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入了圈”,漢服“出了圈”

說起漢服,你會想起什麼?

寬袍大袖、裙袂飄飄,宛如李白詩中的“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

其實漢服在今日中國街頭已經非常常見。每逢週末或假日佳節,人們總能在街頭看到成對的年輕男女身著漢服飄飄而過。對於現代中國年輕人來說,漢服已然成為其出行、遊玩時的常見裝扮,上衣下裳在路人眼中也不再稀奇。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帶動漢服成為當下的潮流風尚。

年輕人“入了圈”,漢服“出了圈”

資料圖:身著漢服的女孩在北京陶然亭公園欣賞海棠花。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從喜愛到推廣,年輕人如何“粉”上漢服?

璇璣是較早接觸漢服的一批“同袍”。2012年出國留學期間,她身著漢服在街頭吹奏竹笛展示中國藝術,引來外國人圍觀。照片傳入國內,在當時引起不少網友關注。

“小時候學了竹笛、古典舞等傳統才藝,對我來講喜歡漢服也成了情理之中的事。”璇璣對漢服的熱愛來自潛移默化,她自述自己的第一套漢服還是媽媽塞進行李箱的。首次在國外街頭穿漢服的經歷讓她驚訝於漢服的魅力,也讓她有了在國內外推廣漢服科普的想法。

2014年3月,璇璣擔任總策劃,總製片,編舞出演了公益禮儀宣傳片《禮儀之邦》。2017年,在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的中國女兵們把《禮儀之邦》中的舞蹈搬上了當地活動的舞臺。

年輕人“入了圈”,漢服“出了圈”

漢服秀展示現場。安源 攝

從自己喜愛到用心展示推廣,璇璣的經歷並非熱愛漢服年輕人中的個例。

悅燁未央也屬於較早期的漢服“同袍”。她認為,衣禮文化是中華文化最外在的一種體現,展示了這個民族對美的思考和追求。“如今漢服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關注,一方面因為在形制不變的前提下其設計融入了更多潮流元素,另一方面也說明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喜愛。漢服在設計上蘊含了對古典和當代等多元美的包容。”悅燁未央說。

第一次穿漢服出行受到路人肯定後,悅燁未央從圈地自萌的“愛好者”變成傳播漢服文化的“同袍”,還曾一度作為漢服模特在一些文化場合展示漢服的魅力。“漢服陪我度過了每個重要時刻,它就是生活方式的一種呈現。”

近年來,漢服也開始在一些國際時裝週引起海外關注。“90後”張突然就是一位將漢服設計元素帶到紐約時裝週舞臺的設計師。

“一開始接觸漢服時,外國觀眾只是覺得漢服元素的設計蠻神秘,蠻好看。”張突然說,但隨著對融入漢服元素服飾接受度的提高,已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品味中國傳統服飾背後的文化韻味,比如漢服中的規制就體現了傳統文化的哲學意蘊。“國外漢服愛好者透過服飾元素去領略文化的味道,也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復興而非復古,當下的漢服有何魅力?

近年來,喜歡把傳統文化“穿上身”的漢服愛好者越來越多,這直觀表現為市場規模激增。

艾媒諮詢《2021中國漢服產業現狀及消費行為資料研究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實現了由1。9億元到63。6億元的激增,到了2021年,中國漢服市場銷售規模將突破百億元,漢服產業仍有較大發展潛力。

年輕人“入了圈”,漢服“出了圈”

呂曉瑋身著漢服的照片。呂曉瑋供圖

呂曉瑋2006年就開了實體漢服店,也是最早一批在中國穿漢服上街的“同袍”。在她看來,漢服愛好者從最早全國範圍內幾百人、幾千人發展到現在的五百萬人左右,“同袍”圈的快速發展在近幾年尤其明顯。

在呂曉瑋看來,年輕人中的漢服復興並非衣著復古,而是他們對文化傳承的嘗試,漢服是年輕人可認同的“文化外在表達”。漢服“同袍”希望購買、使用漢服的人都能瞭解漢服的文化價值,品味中華傳統的審美風格。比如,常見的西式剪裁往往強調身體曲線,對於人的腿長、肩線等有著多種要求;漢服則講求包裹與含蓄,從體態等角度展現人的氣質和美麗,更符合中國傳統審美。

“漢服的前後中縫是在提醒人注意儀態,為人要正直;龍形、鳳形等圖騰符號,寄託著人們對自然的崇敬和對天下太平的祈願;祥雲紋壽字紋等傳統紋樣,則是對特定人群的祝福——這些其實就是服飾與傳統文化的融合,在今天一樣適用。”呂曉瑋說。

如何讓漢服和傳統文化都“更出圈”?

漢服商業化讓這種國潮服飾被大眾所熟悉,但一些漢服“同袍”對當下漢服市場的一些“變味”現象也產生了憂慮。比如,一些漢服過度重視表面設計,忽視文化元素的表達。再如,一些被追捧的所謂“漢服明星”往往名不符實,其帶貨圈粉的操作又有收割粉絲的嫌疑。

年輕人“入了圈”,漢服“出了圈”

悅燁未央著漢服在畢業時的留影。悅燁未央供圖

悅燁未央認為,當漢服在短時間內被快速過度商業化,導致漢服市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些丟掉了基本設計傳統和審美方向的所謂“漢服”氾濫,誤導了一部分購買漢服的年輕人。另一位“同袍”劉曉琰也認為,“偽漢服”氾濫讓“萌新”“同袍”更在乎衣物的表面設計,丟掉了對服飾背後文化意蘊的追求。

年輕的漢服同好者期待,漢服產業能在良性的意見交流和行業標準的不斷規範下發展壯大,讓服飾和其承載的傳統文化都“更出圈”。

年輕人“入了圈”,漢服“出了圈”

漢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悅燁未央供圖

部分“同袍”也在思考如何借力而起。呂曉瑋認為,對漢服來講使用就是最好的傳承。目前漢服還處在“全面復興的初期”,需要更多力量來支援漢服,在年輕人中傳播服飾中的文化含義,“穿上漢服只是年輕人瞭解背後文化的起點。”

“我希望以後漢服可以進一步成為年輕人普遍的穿衣選擇。你可以穿著漢服去吃飯,穿著漢服去拍畢業照,穿著漢服去度過你人生中每一個覺得有意義重要的有儀式感的日子,因為漢服是我們的傳統服飾,體現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核心。”悅燁未央說。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