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01

導語

在社會心理學的範疇中,我們每個人都期許以“群居生活”的方式來進行彼此交流。正是由於交流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態度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就像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社交通訊工具一樣,標籤化的分類方式使得我們的社交群體被層層分類,許可權的設定也有了逐層分級,就好比

微信朋友圈的三天、一個月、半年、全部,每一種許可權的背後,其實都隱含了它獨有的心理狀態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02

朋友圈到底經歷了什麼才開通了許可權設定?

瞭解過微信歷史的朋友非常清楚,起初的設計初衷只是一個即時通訊工具,可是隨著市場與人群社交的需求不斷提高,微信也一步步實現了科技上的“多元社交”,隨即開通了以朋友圈為代表的多元社交功能。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一個人的社交狀態無疑是從量變開始的,例如通訊錄的數量呈指數級的增加,逐漸形成回落,慢慢在無用社交的氛圍內學會了甄別,也漸漸懂得了

朱熹的這句話:“朋友交遊,固有深淺,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沒錯,

泛泛之交取之不得,捨棄也罷

也正是隨著無用社交的人群基數不斷增多,我們又無法對其做出“刪除”的動作,那麼為了實現“

社會性動物的間歇性離群

”,有些人選擇了又開通另外一個微信賬號,或作為生活用。可是,這終究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又一次陷入了反覆的過程之中。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03

兩種心理學效應的影響下成就了“三天朋友圈”的實現

焦點效應

無論在現實生活的社交中,還是網路生活的社交中,很多人都希望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畢竟在眾人的注目下,無疑代表了一個人的成就或個人影響力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肯定。

可是在社會心理學焦點效應的詮釋下,

心理學家戴維·邁爾斯指出了很多人存在的心理:人們通常將自己設定為關注的中心與焦點,從而會高估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度。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舉例:

每一次曬出一餐餐美食或者一次次旅行經歷,期望得到了是別人的羨慕與點贊祝福,可是沒想到竟然以冷漠收場。

極大地心理落差也就反映了自己高估了別人對自己的關注度,漸漸也就失去了“曬”的興趣,或者只是自己期望記錄下美好的生活而已。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透明度效應

在很多情境下,我們都會抒發一下自我情緒,那麼最好的去處便是朋友圈。在這裡可以雲裡來霧裡去的表達著自己的心境,期望遇到能理解自己的那個人,就好像能與自己達到精神上交流境界。

舉例:

經過一年的辛勤工作,年會的先進評比,竟然沒有自己的名字,無形中對來年的工作積極性產生了很大的阻礙。在

朋友圈隱喻了自己的心境

,可

並沒有想到沒人理解自己

也就罷了,

還換來了

身邊好同事好哥們的

點贊迴應

事實證明,當抒發完了自我情緒後,面對成千上百的朋友們,竟然找不到一個能與自己在精神上達到默契的人。的確,這種心理學效應就又一次讓希望在朋友圈找到共鳴的人又一次失落。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小結

三天朋友圈許可權的開通,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有上述兩種心境的人。

一方面,透過朋友圈這個“公共平臺”抒發了自己的所思與所想,同時又能在三天後成為自己永久儲存的“私人空間”,這種許可權,在心理的角度成為了一道張弛有度的“防火牆”。

04

根據150定律,有些人選擇了永久性關閉朋友圈

什麼是150定律

150定律,也叫作“鄧巴數字”,在20世紀90年代由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提出。該定律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推斷出:人類智力將允許人類擁有穩定社交網路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回到我們的社交工具上,開啟我們的通訊錄,排除家人的名單,大多數參與社會生活的人們通訊錄中的人數已經遠遠大於了150人。

正是150人以外的社交人群,已經將我們智力承載的穩定社交變得五味雜陳,同時在著名SNS社群中也得到了印證:

美國Facebook社會學家卡梅倫·馬龍

也曾做出了相關統計,

結論證明Facebook平臺的使用者平均好友數量在120人左右,與羅賓·鄧巴的150定律不謀而合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在社會心理學中,之所以有些人選擇了“

社會性動物的間歇性離群

”,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好友數量的不斷上升而導致。既然微信已經給出了答案,就可以

選擇“永久性離群”的模式

,最終選擇了

永久性關閉朋友圈

05

戈夫曼的戲劇透視法告訴你,為什麼有些人選擇了開放半年與全部朋友圈

加拿大著名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曾在他畢生最大貢獻《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現》一書中,詮釋了戲劇透視法符號互動論的相關研究。

簡單地講,戈夫曼的理論就是講述了

自我呈現

,一般是

指一個人向另外一個人呈現出自己“真實面目”或者“隱藏面目”的傾向性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做一個假想:

1、自己,是其中一個需要呈現真實自我的表演者;

2、朋友圈,是表演者進行表演的舞臺;

3、朋友們,是臺下的觀眾,需要看你表演的人;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那麼,在朋友圈中相對應的狀態是:

1、每當我們透過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去呈現自我的過程,正是臺上表演者自我享受的一種過程;

2、臺下觀眾認可你的表演,就會透過點讚的形式表示認同與認可;

3、臺下觀眾不認可你的表演,就會透過評論的形式表達自己不同的觀點,又或者默默走開;

而在戈夫曼的理論影響下,朋友圈中的表演者會透過

理想化表演、誤解表演、神秘化表演、補救表演

不停地變化著

自己在觀眾們心中的角色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例項:

就好比利用朋友圈進行營銷的人們,通常都是不停地變化著不同的角度來引發更多的人對其“表演”(釋出的內容)引起共鳴與支援。

06

結語

無論是站在朋友圈開發者的角度,還是站在朋友圈使用者的角度,都希望在這個平臺表述真實的自我,表達純真的情感、表現平日現實生活裡難以言表的一面。換作是你,你選擇哪個呢?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您有不同的意見或建議,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明理記,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記錄生活,感謝有你!

心理學:朋友圈許可權背後的隱藏含義,3天、半年、全部?你選哪個

朋友圈的尖子生

檢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明理記

心理學:真正情商高的人,會把優越感留給別人,而低情商卻這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