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再多一度春秋。”是多少歲

141歲。花甲是指60歲,重逢是2倍,也就是120歲。增加三七歲月是21歲,故年齡是120+21=141, 古稀是70歲。雙慶是2次,故140歲, 再多一度春秋,是指1歲,所以年齡是140+1=141歲。

趣聯巧對

趣聯巧對是一種對對聯的方式,相傳清代的乾隆皇帝宴請群臣,指著一位一百四十一歲的老者出了上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花甲”指六十歲,“花甲重逢”指兩個六十歲,再加上“三七”二十一歲,恰好是一百四十一歲。有個叫紀曉嵐的學者靈機一動,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古稀”指七十歲,“古稀雙慶”指兩個七十歲,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歲。唐伯虎同祝枝山來到山村,看到水車,祝枝山出了上聯“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唐伯虎當即對了下聯:“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於是便有了趣聯巧對。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再多一度春秋。”是多少歲

妙聯故事

一副春聯

古時候,有一人家十分迷信,凡事都要討個吉利。年三十晚上,父親和兩個兒子商議說:“堂上要貼一副新春聯,現在咱們每人說一句吉利話,湊出一副春聯來。”兩個兒子點頭稱是。父親先捋著鬍鬚念道:“今年好!”大兒子想了想也念道:“倒黴少。”二兒子接著又念道:“不得打官司!”唸完了,大家稱讚了一番,就由父親執筆,寫了一條沒加標點的長幅,貼在堂屋的正中。第二天,鄰居們來拜年。一進門,看見那副春聯,大聲念道:“今年好倒黴,少不得打官司!”

忘記一頓飯

鄉村塾師在某家任教,事前講明七夕乞巧節要設宴招待。到了七夕,主人家裡毫無設宴的動靜,老師便出了個上聯給學生對——“客舍淒涼,恰是今宵七夕。”學生對不上來,便去告訴父親。主人已領會聯中的意思,笑著說:“啊!我真的忘了。”並且代為對了下聯——“寒齋寂寞,可移下月中秋。”到了中秋節,還是沒有動靜。老師又出上聯叫學生對——“綠竹本無心,遇節即時挨不過。”主人見了,又笑道:“我又忘了。”代對下聯道——“黃花如有約,重陽以後待何遲?”轉眼到了重陽節,依然沒有動靜。老師又出了上聯——“漢三傑,張良韓信狄仁傑。”主人見了大笑起來說:“三傑是漢朝人,狄仁傑是唐朝人,老師怎麼忘記了?”學生把父親這番話轉告塾師,老師說:“我沒有忘記。只是你父親前唐後漢都記得清清楚楚,卻偏偏忘了一頓飯。”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再多一度春秋。”是多少歲

對聯介紹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既是一種生動的藝術表現形式,又是一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對聯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對句”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最早的春聯出現在一千多年前。具史料記載,後蜀廣政二十七年(公元九六四年)的春節前夕,後蜀主孟昶因平日善習聯語,故趁新年來到之際,忽然下了一道命令,要求群臣在“桃符板”上題寫對句,以試才華。群臣們各自寫好一幅,耐心等待審查。孟昶一一看過,均不滿意。於是他就親自提筆,在“桃符板”上寫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就是中國用文字記載下來的一幅最早的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