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皇帝十四歲親政,雖然在位僅十年,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力

文|榮榮

編輯:鍾毓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程序中,先後經歷了數十個朝代的權力交替,而作為封建君主統治中的最後一個朝代,清朝佔據了重要且特殊的位置。清朝在歷史上延續了將近三百年,先後出現了十二位皇帝,努爾哈赤為清朝扎穩了根基,皇太極將國號改名為“清”,而順治皇帝是清朝入關的第一位皇帝,他們三個人作為清朝的前三位皇帝,又顯得更為特殊,雖然康熙皇帝被堪稱為清朝的一代明君,但是沒有前三位皇帝的前期鋪墊,康熙皇帝的執政生涯也將大打折扣。

今天我們且說順治皇帝,對於順治皇帝,很多人認為他被他母親的光環所籠罩了,他被攝政王多爾袞的能力給壓制了,他的命運被一個柔柔弱弱的董鄂妃給葬送了。或許這些恰巧代表了順治皇帝不同的人生階段,但是依然無法掩蓋他成為一代明君的潛質。

順治皇帝十四歲親政,雖然在位僅十年,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力

順治皇帝六歲登基,十四歲親政,但是在二十四歲就告別了政壇,關於他為何告別政壇,一種說法是董鄂妃的離世,讓順治皇帝痛苦至極,最終積鬱成疾而病逝,另一種說法是董鄂妃的去世讓順治皇帝看破紅塵,最終選擇出家一了前緣。

但不管最終的歸宿和結局如何,順治皇帝的這些功績是他的離世所帶不走的。

順治皇帝十四歲親政,雖然在位僅十年,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力

順治皇帝之所以能當上大清的皇帝,無疑是撿了一個便宜,但是對於他來說或許是悲劇的開始,如果他沒有六歲就當上皇帝,他就不會從小就感受到來自多爾袞的壓迫,以及母親的嚴格對待,如果不當皇帝,或許順治皇帝可以當一個無憂無慮的王爺,與他心愛的王妃長長久久的生活下去。

但是多爾袞與豪格的皇位之爭卻把六歲的順治送上了皇位,從此他是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他沒有了母愛,卻多了一個攝政王的管束。

順治皇帝與攝政王多爾袞的積怨之深不僅僅是在於多爾袞的專權上,還因為一些與孝莊太后的個人感情上,這讓順治皇帝無法容忍,最終攝政王多爾袞在三十九歲的年齡去世,去世原因至今仍疑點重重。但是此後順治皇帝不僅親政了,還頒佈了“國家政務,悉以奏朕”的諭旨,從此開始真正掌管天下。

順治皇帝十四歲親政,雖然在位僅十年,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力

順治皇帝親政後首先大興節儉之風,省去繁文縟節,如此年輕的皇帝能有這樣的思想覺悟,著實不容易

而順治的這一行為可不是在作秀,早在他舉辦親政大典的時候,就囑咐道不要新增沒用的新物件,命鹵簿照舊陳設,但免鳴鞭,鳴鼓鍾等等。為了節省開支費用,順治皇帝要求官員為政“政在養民”的總體方針。相比較其他朝代的其他皇帝貪戀酒色、奢華無度的生活,順治皇帝可以說是皇帝中的一度清流了。

順治皇帝十四歲親政,雖然在位僅十年,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力

除此之外,順治皇帝開始精兵簡政,節省不必要財政支出。甚至連各地進貢也能免得則免,陝西的柑子、江南的橘子每年順利進京都要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順治掌權一律叫停,因此就連皇帝也吃不上可口的柑子和橘子了,這麼以身作則的皇位在歷史上也是稍有的。在順治皇帝掌權之前,很多沒必要的工程和以及修建和修理寺廟的費用相當龐大,如今也一起都省了。對於每一個要轉型的集團,裁員是不可避免的,順治皇帝的轉型計劃裁撤了大量的冗兵、冗官、冗費,最後在山東登萊、宣府、江寧、杭州、西安等地裁去了一些巡撫和高階滿漢軍官,加上所用軍隊草料、口糧,和人員餉銀,一下節省了大量財政支出。

順治皇帝十四歲親政,雖然在位僅十年,卻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實力

除了開源節流以外,如何增加財政收入才是根本,順治皇帝曾言“帝王生財之道,在於節用愛民,掘地求金,亙古未有。

可見,順治皇帝的智慧與胸懷。在順治皇帝執政期間,農業水利建設和屯田發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從而增強了國家的生產力,有一項資料現實,在順治皇帝親政時國庫存銀是二十多萬兩,但兩年後這個數字已經增長為二百六十多萬兩,可見順治皇帝各項措施的成效了。當然順治皇帝的功績不僅僅在提高國家經濟實力上面,在國家的安定,對外政治上,都彰顯了實力之王的一面。但可惜的是,順治皇帝真正掌權只有十年的時間,如果不是天意弄人,如果執政的時間再長一點,或許清朝的“康乾盛世”來的會更快,而且會更加的宏偉壯麗。

—END—

參考內容:

《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