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教授對話傳習志願者:學古是為了鑑今,可以讓文人和文化走到我們之中來|名人大講堂

王紅教授對話傳習志願者:學古是為了鑑今,可以讓文人和文化走到我們之中來|名人大講堂

王紅教授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攝影 陳羽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展示了開啟唐詩風骨的蒼涼與宏大。11月29日,2021年第八期名人大講堂走進陳子昂故里射洪,邀請了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中文系教授王紅,帶領觀眾體驗陳子昂的人生際遇,以及他所創造的文學世界。

在講座開始前,封面新聞在射洪徵集了四名傳習志願者。他們在講座結束後,提出了或是關於陳子昂的人生,或是關於其“安人文化”的疑問,繼續向王紅教授請教。

王紅教授對話傳習志願者:學古是為了鑑今,可以讓文人和文化走到我們之中來|名人大講堂

陳子昂被公認為“開盛唐詩歌風骨之先河”的詩人,他的詩歌跳脫出初唐綺靡的文風,注重繼承“風雅興寄”和“漢魏風骨”,開啟了真正的詩歌革新,對盛唐詩人張九齡、李白、杜甫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傳習志願者楊徵東向王紅教授提問:“陳子昂開啟盛唐詩風,他的詩歌改革精神的實質是什麼,他的詩歌改革精神對我們的詩歌創作有何借鑑意義?”

“當時的統治者,從唐太宗到武則天,他們喜歡的詩風基本是從齊梁遺留下來的。當時的文學上,確實缺乏一些能夠真正和時代吻合的風尚,所以陳子昂順勢而出了。韓愈曾經評價道:‘國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雖然陳子昂也並不是做得十全十美,但的確是從他開始,開啟了一個文學的大時代,這是大家的共識。”王紅教授如此回答傳習志願者的提問。

王紅教授對話傳習志願者:學古是為了鑑今,可以讓文人和文化走到我們之中來|名人大講堂

陳子昂和柳宗元分別在《復仇議狀》和《駁復仇議》中提出了關於“徐元慶報殺父之仇的行為是否禮義和法律”的不同觀點。世人多從文字中得出:陳子昂認為殺人犯法、應處死罪,但報父仇卻合於禮義、應予表彰;柳宗元則以為陳子昂的說法自相矛盾,他認為應該從徐元慶之父和縣官為人來具體分析。傳習志願者朱藍霞向王紅教授請教,這兩篇文章關於“禮與法”的解讀,是否可以有新觀點。

王紅教授笑道,這個問題可以由法學老師來做專門的解讀。“從個人來說,站在當代的角度,我是誰也不贊同。但如果是在古代,我倒是贊同柳宗元的觀點。”王紅教授說,在當代,我們不討論被殺之人的好壞,一切都要用法律來說話。我們可以瞭解古代法律上有過這樣的爭論,它可以幫助我們完善當代法律建設,“學古是為了鑑今”。

王紅教授對話傳習志願者:學古是為了鑑今,可以讓文人和文化走到我們之中來|名人大講堂

手工創作者李歡作為傳習志願者,則向王紅教授請教了陳子昂的“安人文化”和他倡導的“為官清廉”之間的聯絡。

“陳子昂的‘安人’,和他的政治文化觀點核心,都來自先秦儒家。他希望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讓各階層各守其業,天下太平。從這一點上說,從廉政勤政上來說,雖然這是一個當代觀點,但也還是說得過去。”王紅教授這樣解說。

王紅教授對話傳習志願者:學古是為了鑑今,可以讓文人和文化走到我們之中來|名人大講堂

近兩年,射洪當地對歷史名人陳子昂的精神和文化進行了傳承宣揚,打造了以陳子昂讀書檯為核心的子昂文化旅遊區,以及講座舉辦地文宗苑。身處文宗苑,傳習志願者郭小林在聽完講座後,向王紅教授請教:“今後,陳子昂歷史文化還可以從哪方面挖掘以促進射洪本地文旅專案提升或是經濟發展呢?”

王紅教授提到:“一個地方出了一個文化人物,不是把他捧得高高的,而是應該把他的精神、他身上最美好的東西,化為我們今天所用。”王紅教授還說,一種文化對一個地方的影響是巨大的。射洪可以說是唐詩精神的出發地,唐詩沿著涪江走出川去。我們可以在這邊的山山水水之間,努力地把母語中最美好的詩歌文化打造好。“我建議年輕的朋友們想一想,我們雖然不一味地拔高,但我們可以讓文人走到我們當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