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瑪麗蘇通常形容影視作品女主角個人形象過於完美,呈現出與真實的生活人物脫節的狀態,逐漸成為大眾調侃的物件。

但是你們知道嗎?現代人人嘲諷的瑪麗蘇,在20世紀早期的西方,還頗受歡迎!

1964年,一部由女星奧黛麗赫本飾演女主角的瑪麗蘇電影《窈窕淑女》在西方上映。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這部影片一度成為當年街頭巷尾熱議的爆款,甚至獲得了第3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該影片目前豆瓣評分8。1分,爛番茄新鮮度95% ,爆米花指數90%,十分推薦觀看!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窈窕淑女》改編自愛爾蘭作家蕭伯納的小說《賣花女》。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於是就與自己的好友皮克林公爵打賭,經過學習和改造後。

他可以把伊麗莎完全蛻變為舉止優雅談吐不俗,出入大使館舞會的“匈牙利”皇室公主。

後來伊麗莎成功蛻變為貴族小姐,卻發現自己只是希金斯教授的玩具。

於是憤而離開了他,勇敢的追求自己的自由與尊嚴。

這部小說透過語言為突破口,諷刺了英國上流社會最引以為傲的東西——血統和等級意識。

連一個貧家女經過訓練都能擁有高貴血統,對於當時的上流社會來說就是巨大的諷刺,啪啪打臉來得太猛!

《窈窕淑女》影片一開始,奧黛麗赫本飾演的伊麗莎戴著破敗凌亂的帽子,身上的衣服除了窮酸,沒有任何氣質可言。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此刻上流貴族們聚會剛結束,陸陸續續從社交場館退出,卻偏偏碰上了下雨天。

身著燕尾服的紳士侯爵們,華服霓裳的貴族女眷,紛紛到一旁的菜市場走廊避雨。

導演故意讓這些上流貴族同時與小販走卒混雜一堂,很明顯的意圖是烘托出當時整個英國階級的對立:

當時16世紀-18世紀時期,是英國傳統貴族沒落與中產新貴階層崛起的交替時代。

英國人將“標準英語發音”當做了阻擋階級的一塊壁壘,且貴族們通常以說“貴族”口音為榮。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導演這樣設計,

就立刻從視覺上極大切割出貴族與平民的社會風俗切片,讓我們一睹當時英國社會的階層百像。

隨後一個操持“屌絲”口音的賣花女伊麗莎登場,一個紳士因為避雨,趁亂撞翻了她的花籃,鮮花灑落一地。

人窮志短的伊萊莎不依不饒讓這個紳士賠償她的損失,說話間粗俗的動作和語氣,讓在場的貴族們尷尬不已。

可伊麗莎不以為然,她自認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對於這些人眼中的鄙夷視而不見。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一個叫希金斯的語言教授偶然聽到她說話,驚訝於倫敦居然還有說“屌絲”英語的下層人,自負高傲的他在一旁哈哈大笑。

還嘲笑伊麗莎,她說的這種口音一輩子都只能做苦活兒。

雖然他並沒有把這個話放在心上,伊麗莎卻記住了這些扎心的話:

她有一個遊手好閒喜歡酗酒的父親,時不時就要問她要錢花,伊麗莎掙的錢有一半都被拿去揮霍。她迫切需要一份新的工作養活自己,擺脫落敗的本階層!

到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導演對角色的用心。

導演先是告訴我們一個很單薄的形象,伊麗莎出身下層、斤斤計較、小肚雞腸、愛財如命。

之後又鏡頭一轉,告訴我們這個女孩悲慘的身世,她的角色層次立即就豐富起來。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伊萊莎根據他的地址找到了希金斯的家,她的要求很簡單:

讓希金斯教她正確的發音,換一個更加體面的售貨員工作。

一向心高氣傲的希金斯怎麼會把她放在眼裡,順手就讓管家太太趕她出去。

還是他的朋友皮克林公爵給伊麗莎說了一通好話,她這才願意把伊麗莎留在家中。

只不過並不是教授伊麗莎,而是和朋友皮克林打賭:

如果自己可以成功把伊麗莎送入上流社會,那他就要負擔伊麗莎所有的服裝費,生活費和學費。

這個賭注很快押起,伊萊莎知道希金斯看不起自己的出身,但是為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她還是忍了下來。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如果一個人的口音不正確,那他就永遠不能躋身上流。

這裡就不得不提,當代英國皇室的“牛津腔(RP)”依然作為貴族式發音,被皇族以及部分貴族所使用。

雖然英國早已遠離以口音劃分階級的年代,但“牛津腔”以字正腔圓,流暢自然的特色依然被英國人喜愛。

可見當時“貴族”音的發展,並不僅僅是為了區分階級而存在,它本身也具有語言競爭力!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18世紀正值英國早期工業革命,新貴不斷湧現,舊貴族持續凋零。

如果還有舊貴族們堅守的東西,那怕就是口音和血統了,我們把整個時代的背景代入來看,也很容易理解。

伊麗莎為了訓練貴族音,當然十分辛苦,她必須從早到晚在一臺機器前練習發音。

有些時候還要口含石頭練習語句。即使如此努力,對於貧苦階層的她來說,這依然不那麼容易。

就在伊麗莎自己都要放棄時,希金斯教授與她的一次談心,讓她很快開竅了,以一首詩學會了貴族式英語。

伊麗莎學成貴族語言,也就意味著希金斯成功了。

他馬上興高采烈讓伊麗莎跟著皮克林出入自己母親的舞會來一次實戰演練。

伊麗莎鎮定自若、舉止優雅的表現還不錯,希金斯為自己的成績高興不已。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同時為伊麗莎喬裝混入特蘭西瓦尼亞女王的大使舞會做準備。

舞會當日,希金斯帶著皮克林以及伊麗莎準時入場:

她戴著精緻的銀冠首飾,穿著潔白的絲綢紗裙,及肘的手套和脖子上的鑽石項鍊

讓她看起來就是一位匈牙利公主,比在場的女貴族看起來還要熠熠生輝,風華絕代!

特蘭西瓦尼亞女王夫婦入大使館接見貴族時,一眼就看到了光彩照人的伊麗莎,他們的王子甚至要求跟伊麗莎跳一支舞。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舞會圓滿結束後,希金斯興高采烈手舞足蹈得慶祝自己的勝利,卻忽略了一旁愁眉苦臉的伊麗莎。

他的確是實驗成功了,可是對於伊萊莎來說,自己難道就只是試驗品嗎?

她還有更深層次的顧慮,蛻變後的伊麗莎儼然就是貴族小姐。

她已經不可能再去做賣花女,可是希金斯卻十分抗拒婚姻,這讓她的處境十分為難。

伊麗莎賭氣之下,取下所有首飾帶著行李離開了希金斯,到希金斯母親家訴苦。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伊麗莎走後,希金斯的生活節奏大亂。他這才猛然發現。

自己在與伊麗莎的相處中,漸漸喜歡上了她。只好到母親家把伊麗莎勸回去,電影到這裡就進入了尾聲。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影版結局與蕭伯納原著《賣花女》的結局大相徑庭:

在影版的《窈窕淑女》裡,導演把結尾稍微做了改動,電影結束時伊麗莎對希金斯顯然還有感情。

明知希金斯個性如此不易改變,她還是選擇奮不顧身追求愛情!

原著《賣花女》結尾是伊麗莎從骯髒的賣花女,經過六個月訓練後成為匈牙利皇室公主,贏得了英國上流社會的認可,甚至連王子都為她傾倒。

她從一個貧窮寒酸的賣花女,蛻變舉止優雅,端莊自持的貴族淑女後,也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尊重與平等,她深知希金斯驕傲自負,於是她果斷拋棄不堪託付的希金斯,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

蕭伯納原本就是要透過對伊麗莎由“賣花女蛻變為匈牙利公主”這一事件前後,西方上流階級對她態度180%的大轉變,揭露18世紀中期英國資產階級的虛偽以及婦女地位的低下。

同時對“口音”論階層這種虛妄荒誕的論調進行批判,

以此描述當時英國底層人士的悲慘遭遇,表現對中下層人士的關懷。

為了緩和原著的英國階層對立思想,同時迎合市場的“灰姑娘式”的好萊塢商業風格。

《窈窕淑女》電影是做了不少犧牲改動的,結尾處理略顯瑪麗蘇,對於原著粉來說終究不是特別友好。

但轉念一想,電影這樣改動也在情理之中:

20世紀早期,美國好萊塢女性影視角色按照慣例屬於陪襯,暫時還不足以單挑大樑。

豆瓣8.1分,這部60年前的瑪麗蘇電影,至今好評率仍近100%

當年飾演希金斯的男主角雷克斯·哈里森憑藉在該片中的精湛演技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但是影片中同為主角的奧黛麗赫本,雖然表演依舊可圈可點,卻只是做了綠葉!

總之,這部誕生於1964年的瑪麗蘇電影《窈窕淑女》儘管有褒有貶,還是憑藉實力獲得了3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對這個電影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