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當真之三:能量視角下的世界

不必當真之三:能量視角下的世界

每一支蠟燭燃燒後都人會損失質量

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意思是,屁股坐著的位置決定了腦袋裡思維的角度和立場。

比如,員工希望多拿薪水少幹活,等自己成為老闆,就希望少付薪水多出活。

肯定不能反過來,如果反過來,那員工不是腦殘的傻子就一定是來報恩的,老闆不是弱智的敗家仔就一定是來行善的。反正絕對不可能是思維正常的員工和老闆。

我們生在物質裡,長在物質裡,逝在物質裡,有一個物質的肉身,還為物質需求而奮鬥終生。我們的思維方式和立場一直都是物質的角度一點也不奇怪。但這個角度錯了。

假使我們脫離熟悉的地球,這個親切的以物質為主體的家園,來到一萬光年的太空。

我們當然沒有能力跑到那麼遠的地方,但思想可以,思想遠比肉體自由,它無所不在、無所不能。

我們停留在一萬光年外的太空,重新審視周遭的世界,會發現:物質不是世界的本質,世界的本質是能量,質量只是派生品;物質也不是世界的主體,世界的主體也是能量,在數量上,能量大於質量許多指數倍。

我們有可能會頓悟,一直以來,我們的物質視角錯了,形成了許多現象上的困惑和理論上的繆誤。正確的視角本應是能量的視角。

能量的視角將使世界變得條理分明、透明清晰、可讀可解。

比如,可以解釋為什麼找不到獨立的夸克。夸克的確就是物質形態的盡頭,沒有比它更小的物質組分了。夸克實際上就是伽瑪射線的糾纏態,一旦被解放出來,就恢復了光速,又成為那個自由自在的伽瑪射線快樂地飛向遠方,所以,永遠也不可能找到獨立的夸克。

再比如,可以解釋神秘的雙縫試驗。粒子是伽瑪射線的糾纏態,保留了電磁波的本性,所以在雙縫的後面仍然可以呈現出波的干擾特徵。雙縫實驗是個優秀的實驗,它給了我們一個新的啟示,己形成的粒子並不是鐵板一塊,而是仍然可以與其他粒子交換組分。

很可能,一個原子的穩定,也不是因為電子圍繞原子核旋轉的緣故,那絕不是一種穩定態,電子要麼飛走,要麼一頭栽進原子核,更大的可能原子是在電子與原子核不斷交換組分中獲得穩定。

又比如,可以解釋日冕溫度的倒掛現象。

太陽表面溫度大約六千度,日冕溫度高達幾百萬度,這種現象一直困惑著我們,它嚴重違背了熱一定律,如同螞蟻生出了大象般荒唐。理解了質能轉化就很好理解了:太陽發出的輻射中,一部分在日冕區糾纏成為粒子,這些初生的粒子具有很高的初速度,我們的儀器測量的溫度本質上就是在測量粒子運動速度的快慢,快則高溫、慢則低溫,高速度反映到我們的儀器上,就呈現出了幾百萬度的高溫。

以能量的名義審視世界,對我們的一些現有理論是毀滅性的,象極為著名、極為公認的質量守恆定律。

基礎的質量守恆定律是說,化學反應前參與反應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產生的物質的質量總和。而實際上,只要在化學反應中產生吸收或釋放熱量的現象,依據質能一體事實,前後質量就無法守恆,只是反應物質量的變化在除以光速的平方這個巨大的係數之後微乎其微,難以測量罷了。

即便是一支蠟燭的燃燒,反應後的產物也會損失質量。

質量守恆定律完成了它的任務,完全可以退出歷史舞臺了。世界是以能量為唯一本質的世界,行之四海、顛撲不破的只有能量的守恆定律。

甚至,質量的計量單位完全可以用能量的計量單位來替代,微觀粒子研究的科學家也的確開始用電子伏來計量微觀粒子的質量,這是個很大的進步。

未來,質量和能量很可能結束二元對立,就像孩子回到母親身邊,統一在能量的旗幟之下,世界將變得簡簡單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