端硯,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為自己立下的清心直道的要求。“不持一硯歸”的行為雖小,卻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包拯清正廉潔、正身律己的為官之道。

守正,實際上就是守住責任與擔當,守住內心的原則和底線。守正之中蘊含的是一種正道直行的人生準則和清心自守的人格精神。人生的格局與境界從來都不是由物質多寡決定的,正所謂“心逐物為邪,物從心為正”,外在的物質名利遠遠不及內心守正自持那般可貴。廣大黨員幹部心頭應該始終牢記一個“正”字,不斷涵養守正定力,守住良知,守望高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吳宇軒)

字裡行間|守正:清心自守,正道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