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天臨又被罵了,但論文查重的鍋真不該他一個人背

文/王鐘的

(作者王鐘的,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媒體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臨近畢業季,此前因學術不端被撤銷博士學位的演員翟天臨又火了一把。不是因為他的表演,也不是因為他的論文,而是因為被“查重”所困的畢業生,紛紛到翟天臨的微博評論區抱怨。有網友說:“如果說罵翟天臨的畢業生有10000個,那麼一定有9998個畢業生會拿查重費說事兒。”

翟天臨又被罵了,但論文查重的鍋真不該他一個人背

平心而論,雖然翟天臨事件推動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加強對畢業論文和學位論文的稽核,但論文查重製度並非在翟天臨“東窗事發”之後才出現。至少在十幾年前,不少高校已經開始對學生畢業論文的重複率提出要求。透過將論文與收錄學術文章較全的中國知網資料庫比對,機器會自動分析出論文的重複率,學校則會自行設定一個最高的重複率標準——有的是10%,有的是5%,簡而言之,超過這一標準就無法順利畢業或被扣發學位證書。

透過技術手段篩查畢業論文的重複率,防止學生剽竊和抄襲,確實省去了不少人力物力。然而,有學生和教師發現,查重系統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公正”。機器很難從語義上分析論文的重複程度,只能採取簡單的字詞比對,因此,論文中連續幾個字詞與資料庫中的文字相同就被判定為重複,合理引用定理、理論、公式也被判定為重複。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有學生髮現自己此前發表的論文被其他作者引用發表後,反過來成為判定自己重複的理由。

顯然,學生的抱怨並不是簡單針對翟天臨,而是吐槽不合理的論文查重機制。在實踐中,儘管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免費查重的機會,但這種機會通常不多,學生為了修改論文達到最高重複率的要求,不得不求助於第三方商家。在畢業季,論文查重服務的剛需也讓查重收費水漲船高,給學生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

查重機制在剛出現時,確實對學生論文的原創性起到了約束作用,而現在,隨著學生對這一機制越來越“熟悉”,其防止剽竊抄襲的功能也某種程度上被制約和消解。很多學生已經學會透過修改表述的方式降低重複率,甚至還有商家提供“降重”的服務。為了“降重”,有的學生甚至篡改論文中的名家名言和經典理論,這雖然能滿足查重機制的要求,卻違背了最起碼的學術規範。

對學生來說,畢業論文、學位論文既是對學業成果的檢驗,也是一次學習過程,這個過程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作為本專業領域的專家,論文指導老師理應對學生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最為了解,也最有能力判斷論文的原創性。如果指導老師在學生確定論文選題時就積極介入,在中期報告、答辯等各項環節給予及時的關注和指導,那麼論文的原創性本不應該存在問題。相反,如果指導老師對學生論文的寫作過程缺乏關心,對學生的研究進度、研究中遇到的困難一無所知,學生就會尋求其他途徑解決問題,甚至採取某些有違學術規範的手段。

作為從海量資料庫裡抓取資訊進行對比的智慧工具,查重軟體確實減輕了論文稽核的壓力,但這種幫助理應是輔助性的,而不是決定性的。不同學科有不同學科的規律,不同研究方法有不同研究方法的特點,“一刀切”的重複率並不能說明所有的問題。在翟天臨事件的處理結果中,有關部門取消了翟天臨導師的博導資格,也強調了導師對學生學術規範應當承擔的責任。

學生畢業論文的寫作,不僅是“最終的檢驗”,也是“最後的學習”。只有正視學生的合理需求,加強對學生科研活動的關注和指導,才能讓畢業論文寫作回到公正的軌道,為學生完成學業畫上圓滿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