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2021年5月10日以來,巴勒斯坦與以色列爆發了7年來最激烈的一次衝突,目前已造成雙方上千人的死傷,其中死傷者中絕大多數都是巴勒斯坦人。

關於這次衝突的基本情況,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了,巴勒斯坦哈馬斯武裝的戰術基本就是火箭彈襲城戰,而以色列一方面透過鐵穹系統攔截這些火箭彈,另一方面則出動大量戰機,對上千個“目標”進行毀滅性的精準打擊。

這些情況大家基本都瞭解,不過就網路上存在的一種誤解,我們有必要再分析一下。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比如有些朋友認為,哈馬斯武裝的火箭彈製造成本低廉,數百美元到數千美元即可製造一枚;而以色列的鐵穹攔截彈價格高達數萬,甚至十數萬美元一枚。

那麼簡單計算的話,以色列的攔截成本是遠高於哈馬斯武裝火箭彈發射成本的,長此以往,這種火箭彈戰術也能“拖死”“耗死”以色列。

其實這種看法乍一看有道理,但其實是說不通的。

因為哈馬斯武裝的軍力、財力,跟以色列完全不在同一檔次上,二者所能夠承受的資金及軍事資源消耗的程度,亦是完全不同的。

就像我們之前曾舉過的例子,對於一個有十塊錢的人而言,花掉一塊錢就是其十分之一的財富;而對於一個身家百萬的人來說,即便丟掉一萬塊,也只是其百分之一的家產而已。

兩個人一塊對一萬地消耗,前者10塊錢全部花光了,後者還剩90萬,照樣還有90%的財富,你說誰能耗過誰呢?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紅框處的加沙地帶僅是個彈丸之地

在真實世界中,巴勒斯坦全國的GDP在2018年大約有150億美元,其中哈馬斯掌控的加沙地帶在經濟發展水平上還要遠低於約旦河西岸地區。

以聯合國的統計來說,由於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長期封鎖,自2007年到2018年,加沙地帶經濟增長緩慢,在巴勒斯坦經濟中的比重從31%下降到2018年的18%,人均GDP縮水27%,失業率增加49%。

也就是說在2018年,哈馬斯控制的加沙地區GDP總量不及30億美元。

儘管哈馬斯武裝搞錢的能力很強,每年也能從海外得到大量的國際或私人援助,但其財力和可投入到軍事領域的資源跟以色列比,那可真是天壤之別。

以2018年的情況為例,以色列GDP將近3700億美元,是巴勒斯坦經濟總量的20多倍,是加沙地帶經濟總量的100多倍。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而在軍費投入上,2018年以色列的軍費是159億美元,約為GDP總量的4。3%,在世界上居於較高水平。有意思的是,這個軍費比當年巴勒斯坦的GDP總量還要高,更是加沙地帶GDP的5倍多。

另外需要強調的是,以色列除了本國的軍費投入外,還能得到大量來自美國的軍事援助。

1949年到1965年,美國向以色列提供各種援助10。71億美元,其中96%為經濟援助,從1966年開始,美國對以援助大增,且逐步轉為以軍援為主。

據統計,1966年到1996年,美國對以援助總額達666。6億美元,其中軍事援助總額將近400億美元。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自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中期,美國對以軍援基本都在10到15億美元之間,個別年份達到了40億美元。

198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中期,美國對以軍援基本維持在18億美元。

自1998年開始,在以色列的要求下,美國削減對以經濟援助,但逐步增加軍事援助。原本是以18億美元軍援為基準,每年增加6000萬美元,但在2000年為例外,這一年以色列得到了額外的12億美元軍援。

因此,基本上到2000年代初,美國對以軍援已經達到了每年20多億美元。

2007年時,美以之間達成協議,美國將在2009年到2018年的10年間,向以色列提供3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平均每年的軍事援助總額是30億美元。

2016年,美國和以色列又簽署協議,在2019年到2028年的新10年內,向以色列提供38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平均每年的軍事援助為38億美元,其中包括33億美元的常規軍事援助和5億美元的導彈防禦專案資金。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也就是說,以色列僅僅是從美國得到的軍事援助,現在每年就有38億美元。光是這個數字,就比哈馬斯所佔領的加沙地帶的GDP總量還要多上了一小半。

我們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以色列的鐵穹攔截彈的成本是10萬美元一枚(其實不一定有這麼高),那麼僅靠美國每年對以色列的軍援就可以買38000枚攔截彈。

而哈馬斯一共有多少火箭彈呢?根據現在的估計,哈馬斯手中大概有14000枚火箭彈(有明顯高估)。

我們且不說這其中有的還不是成品彈,也不說目前已經消耗和被以軍打掉的那一部分,就算哈馬斯手中現在還有這14000枚火箭彈,它能拖垮以色列嗎?

很顯然,並不能——僅僅是美國對以色列的軍援,就足以採購38000枚攔截彈了,更別說以色列自己還有100多億美元的軍費。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分析的話,其實哈馬斯的火箭彈對以色列的消耗就更少了。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首先,上述14000枚火箭彈是比較高估的數字,哈馬斯手中隨時能用的火箭彈絕對沒有這麼多。我們可以從最近衝突中哈馬斯武裝火箭彈的發射密度,來進行一個簡單判斷。

這一輪巴以衝突是從5月10日晚開始的,到現在為止也就是一週多點的時間。

自5月10日晚到11日晨,哈馬斯一共對以色列發射了約150枚火箭彈(攔截數十枚);

到5月12日早間,哈馬斯對以色列發射火箭彈的數量增加到了600多枚(攔截約200枚);當天晚些時候,以色列修正資料稱,哈馬斯發射的火箭彈總數是1000多枚;

到5月13日早間,這一數字增加到了1500枚(數百枚被攔截),稍晚時,以色列稱已遭到1600多枚火箭彈襲擊(約400枚落在加沙,攔截數百枚);

到5月14日,以色列統計哈馬斯發射火箭彈數量增至1800枚(約430枚落在加沙);

到5月15日,以色列統計哈馬斯發射火箭彈總數上升到了2300多枚,其中近1000枚被攔截;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5月16日,以色列統計哈馬斯武裝發射的火箭彈數量達到了2900多枚,其中1150枚被攔截;

到5月17日早間,以色列稱遭到的火箭彈攻擊已經達到了約3100枚,其中晚上遭到的火箭彈襲擊為60枚;

到5月18日,以色列統計到的火箭彈已經達到了3350枚,其中晚上遭到的火箭彈襲擊為90枚;

到5月19日早間,以色列稱一共遭到了將近3700枚火箭彈的攻擊。

我們以單日為標準(中午12時到次日12時為一天),大體對比下哈馬斯火箭彈的發射密度:

第一天150枚,第二天1000多枚,第三天1500枚,第四天1800枚,第五天2300枚,第六天2900枚,第七天3100枚,第八天3350枚,第九天近3700枚。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其中的差值分別是近1000枚,400多枚,300枚,500枚,600枚,200枚,250枚,300多枚。

由此不難發現,哈馬斯武裝在反擊以色列時的初期,火箭彈發射密度是最高的;隨後一度降低,中期又有一個小高潮;而最近則陷入低谷。

這個情況可能說明兩個問題:

第一:哈馬斯武裝的火箭彈成品彈未必有外界所估計得那麼多;第二:在以色列軍隊的打擊下,哈馬斯武裝的指揮系統、火箭彈儲備和操作人員遭到了重大損失。

因此,即便接下來雙方衝突繼續下去,哈馬斯武裝的火箭彈也不會打出單日超過1000枚的記錄來,很可能是越來越少,越來越弱的。

就這個情況,很明顯是哈馬斯自己消耗不起,而不是以色列的鐵穹被消耗垮了。

接下來我們再進一步談一些細節問題。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哈馬斯武裝手中的火箭彈,並非自己獨立所能製造的,而是在域外勢力支援下,突破以色列的種種封鎖和打擊後,才能造出來的。也就是說,其產能或者說是儲量是有限的。

而以色列是個軍工強國,它的彈藥生產並不會受到更多制約,因此單單說二者比拼產能,哈馬斯也處於下風(後者的火箭彈的製造成本更低,但其能造出的難度卻不小)。

另外,哈馬斯武裝現在手中有一部分中等效能的遠端火箭彈,但以其火箭彈的主體來看,還是卡桑火箭彈的水平。

這就使得其手中火箭彈的總體效能很差,很大一部分火箭彈甚至未能飛出加沙地帶,而飛抵以色列的火箭彈又有很大一部分落到了空地上。

透過以色列的攔截記錄,鐵穹系統大約只需攔截40%左右的火箭彈即可,換句話說哈馬斯的火箭彈絕大多數都是當煙花去打了。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由於鐵穹系統攔截這樣效能的火箭彈並沒有特別大壓力,因此絕大多數火箭彈都會被攔截,攔截成功率可達90%。也就是說,哈馬斯發射的火箭彈中,每發射100枚,只有40枚真正有威脅,而這其中又會有36枚被攔截掉,真正落到目標頭上的只有4枚,而這4枚彈藥還未必能造成多大損失。

這就相當於,哈馬斯武裝紅紅火火地發射了3000多枚火箭彈,其實真正打中的只有100多枚。以色列不可能因為被100多枚火箭彈炸中了,就遭到慘重損失,更不會因為實際攔截了1000多枚火箭彈,就承擔不起這個消耗。

因為實戰中,鐵穹攔截彈經常是一對一攔截的,到目前為止以色列總共也沒消耗比火箭彈更多的攔截彈。我們高估下,假如打了2000枚攔截彈,即便以10萬美元的高估單價而計,也不過是2億美元而已,以色列不會因為這點錢就打不起了。

更何況說,鐵穹攔截彈實際還未必打這麼多,價格也未必有10萬美元那麼多。

而打到這個程度上,哈馬斯武裝已經沒了餘力,以色列卻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照樣在狂轟濫炸。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所以,單純就武器系統來說,鐵穹確實是一款有效的裝備,它能夠以以色列可以承受的成本,提供較高的安全保障,這一份保障其實是有限的金錢所無法衡量的,因為它保護了更多的有價值目標,並確保以色列社會的總體穩定。

否則,即便哈馬斯武裝的火箭彈再差,也有40%具有實際威脅,這也是能讓以色列人喝一壺的了。可有了鐵穹系統,哈馬斯的火箭彈基本是不造成多大威脅的,這個意義就比較大了。

所以,哈馬斯跟以色列這種地區軍事強國相抗衡,而後者還能得到世界第一軍事強國的傾力支援,即便是火箭彈無差別攻擊,也是沒多大效果的。

我們沒必要因為反對以色列的侵略行為,就以主觀意識來否定實際有效的一款武器,這是不合適的。

當然這樣的戰果對比,其實對巴勒斯坦人來說是很絕望的,因為在哈馬斯火箭彈打擊基本無效的背後,則是以色列狂轟濫炸之下,大量巴勒斯坦人的死傷。

3700枚火箭彈來襲,真的能“耗死”以色列嗎?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是侵略和屠殺,以色列在事實上幹出來的是與當年納粹對猶太人那樣相似的惡劣行徑。只不過在世界輿論的支配下,很多人不知道巴以衝突的來龍去脈,甚至以為以色列人是一直被欺負的群體。

尤其在有些人看來,哈馬斯打些基本無效的火箭彈就是罪不可赦,而對以色列的大肆屠殺卻是振振有詞,理所應當——這顯然是不應該的。

其實有一位網友說得很有道理,不能對被侵略者採用何種反擊方式有過多的苛責,因為相較於侵略者的手段來說,被侵略的一方不管採用何種方式,自己的損失都是遠大於對方的。

這樣的經歷,我們在歷史上曾經遇到過,而在現實世界中,我們也是親眼所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