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春風輕撫著廣闊的田野,一隻只風箏飄舞在蔚藍的天空上。它們像一個個快樂的精靈,用翩翩的舞姿裝扮著歲月的天空。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風箏的哨音,穿越了千百年的滄桑,使那些艱澀的記憶瞬間變得生動起來。翱翔天際的風箏,與白雲比姿,與雄鷹競翔。它們猶如一首美妙的抒情詩,更像一首浪漫的暢想曲…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中國風箏,絢麗多姿,源遠流長,是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中國人來說,風箏不僅僅是一種遊戲,那一根根長線牽起的,是兩千多年箏翔長空的歷史,更是一個個充滿希冀的夢。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中國是目前世界風箏界公認的“風箏的故鄉”,歷史非常悠久。在古時候,風箏有很多種稱謂,如“紙鳶”“紙鷂”“風鳶”等。一般來說,北方人稱其為“鳶”,南方人則稱其為“鷂”。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直到五代的時候,有個名叫李鄴的戶部郎官在放飛的紙鳶上安裝上了竹笛。這樣一來,隨風飛舞的紙鳶就會在空中發出清脆的鳴聲,遠遠聽著彷彿箏鳴一般。隨之便出現了“風箏”這一稱謂,並沿用至今。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關於風箏的起源,在我國民間大致流傳著以下3種說法:一是斗笠、樹葉說;二是帆旗說;三是飛鳥說。

斗笠,是一種非常古老的防雨、防暑的器具。早期的斗笠製作很簡單,繫繩也是就地取材,多采用柔軟的樹皮纖維。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傳說有一個農夫在田間耕作時,忽然狂風大作,捲起了他頭頂上的斗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子抓住了繫繩。恰巧這根系繩較長,斗笠便在他的頭頂上空飛舞起來。

這個發現,令農夫感覺十分有趣。於是,他將斗笠的繫繩換成一根更長的,然後將其放飛到了高空。其他人見了之後,也感覺很好玩,紛紛仿效。以後,人們便經常放斗笠,後來演變成放風箏。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樹葉說,是源於中國南方一帶。據說古時候人們對風捲樹葉滿天飛的現象十分崇拜,便用麻線拴樹葉放著玩,逐漸演變成放風箏的活動。

帆旗說,則是認為古人看到帆船下帆索放鬆時,帆便會在空中飄起來,或者古人看到帆旗被風吹動而創造出了風箏。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自古以來,鳥類就是人類的朋友,它賦予了人們許多美好的想象。在原始社會,飛鳥曾經作為一種圖騰,受到人們的崇拜。進入文明時代,飛鳥備受人們青睞。周武王伐紂時“以鳥畫其旗”,表示乃正義之師,所向披靡。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這樣一來,古人由崇尚飛鳥、熱愛飛鳥,到模擬飛鳥而製作風箏,也就顯得合情合理了。從目前的歷史記載和發現的古代風箏圖譜來看,一個最為突出的標誌,就是多用鳥的形狀。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儘管古人最初發明風箏的目的,並不一定是為了遊戲和玩耍。但是,從上面這幾種觀點來分析,不論是哪種說法,古人必須在閒適時才會去觀察這些現象,並進而深思。至於他們自己動手進行實驗,那就更具有遊戲性了。因此,從最初風箏發明,它就和遊戲密切相關。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我國曆史上最早出現的風箏,並不是今天常見的紙質、綢質或新型複合材料製成的,而是採用木質做成的。

據《韓非子》一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著名思想家、科學家墨子,曾花費3年時間,用木板製作了一隻“木鳥”。可是,這隻“木鳥”只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作的這隻“木鳥”,是我國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距今已有2400多年。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後來,傳說魯班根據墨子的構思,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3天之久。

魯班,即公輸盤,大約出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前507),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前444),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如今天木工師傅們所使用的鋸、刨、曲尺、鏟子墨斗等,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因此,魯班被我國民間的土木工匠尊奉為“祖師爺”。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關於魯班製作“木鵲”的事蹟,在中國古代就有多種傳說。其中,在唐代志怪小說家段成式撰寫的《酉陽雜俎》裡面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相傳,魯班遠離家鄉做活,因思念妻子,便做了一隻木鳶。只要騎上去敲打幾下,木鳶就會馱著他回家探望妻子。後來,魯班的妻子懷孕了,魯班的父親覺得很奇怪。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魯班的妻子只好把原委告訴了公爹。有一次,魯班的父親趁魯班回家時,偷偷騎上木鳶,敲打了幾下,木鳶便飛了起來。一直飛到蘇州城,當人們發現從天上降下個人來時,誤認為他是妖怪,便將其活活打死了。

小時候的回憶:風箏,一個傳說裡的精靈。

當然,這些傳說帶有神話色彩,顯然是誇大了魯班的發明。但是,這也反映出了人們對魯班的崇拜和對天空的嚮往。古人編創出這樣的故事,或許就是期待有人能夠為他們製造出會飛的“機器鳥”,帶他們飛向遠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