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中國獺兔業發展何去何從?

一、嚴峻的形勢――困境中掙扎的中國獺兔業

2013年以來,我國獺兔形勢急轉直下,價格持續下滑,2014年下降更加顯著,直到今天,沒有明顯回升跡象。很多人按照一般的市場變化規律判斷:5年一大變,兩年一小變,持續低谷不會超過一年,低谷中有波動,波動中有波動,波動中有高峰。因此,很多人估計2014年下半年會變好,2015年形勢會大好。事實出乎人們的預料。

有的人按照自己的判斷整理兔群,調整結構,建設兔場,把寶壓在2014~2015年。由於這兩年基本上在低價執行,養殖成本增加(包括飼料、人工、裝置折舊、疾病防控等),而效益下滑。更多的是,入不敷出。根據我們的調查和測算,獺兔養殖成本每市斤應該在8元左右,僱人飼養在9~10元,也就是說,5斤的獺兔飼養成本,自己飼養應該在40元/只左右,僱人飼養應該在45~50元/只。而近兩年的市場收購價格,低的時候不足6元,8元以上的時候不多。這就意味著,養殖獺兔這兩年是賠錢的。

二、中國獺兔業怎麼啦――持續低迷為哪般?

關於獺兔市場目前局面的成因不是單方面的,很多專家學者在不同場合和刊物上發表高見。我僅僅列出以下幾點:

1。獺兔皮及其製品面對兩個市場,整個國際經濟和政治形勢不容樂觀,直接影響人們的消費。特別是兔皮製品最大消費市場俄羅斯經濟困難,市場萎縮在所難免;

2。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產業結構處於調整升級期,不僅僅獺兔產業,其他多數產業面臨同樣的問題;

3。社會需求疲軟,生產相對過剩;

4。鞣製染色工藝落後,環保壓力加大;

5。獺兔毛色品種單一,優質彩色獺兔品種缺乏;

6。開發創新不夠,製品單一化、同質化,消費引力不足;

7。優質皮張比例甚微,低劣皮張充斥市場,加工產品以次充好,市場信譽度大幅下滑!

8。養殖企業整體層次低,品種質量凡凡,環境控制能力差,疾病多,飼料轉化效率低,飼養效果差。

9。龍頭企業少,品牌意識淡薄,企業與產品包裝不夠,引導消費不力。

三、獺兔產業走出低谷的深層思考

1。走質量獺兔業發展之路

殘次皮充斥市場,獺兔產業將沒有發展的方向!改變觀念,樹立形象,走質量型發展產業的道路是必然的選擇。

在這裡強調:優質皮張的生產需要抓好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良種及其推廣。首先必須培育優良品種,利用人工受精技術,推廣優良品種。沒有好的品種,難有好的皮張;

第二,優種必須優養。產出好的皮張,必須吃好的飼料,住好的環境,享好的管理,獲完善的防疫。

第三,換毛結束出場。換毛沒有結束的皮張均屬於蓋皮。這樣的兔皮毛根不牢,被毛不平,均勻度不良,是兔皮的重大缺陷!

生產中存在的問題:

品種退化比較嚴重:

繁殖無度,計劃性差;

留仔偏多,早期營養不足;

斷奶後疾病較多,生長較慢,死亡較多;

環境控制能力差,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通風不良,溼度偏大;

早期密度大,分籠不及時;

早期出欄現象嚴重。很多兔場兩個半月左右出欄。這樣的皮子板薄如紙,被毛稀疏,抗拉耐磨能力差,只能是次皮。

根據我們的試驗和國內外的經驗,優質的獺兔出欄時間在5。5月齡左右。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不同飼養和營養條件有一定差異。但是,要掌握活體驗毛技術,以換毛結束為養殖終點。

2。建立完整的標準化體系

為什麼我國的獺兔皮市場混亂,競爭無序,商販隨意壓級壓價?其根本原因在沒有標準。

標準是一個體系,不僅僅是產品標準,其生產全過程都要有標準。比如說:品種標準、營養標準和飼料標準、環境指標標準、飼養管理標準、生長髮育標準、衛生安全標準、商品兔出欄標準、等,組成一個標準體系。按照標準生產,產出標準產品,加上市場標準化管理,無序壓價將被遏制。一旦實現了優質優價,生產優質兔皮可以獲得更高的效益,誰還去生產低劣皮張!

標準體系的建立與執行,不是哪一個人能以做到的,也不是三天五天能以完成的。

但是早晚也得做,早做早受益。希望發揮協會的職能,更希望全國同仁們的共同努力。

3。品種結構調整

我國的獺兔皮生產能力一億多張,而彩色獺兔皮很少,也就是幾十萬張,多為次等皮。單一的色彩結構本身就是一種不穩定的因素。

儘管白色獺兔皮可以染成各種顏色,甚至比天然顏色多得多,豔麗的多,複雜的多,好看的多。但是,目前的常規技術染色是一種嚴重汙染的工藝,今天的中國不是上世紀的中國,今天的世界也不同於上世紀的世界。全球範圍內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使得人工染色兔毛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調整獺兔毛色型別和結構,積極開展彩色獺兔育種、引種和利用,生產批次的優質彩色獺兔皮,緩解獺兔單一白色的局面,是刺激兔皮服裝服飾製品消費,重塑兔皮製品形象的重要舉措。

當然,彩色獺兔與白色獺兔多大比例合適?彩色獺兔內部哪種毛色或哪些顏色為主,多大比例,還需要深入調研。

4。強化環保福利意識,全程規範操作

我們都知道,兔肉是目前家養動物中營養價值最高、保健價值最強、安全性最好的動物性食品,是目前家養動物中唯一一個沒有對人類生命有威脅疾病的動物,代表了當今人類對於動物性食品需求發展的方向。但是,除了四川、重慶、廣東、福建的部分地區認可以外。絕大多數省市居民並不認可,有的甚至排斥。可喜的是,從近十年來的消費動態看,認識度和接受度明顯提高。

在獺兔養殖過程,我們要儘量避免對環境的汙染;在飼養管理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動物福利;在飼料和飲水中,杜絕違禁藥物的使用;在屠宰加工過程中,嚴禁殘忍虐待動物現象。小事不注意,可能損害的不僅僅是自己,而是整個產業。

5。因兔制宜,產品分流

獺兔以皮為主,兼用其肉。生產中,即便是好種、好料和好環境,也不可能生產的皮張全部是優質皮。更不用說我國千差萬別的品種、飼料和環境。這種情況下必然有部分兔子無論怎麼養也難有大的作為。因此,採取兔皮分流的辦法,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必要措施。具體操作如下:商品兔3月齡之前,對於明顯沒有發展前途的個體,體重達到2。25千克左右,立即出售,讓其以肉為主。而對於皮毛質量優秀的個體留下來,繼續飼養到5。5月齡左右,生產高檔皮。必要時,中間也可以淘汰一些。至於每一批次淘汰或出欄多大比例,依每個兔場的具體情況而定。也許是正三七,也許是倒三七。

。另一種情況是皮肉分流。市場低迷期,整個兔子出售往往吃虧(河北省多數地區均為整兔出售)。如果採取皮肉分流,先銷其肉,儲存其皮,待機而賈,則不失為一些有一定經濟實力養殖企業的可走之路。

6。因場制宜,人員分流

世界兔業發展的總體趨勢是養殖場數量減少,單體養殖規模擴大,總體產量相對穩定。未來中國養兔同樣是這樣,儘管我國養兔不同區域的發展程度不同,不同規模和形式的兔場將長期並存,但是,規模化養兔是發展方向。一旦達到這一目標,很多人或家庭將離開這個養殖環節。因此,我多次說過,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養殖獺兔。一些人或家庭應該認真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凡是不適合從事養兔環節的,應該儘早放棄。哪些人不適合呢?我認為:

技術不入門,問題百出。如:喂誰家的飼料都不行,怎麼養怎麼死;行情好壞都不賺錢。

無流動資金,等米下鍋。如果不賣兔子,就沒有買飼料的錢;

設施落後,勞動密集;一個人飼養母兔不足300只還累死累活的兔場;

效率底下,產出率低。每隻基礎母兔年出欄達不到30只;

觀念陳舊,閉門養殖。多少年沒發展,資訊渠道不暢通,不學習,不開會,不參加培訓班,不上網,不交流;

以上兔場早些推出比晚些推出要好。

7。宏觀調控,適度規模

未來的發展是規模化,但是規模化並非越大越好,每個時期、每個地區,規模也不可千篇一律。根據具體兔場的財力、人力、物力和智力決定其規模,即規模要適度。

根據歐洲的經驗,一個家庭兔場,1!1。5個工人,飼養基礎肉用品種的母兔在800~1500只為最適規模。而對於我國獺兔而言,我認為,一個家庭兔場,目前主流規模在500~1000只基礎母兔也許更加合適。

當然,在僱傭他人的情況下,規模不限於這個數量,這取決於管理水平。

對於我們整個國家而言,目前的獺兔皮產量相對過剩,大量皮張在老百姓家裡,皮商手裡,乃至工廠裡積壓。這種局面的產生,與無序發展有直接關係。

獺兔產業發展的出路在於產業化,產業化是供銷一條龍,相互協調,天衣無縫。在產業鏈條中的每個環節,都是以訂單的形式將他們連線起來,以銷定產,有條不紊。我們國家目前很難做到這麼嚴密,也沒有這樣的組織能力做到,起碼是現在做不到。

8。協同攻關,強化產品開發

上面我說目前獺兔皮,包括兔肉的過剩是相對過剩,並非絕對過剩。我過的年產兔肉僅僅80多萬噸,獺兔皮最多一億多張,人均決不能算多。既然不多,為什麼還過剩?是我們的產品開發和市場出現了問題。只要產品開發好了,市場引導好了,別說獺兔產品,包括肉兔產品和毛兔產品,離絕對過剩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近兩年我多次來大營皮毛城,看到二層的獺兔圍脖琳琅滿目,堆積如山,沒有個性或個性不強,今年去看和去年前年沒有區別,這個攤點與另外攤點毫無區別,雷同的產品,產品單一化,怎麼能消費得了!

我們兔肉和兔皮產品開發遠遠沒有到位,他們的價值遠遠沒有得到體現。比如說,同樣一件獺兔皮坐墊,你放在一個拖拉機座位上,最多值50元,如果讓開運輸車的人購買,可能值100元,如果讓開奧迪、寶馬、賓士的人去買,便宜了他們買嗎?

9。加大宣傳力度,拓展營銷渠道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創新成為每個行業或產業的主旋律。經過創新,有眾多的理論、技術和產品誕生。尤其是物美價廉的高科技產品使世人享受現代文明。但是,最終產品需要消費者享受。而這些產品這樣儘快進入到消費者手中,成為衣食住行的必需品,需要有渠道。而僅僅依靠傳統的店商銷售模式肯定是不行的,應運而生的“網際網路+360行”的新的商業模式。不管你是否接受,它已經悄悄地走到你的身邊。我們要緊跟時代潮流,藉助現代科技手段,助推獺兔產業邁向新的階段。

本文轉載自:中國兔業協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