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人工”並將水進行有效迴圈利用 冬奧會,好雪這樣造

“滑雪賽道上的雪況非常完美。這裡的場館、賽道、雪,可以說是我們滑雪運動員的天堂。”在體驗了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的賽道後,國際雪聯高山滑雪委員會主席伯恩哈德·魯西感嘆道。

眼下,冬奧會雪上專案正在進行中,這些專案中無可避免地要使用到人工造雪技術。人工造雪和天然雪有什麼區別?如何科學使用人工造雪技術?

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山地執行經理魏慶華告訴記者,由於現在冬奧會賽場對雪質雪量的要求較高,人工造雪是非常必要的手段。包括對一般經營性的雪場,可以在沒有充足天然降雪的情況下,透過人工手段對雪質雪量進行調控,讓雪場能夠提早開放。

“對奧運會而言,不同的賽道、不同的賽場對雪質雪量有不同的要求。比如古楊樹場館群,越野滑雪場、冬季兩項滑雪場和跳臺滑雪場,對雪質雪量的要求都是不同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造雪。”魏慶華說。

高山滑雪的雪道需要在自然雪的基礎上再加蓋一層人工雪,以達到比賽要求的硬度。人工造雪會使賽道上的雪比較緊緻,運動員在上面可以更好地滑行。那是不是自然雪就沒用了?事實上並不是,因為在造雪前,如果自然雪多的話,就可以少造一些。不過,當人工造雪完成後,就不希望有自然雪了,因為完全的自然雪是不適合高強度比賽的。

如何儲存雪也是當前世界各國發展冰雪產業面臨的一個共性問題。伯恩哈德·魯西介紹,歐洲近年來的做法是在春天的時候,把雪儘可能地堆到一起,然後覆蓋起來,這樣可以把上一個雪季30%至50%的雪保留下來。在下一個雪季到來的時候,就可以使用儲存下來的雪,儘早開始新的雪季。

中國在儲存雪的方面也有一些積極的實踐。比如,河北承德冬季專案訓練基地,就把冬季製作的冰雪用於非雪季的使用,保障場館全年都能進行滑雪訓練。

關於水的迴圈利用,魏慶華說,現在的造雪技術是簡單的由水到雪的物理過程,由水製成雪,雪消融後又變成水,再把水回收到雪場的蓄水池裡。在古楊樹場館群,大蓄水池有20萬噸,還有5個景觀湖共5萬噸,把這些融雪水蓄積起來,不僅可以供雪場重複使用,也可以在沒有雪的季節用作綠化、景觀、下游農業生產灌溉等。

“我們還設定了淨化池,只有好的水質才能保證好的雪質。我在多個雪場工作了30多年,包括雲頂和萬龍滑雪場,這些雪場都是將水進行有效迴圈利用,既服務於雪場,又服務於雪場周邊的其他業態。蓄水設施成為公共設施,有利於周邊其他業態的發展。”魏慶華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常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