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上)

全部的西方哲學史是柏拉圖的註腳,但是,柏拉圖很可能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解。

——坤鵬論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上)

在前面的文章中坤鵬論曾提到,在蘇格拉底死後,柏拉圖追求的第二大哲學偶像是畢達哥拉斯。

在他的哲學中不僅汲取了不少畢達哥拉斯的思想,特別是其核心哲學思想——理型論,基本可以認為是建立在畢達哥拉斯的思想之上的。

另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柏拉圖一直有著強烈的政治情愫,而畢達哥拉斯不僅有著政治實踐的成功,其學派後人的城邦管理也讓柏拉圖豔羨不已。

按照對柏拉圖著作的分類,我們將要開始學習他的過渡時期著作,它們主要是柏拉圖從義大利歸來後寫成的,其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到他深受畢達哥拉斯思想的影響。

不過,這時的柏拉圖還沒有達到他思想的巔峰。

為了更準確地理解柏拉圖以及他的哲學,我們先來一起對畢達哥拉斯有個比較詳細的瞭解。

——坤鵬論

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這樣評論畢達哥拉斯:

“歷史上有最有趣和最令人困惑的人物之一。”

“傳說太多是一方面,還有他那怪異的理論。他建立了一個宗教,教義主要是靈魂的輪迴和吃豆子有罪。他的教徒成立宗教團體,並最終取得了一些地區的統治權。但是最後遭到人民反叛的原因是人民渴望吃豆子。”

“可以用一個簡短的比喻來形容他,那就是他是愛因斯坦和埃迪夫人(基督教科學派創始人)的混合體。”

“萬物皆數”的字面意思“是不符合邏輯的”,完全是胡說八道的話,但是“它的意義則完全不是胡說八道。”

而且羅素也總結指出:

“我不知道是否還有其他人像他一樣在思想領域裡如此有影響力,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一些思想看起來像是柏拉圖式的,但是經過分析,卻發現本質上是畢達哥拉斯式的。依靠思維而不是感覺所揭示的關於這個永恆世界的整體觀念,正源自於他。但對他來說,基督教徒不會把基督看作聖經;神學家也不會尋找上帝和不朽的邏輯上的證明。”

最後,羅素鄭重地寫道:

“他對人類思想界的影響很少有人能與之媲美。”

“畢達哥拉斯儘管年代久遠,但是他的影響卻是是哲學家中最大的。”

因此,有人認為,畢達哥拉斯才是真正的西方哲學之父。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上)

一、羅素對他的評價

畢達哥拉斯像蘇格拉底一樣,除了身後的一串腳印什麼也沒有留下,沒有任何著作。

有些人甚至對他的存在都抱有爭議,並指出其名字——畢達哥拉斯(phthia+agoreuein)的字面意義就是德爾斐阿波羅神廟的神諭。

但是,誰也無法否認的是,對於他,也有許多實際的詳細記錄。

西方哲學的史學家普遍認為,希臘科學,特別是數學,其創始者的榮耀應該加在畢達哥拉斯的頭上。

他出生在薩摩斯島,生活於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00年之間,是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

同時,他也是一位政治家。

薩摩斯島屬於小亞細亞的愛奧尼亞。

而愛奧尼亞就是希臘以及西方世界科學和哲學的發源地。

畢達哥拉斯的時代希臘城邦開始出現了貧富分化,人們開始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社會改革。

畢達哥拉斯與好友伯裡克里特共同開始了城邦的社會改革,對於貧富不均這個社會問題,最好的方式可能就是財富由多數者支配的形式。

改革的嘗試獲得了成功,但是,在改革過程中,伯裡克里特卻逐漸變成了僭主,在薩摩斯島實施獨裁統治。

畢達哥拉斯對此進行批判,並離開了家鄉。

他是古代非常著名的旅行家,曾經遍遊埃及、波斯、中亞、高盧和印度,掌握了眾多領域的學問,成為一個有影響的學者。

60歲時,他定居於南義大利的克羅敦(今天位於義大利南部的克羅託內),並創立了一個宗教修會。

這個類似教會的團體宣揚不死的神秘教義和進行反對民主制的政治活動。

畢達哥拉斯創立了一系列的隱秘儀式,在信徒中強化清修概念。

比如:財物共享、靜默中凝視自己的靈魂、每晚都要捫心自問、保持清潔、禁止食用肉、蛋,不虐殺沒有侵犯人的動物,要求樸素、謙虛等。

在這些眾多教規中,被後來的哲學家所嘲諷的還有:

禁食豆子;

不要碰白色的公雞;

不要讓燕子在你的屋簷下生活;

不要用鐵玩火;

不要吃動物的心臟;

不要撿落下來的東西;

當把壺從火上拿下來的時候,不要把壺的印跡留在火的灰燼上,而要把它抹掉;

……

按規定,在嚴格保密的條件下,信徒需經過五年的學習才能畢業。

除音樂、體操和醫療知識外,信徒還要學習科學知識並進行研究。

畢達哥拉斯的威信是至高無上的,教派裡所有科學發現都歸功於他,他隨便說的一句話都被認為是絕對正確的真理。

“畢達哥拉斯,他說了這些話”,這是信徒在尋找智慧的過程中唯一需要知道的事情。

據公元三世紀新柏拉圖學派中的敘利亞學派的揚布里柯所述,低階信徒不允許和畢達哥拉斯見面,只能在紗簾後面與他交談。

只有少數幾個非常勤奮的學生,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後,才允許和他交談甚至提出問題。

有野史揭露說,畢達哥拉斯曾多次利用神諭宣佈他將應神的要求下到地獄,然後便會消失很長時間。

其實他只是躲到了剛到義大利時就蓋好的一個地下秘密住所裡,他的母親負責記下在城邦中發生的重要事件,並交給他,這樣就能保證畢達哥拉斯”從地獄回來後“,可以一週一週地背誦出當地曾經發生過的大事。

正是由於有著一系列嚴格教規限制,該教派變成了一個對外極其封閉並嚴守內部秘密的組織,變成了一個國中之國。

據傳說,畢達哥拉斯是按我們今天通行的理解運用“哲學”一詞的第一人。

如果按當時慣用的方式稱自己是一位sophos(即智者),在他看起來好像過於狂妄,於是,他自稱是一個philosophos,也就是一個愛智慧的人。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上)

二、畢達哥拉斯的生平

畢達哥拉斯的理念帶有一種濃厚的宗教神秘色彩。

其中最具代表是輪迴轉生觀念。

它與東方思想,特別是印度的靈魂轉世的觀念有一定的思想淵源。

依照這個觀念,畢達哥拉斯認為,魂靈原本是如神一般的不死的存在,但如果因為無知而玷汙了自己,為了償還罪孽,那麼魂靈就將被埋葬在肉體這個墳墓中。

因此,我們稱之為生的人間生活,其實只是魂靈的死亡。

包括人的肉體在內的所有肉體,不過是魂靈在世上寄託的地方。

而畢達哥拉斯禁止傷害動物,則是因為他認為人的靈魂困於其中。

世俗的存在是為了忍受轉世前的痛苦。

如果不能讓神的本性甦醒復生,我們將永遠停留在輪迴轉生的迴圈之中。

要想擺脫這個迴圈,魂靈只有求助於智慧。

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哲學,就是脫離輪迴轉生這一迴圈的一種辦法。

畢達哥拉斯教義認為,最好的淨化靈魂的方式是獻身無慾無求的科學事業,當一名旁觀者和觀察者。

他曾將人生比作運動會,並認為在那裡觀眾、旁觀者比場上的運動員更好、更重要。

擴大到國家,他認為真正重要的不是政治家,而是大眾。

這個認識與當時的社會有關,古希臘的哲學家因為沉思和當旁觀者而獲得認可,以思考為榮,不崇尚勞動。

儘管沒有證據證明畢達哥拉斯借鑑了印度哲學,但是,從他創立的教規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人生倫理帶有類似印度哲學的特點:要求自律、知足、節慾、不吃肉等。

另外,在他的時代,倡導輪迴轉生的還有俄耳甫斯教,當時它已經在整個希臘流行。

這個宗教讓人們相信,只要入教、禁肉食、並積德行善,來世就會擺脫煩惱,獲得幸福生活。

而在那個時候,義大利地區的人們相當信俄耳甫斯教。

“與相信極其現世合理人生觀的愛奧尼亞人恰恰相反,這些西方人是以思想呈宗教型、相信預言和奇蹟而聞名。在這一點上,他們與希伯來人很相似。”喬治·湯姆森在他的《最初的哲學家們》中這樣寫道。

由此,我們也就可以理解了,為什麼畢達哥拉斯的教派可以在南義大利深深紮根的原因了。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上)

三、輪迴轉生

小知識:

又譯為奧爾弗斯教。

該教出現在公元前8~7世紀的古希臘,是一個以俄耳甫斯(奧爾弗斯)命名的秘傳宗教派別,集詩歌和宗教教義與宗教生活實踐為一體。

根據古希臘神話傳說描述,俄耳甫斯的父親便是光明、畜牧、音樂之神阿波羅,母親是司管文藝的繆斯女神卡利俄帕。

俄耳甫斯生來便具有非凡的藝術才能,並憑著音樂天賦,在英雄的隊伍裡建立了卓越功績。

俄耳甫斯教相信靈魂輪迴,認為按照人在世上的生活方式,靈魂可以得到永恆的福祉或遭受永恆的痛苦。

現世生活就是痛苦與無聊,人被束縛在永無休止的生死迴圈的輪子上。

他們的目的是要達到“純潔”。

他們認為,人,部分屬於天,部分屬於地。

而真正的生活是屬於天的。

生活越“純潔”,人,屬於天的部分就越多,屬於地的部分就越少,最後達到與天合一的境界。

不過,與俄耳甫斯教不同的是,畢達哥拉斯的教派本質上是一種政治性運動。

所以,在克羅敦那裡,他們從事貨幣鑄造,建立與新型工商階級的聯絡,參與城邦政治。

湯姆森寫道:“在克羅敦,畢達哥拉斯學派不僅向大家認同的思想和傳統挑戰,並且從土地貴族那裡奪回權力,用於促進商品生產的發展。”

其結果使得克羅敦成為南義大利最具實力的城邦。

而這些意味著畢達哥拉斯要在這裡重新進行過去遭受失敗的社會改革。

從其實踐的做法我們看出,他從家鄉薩摩斯島的社會改革經歷中得出以下兩個教訓:

第一,不能將改革完全寄託於大眾的自由意志,那樣做的結果,會導致壓制大眾自由的獨裁製;

第二,改革的領導者必須是能夠超越“肉體”(感性)束縛的“哲學家”,否則,領袖只會成為一個獨裁者。

他的目標是,實現所有教派成員在經濟上平等和男女平等的共產主義式社會。

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其教派中只有平等,卻沒有自由。

當然,通常人所說的自由,也不是真正的自由,只是一種被感性(肉體)支配的狀態,真正的自由不是在與他人的關係那裡,而是透過每一個人將靈魂從肉體牢獄中解放出來而實現的。

也因為平等的理念,後來畢達哥拉斯教派與國家之間產生了矛盾,最終被鎮壓,其集會場所被燒燬,不得不分散到各地,以秘密結社的形式繼續存在。

總結下來,畢達哥拉斯建立的教派,初心就是建立一個不為感性所左右的理想社會,即教會組織,他的目的是以觀念異化的形式,這個想法到了柏拉圖那裡被歸結為“哲學家=王”的思想。

羅素在他的《西方哲學史》中給了畢達哥拉斯教派極高評價:

“畢達哥拉斯開啟了神學與數學的結合,對宗教和哲學的影響一直持續到近代。畢達哥拉斯之前的俄耳甫斯教義與東方宗教的神秘主義無異,但是數學與神學結合後,使得西方宗教帶有了明顯的理性。畢達哥拉斯使得東西方的宗教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坤鵬論:柏拉圖更像是畢達哥拉斯的註腳(上)

什麼是俄耳甫斯教?

畢達哥拉斯將知與非知嚴格地區別開來。

他認為,依靠感覺的知,即非知;真正的知一定超越感覺。

這個主張被認為是二重世界觀,即存在著理性與感性、知與非知、真理與假象這樣的兩個世界。

畢達哥拉斯被認為是西方哲學史中最早主張二重世界的人。

當然,這樣的觀點在當時也不算新鮮。

在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等大文明那裡,類似觀念已經壟斷了人們的思想。

同樣,柏拉圖也繼承了二重世界觀,並形成了其哲學思想的核心骨架——理型論。

那麼,我們可以說,柏拉圖的政治思想核心裡,存在著畢達哥拉斯的認識論。

接下來,坤鵬論會繼續介紹畢達哥拉斯的二重世界論是如何推匯出來的,它背後的核心支撐就是“萬物皆數”。

四、知與非知

請您關注本百家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是包括百度百家、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