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服有多少位“師傅”?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保爾

歷史學博士,自由撰稿人

隨著冬奧會的開幕,來自世界各地、各民族的運動員齊聚中國。既然是全人類共同參與的盛會,多樣且多彩的民族文化自然少不了要登場,在奧運開幕式中,從文藝表演到運動員入場,我們看到了許多具有民族色彩的元素。然而,有心人卻不高興了,非要拿衣服做文章,挑撥中韓兩國網友的情緒。

其實,這類言論我們早就見怪不怪了,更何況網路噴子到處都有,也不獨此一家。但迴歸事情本身,既然朝鮮族服裝引起了韓國網友的重視,並激起了有關歷史淵源的討論,我們也不妨圍繞韓服與中國文化的故事稍做展開,略談一二。

韓服有多少位“師傅”?

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鮮豔的五星紅旗在人們手中傳遞入場。圖片來源:新華社

賜服制度

韓服是當今韓國民眾極為重視的民族傳統,但要說起韓服的起源和歷史,中韓兩國的網友卻總免不了隔空對話。要是講起韓服與明朝服飾的關係,這對話的氛圍就更要“激烈”許多了。

有人說韓服就是明朝衣冠,也有人說韓服抄襲了明朝服裝,還有“藝高人膽大”的人說,是明朝服飾抄襲了韓服。其實,嚴格來說,以上這些說法都不正確。就形制與樣貌而言,今天的韓服與歷史上的明朝服飾確實有相似之處,但二者的關係絕非抄襲、複製那麼簡單。

但凡是尊重歷史的人,都不會否認中華帝國在傳統東亞世界的統治地位。在中國古代,衣冠服飾不只關乎於個人的冷暖與美醜,更被視作國家文明的象徵。所謂華夏,“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服飾的重要意義由此可見一斑。

正因如此,在以中華帝國為核心的東亞世界秩序中,外藩能不能穿中國的衣服、是否學習了中國的衣冠制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涵。由這種理念出發,從宋代開始,“賜服”成為了一種制度。到了明代,向外國君臣賜服更成為宗藩體制下的重要外交活動。

洪武元年,明軍攻佔元大都,高麗王派人與明朝聯絡,建立了外交往來。次年八月,明朝向半島派出使臣,冊封高麗國王,但並沒有賞賜衣冠,而是“儀制服用許從本俗”。表面上看,朱元璋不強求高麗移風易俗,很是大度,但實際用意卻並非如此。

在此之前高麗臣服元朝,效法蒙古衣冠。對當時的高麗君臣來說,若不能得到明朝衣冠,豈不是隻能與“蠻夷同流”?因此,儘管還在與北元暗通款曲,但在受封的次月,高麗王王顓就嚮明朝上表,請求賜予服飾。

洪武三年,明朝終於派來使臣,賜予國王、王后、妃子冠服,這是明朝對高麗的首次賜服。

洪武十九年,明朝賜予高麗使臣紗帽、團領等服飾,由此,高麗官員們也得以近距離感知明朝服飾的樣貌。從此,高麗君臣開始普及明朝衣冠,取代了此前的蒙古服飾。

李氏朝鮮建立後,尤其重視與明朝的關係,將“事大以誠”視作“保國之道”,效法衣冠自然少不了。而在明朝這邊,在捋順了與朝鮮的關係後,從建文年間開始形成了賜服於朝鮮的規制。一直到天啟五年,二百多年間,明朝不斷賜予朝鮮君臣服飾,從蟒衣、祭服到靴襪、冠帶,幾乎涵蓋了各種服飾型別。

源源不斷、各式各樣的明朝賜服為朝鮮君臣提供了最佳的學習藍本,觀看明朝時期朝鮮國王的畫像,不難發現他們身穿的服裝與明朝的賜服極為相似,或者乾脆就是明朝所賜的衣服。即便沒有得到賜服,也要儘可能地模仿明朝的服飾,比如李朝太祖李成桂的畫像,除了面容和服裝顏色,幾乎完全照抄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

韓服有多少位“師傅”?

李成桂畫像

國王如此,官宦貴族自然也不肯落後,他們同樣極力效仿明朝所賜衣冠,即便是上流社會的女裝也是如此。在李朝前期,貴族女裝常見有交領、右衽,蝴蝶袖、襖裙,衣服上多有織繡動物紋或寶相花紋,這些都與當時明朝女子的服飾頗為相近。

在今天,一些專事挑撥中韓關係的韓國NGO不願意接受明朝賞賜衣冠的歷史事實。但在幾百年前,他們的祖先非但沒有半點不好意思,反而沾沾自喜,將賜服視作身份、地位的象徵。比如李朝詩人徐居正說朝鮮“衣冠制度,悉同於中國各代之制”,所以是“詩書禮儀之邦,仁義之國”。國王李昖說得更直白,他表示,朝鮮事事效法明朝、學得特別好,所以“以言其父母之於子,則我國孝子也”。

“葫蘆”沒了,如何畫“瓢”?

上述表達,對於當時的朝鮮而言,一點兒都不虧。在傳統的東亞世界秩序中,誰親近中國,誰就佔有更高的地位。朝鮮效仿明朝的服飾,處處學得有模有樣,使其得到了“文物禮制,無異於中華”的稱讚,可謂賺足了面子。

按照這套明朝賜服、朝鮮模仿的模式,顯然朝鮮的服飾就是明朝的翻版。為什麼在文章的一開始,我們否定了這種說法呢?因為朝鮮李朝還在,明朝卻先沒了。

明朝滅亡之前,朝鮮就已經先被清軍征服,被迫與明朝斷絕了官方往來,所以天啟五年是明朝最後一次向朝鮮賜服。朝鮮武力上不敵清朝,但在文化上,他們卻看不起清朝,沒有學習的積極性。清朝則將朝鮮視作“化外之民”,表示“天地無移,冠履不移”,對朝鮮的風俗禮儀不作過問。此後二百多年裡,清朝雖然經常賞賜朝鮮珍貴的服飾面料,但賜服之事卻停止了。

清朝不干涉朝鮮穿什麼,固然是一樁好事。但對朝鮮君臣來說,怎麼穿還真是一個問題。朝鮮在文化上要當“小中華”,當然不能完全效仿清朝衣冠。與此同時,由於清朝強行剃髮易服,就算朝鮮想主動學習,也找不到正經的明朝衣冠了。葫蘆沒了,瓢還怎麼畫?於是,朝鮮服飾的“國俗化”歷程開始了。

必須指出的是,雖然明朝服飾對朝鮮有著巨大的影響,但無論是來自明朝的原版賜服,還是模仿賜服打造的朝鮮服飾,都只可能流行於上流社會。絕大多數朝鮮百姓與明朝衣冠可能並沒有多少交集。在民間,朝鮮百姓一直有基於生產、生活需要的服飾。因此,入清以後,朝鮮推行服飾的“國俗化”,是完全有本土基礎的,並非無源之水。

故此,明朝滅亡後,朝鮮失去了亦步亦趨效仿的服飾,但也因此走上了自立門戶、自成一派的服裝改造道路。

韓服有多少位“師傅”?

韓國古裝劇中表現的傳統服飾

師出多門,各方學習

其實,早在明朝之前,圍繞穿什麼、怎麼穿,朝鮮半島就已經發生過多次變化,不止一次向中國學習。在半島三國時代末期,唐朝的穿衣風格傳入高麗,成為當時貴族男女效仿的模板。元朝征服半島後,高麗王室與蒙古通婚,服裝也改行蒙古式。進入明朝,又全面改為漢制。

毫無疑問,唐制、蒙制、明制都對朝鮮的服飾形態產生過重要影響。作為影響時間最長的老師,明朝衣冠對朝鮮服飾產生的影響最大。在清朝初年,朝鮮服裝基本與明末衣冠無異,當時有朝鮮使臣出使清朝,明朝遺老遺少目睹故國衣冠,不禁潸然淚下。

但在此後的二百多年裡,朝鮮服飾的改動越來越多,“國俗化”不斷推進,與明朝衣冠的相同點也逐漸減少。也正是在這條“自學成才”的路上,出現了頗為另類的服飾,比如半島民間的女性短衣。

事實上,朝鮮雖然持有“華夷嬗變”的看法,不屑於學習清朝,但“事大國”既久,也很難不受影響。對比明、清時期的李朝官服,會發現許多服飾的細節變化明顯受到了清朝官服的影響。比如官袍長度變短、袖子變窄,官帽帽翅的大小也有所調整,由此而言,清朝也算得上韓服形成過程中的“老師”。

今天人們講到韓服的起源,經常會從李朝說起。但就名稱而言,韓服最早只能追溯到1897年成立的大韓帝國。畢竟先要有國名,才能有服飾之名。不過,正如“大韓帝國”的由來一樣,在這個時期,日本人強行對半島輸出影響,服裝改革也少不了。而民間的女性短衣,就是在“日佔時代”,因“有傷風化”被取締了。

而韓服的“師傅們”還不至於以上這些。南北朝鮮分治之後,在服飾方面也出現了差異性。親近西方的韓國又學來了很多東西,比如現代韓服的裙子裡出現了裙撐,上衣出現了馬甲,這些應當是歐風美雨漂洋過海的結果。

韓服有多少位“師傅”?

韓劇《解語花》劇照

僅就服裝而言,相容幷蓄是向前發展的必然途徑,師出多門意味著見得多、學得廣,並不是什麼壞事。同時,單就傳統服飾的生命力而言,韓服直至今日依然在推陳出新,兼具傳統審美與現代實用的功能。這一點也是值得肯定的。只不過,硬要否認歷史,甚至強行顛倒“師徒關係”,這些做法就很無聊且無理了。

|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