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手插出“自強花”!番禺區這位殘疾女畫匠火了!

造型百變的框架花、絢麗多彩的手捧花、浪漫溫馨的餐桌花……每一種花,都是花藝師精心製作出來的藝術品。但單手如何完成這些作品?右手被截肢的市橋街肢體殘疾人張小敏是位插花愛好者,她一遍又一遍地探索如何用單手插花,手臂上滿是玫瑰花刺留下的痕跡。

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六屆全國殘疾人技能大賽上,番禺區市橋居民張小敏代表廣東省參加插花專案的比賽,並取得全國第四名的好成績。

今日,廣州全媒體記者深入採訪瞭解她的故事。

從不會插花到迷上插花

對張小敏這個名字,相信番禺區很多殘疾人都不陌生,都聽說過她的勵志故事。

張小敏是市橋街人,出生5個月後,因患淋巴腫瘤,右手前臂幾乎全被截掉。長大後,她用左手學會了麵點、烘焙、電腦影象製作、廣繡等多項技能。

2014年,番禺區殘聯舉辦一個殘疾人插花培訓班,培養選手參加廣州市殘疾人職業技能賽。沒多想,張小敏就報名了。當時插花對於她而言,可謂是一竅不通,但自從上了培訓班,張小敏便迷上了插花。

“以前認為插花應該很簡單,把花插到盤裡就可以了。培訓的時候才知道,很多花藝專案都需要雙手配合去完成。”張小敏回憶道,比如手捧花需要兩隻手配合完成,一隻手握住花枝,另一隻手選花、放花,最後再捆綁好。所以初進插花班,張小敏就遇到了一個大難題,一隻手怎麼去完成?

插花包括手捧花、框架花、餐桌花等很多類別,其中最基礎、最容易的是手捧花,但對只有一隻好手的張小敏來說卻是最難的。手捧花並不只是將花簡單地直立捆在一起,花要擺得好看,能站穩,就要同一方向打旋放。為了練習手捧花,張小敏想了很多辦法,比如用花泥來固定,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嘗試了數十種方法後,她終於摸索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方式:先用龍柳紮好框架,將中間的幾朵焦點花放好,並用橡皮筋綁住,然後將花卡在右手臂彎,再借膝蓋固定好。由於左手食指缺失,張小敏用大拇指和中指挑選花枝,並放到右手臂彎,再調整,再綁好。每練習一次,她的手都會累到發麻。

張小敏參加番禺區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

因插花走上競技舞臺

2014年,張小敏獲得殘疾人職業技能賽廣州市賽和廣東省賽的第一名。但遺憾的是,那年全國賽並沒有設定插花專案。2018年,她繼續參加比賽,一路過關斬將,也同樣獲得市賽和省賽的冠軍,並進入集訓隊備戰全國賽。

今年的全國賽需要選手在4個半小時內完成手捧花、架構花藝、餐桌花和神秘箱4個專案。插花專案的考點很多,除了要色彩搭配適宜、高低錯落有致、比例協調,還考驗選手編織、串珠、纏繞、貼上等各種技巧。在考核的專案中,框架花藝最複雜,耗時最長。對張小敏來說,最難的是做框架、綁試管,且需要一手扶,一手綁。每次位置不同,出來的效果就不同。

編織也是框架花的常用手法,但編織出一個漂亮的造型不容易,每次編出來的形狀都不同。後來,她想到一個辦法,將編織好的造型用電腦製圖軟體製作效果圖,在每個轉折點做上記號。每次編織完後,自己拍照進行比對。一邊練習,一邊摸索,每個步驟都逐一想辦法解決。每天都在腦海裡構思無數遍,找出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辦法。

為了備戰全國賽,張小敏參加了4個月的集訓。在集訓的日子裡,張小敏每個專案都要反覆練習,綁了又拆,拆了又綁,不斷重複。每天的課程結束後,張小敏還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再練習3小時。為了彌補自己的短板,她付出了比別人多幾倍的努力。今年10月27日~30日,在浙江嘉興舉行的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上,張小敏作為插花專案唯一的單手參賽者,獲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績。

由於長時間的練習,張小敏的右胳膊上佈滿玫瑰花刺劃破的傷口。“我喜歡插花,儘管對我來說很難,但從未想過要放棄。”張小敏表示,自己很享受插花的過程,也常做手捧花送給朋友。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袁輝、馮立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袁輝、馮立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