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是祭鬼的節日,為何有這樣的風俗習慣?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關於中元節,現在很多人不知道是何意。搞不懂為什麼要過這樣一個與自己八竿子打不著的鬼節。這個節日是從古代延襲下來的,至今有很多地方仍然在熱鬧的過著。

中元節是祭鬼的節日,為何有這樣的風俗習慣?

它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元作》

【唐】李商隱

絳節飄颻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

羊權須得金條脫,溫嶠終虛玉鏡臺。

曾省驚眠聞雨過,不知迷路為花開。

有娀未抵瀛洲遠,青雀如何鴆鳥媒。

中元節是祭鬼的節日,為何有這樣的風俗習慣?

以上的敘述看官們肯定想到了,這個節日是關於祭祀的。提到祭祀,人們應該明白了,古代人們都大自然未知而產生了敬畏,認為這個世界上是有鬼神的。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個方面,出於是對祖先們的懷念,人們會進行一些儀式活動。祭祀就是一種很高貴的紀念儀式。當然了,當時的生產水平有限,祭祀所需要的都是上好的祭品。還有就是不能隨心而定地亂祭,得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日子,一是為了更為儀式化,二是有個正式感。所以經過慢慢的總結安排,就確定了一些具體的日子,紀念不同的人或事。於是有了後來的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中元節是祭鬼的節日,為何有這樣的風俗習慣?

在漢代時,中元節是幹什麼的呢?大家可以猜猜,這個秋來的季節有什麼值得紀念?沒錯!初秋是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我國是一個農耕社會,糧食之神大於一切,就連國家都稱之為“江山社稷”,和糧食有關,俗話都說:民以食為天嘛!

道教,作為中國的原創宗教,他的很多教義都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性。道家認為中元節為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又是鬼節,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祭祖先、薦時食等活動。

記得小時候在西南老家,每到鬼節,媽媽就會做“南瓜渣”(即用南瓜和米麵清蒸)這道菜,聞起來特別的香,說是專門請先人們來吃的。當時我不明白為什麼要用南瓜,也不會聯絡到歐美的萬聖節也有南瓜,後來才胡思亂想生搬硬套的認為,無論華鬼還是洋鬼都很喜歡南瓜。

中元節是祭鬼的節日,為何有這樣的風俗習慣?

祭祀祖先,推薦時食,我國南京及江淮地區又將中元節稱為齋孤,舊時僧人在河邊超度亡魂,將紙做的荷花燈放在河裡,所以又稱“齋河孤”。這樣看來,舊時的中元節整個節日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清明、中元、重陽、除夕都有祭祀先人鬼神)

2010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