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一個瘋子的自我救贖,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一個人如果遵照他的內心去活著,他要麼成為一個瘋子,要麼成為一個傳奇。”

大家好,我是

@李也春風

,今天與您分享的是英國著名作家毛姆的小說《月亮和六便士》。

毛姆被譽為是"最會講故事的天才作家",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毛姆以一個“旁觀者”的視角,講述了證券經紀人思特里克蘭德拋妻棄子追求夢想的故事。

小說主人公思特里克蘭德在世人眼中就個不折不扣的“瘋子”,然而當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時候,他卻用自己的方式活出了一段傳奇,讓世人刮目相看。

思特里克蘭德的原型就是法國印象派大師高更,在學畫畫前,高更同樣也當過經紀人,歷經了多年的坎坷與貧困,最後流落到塔西提島上完成了自己的夢想。

不同的是,

毛姆筆下的思特里克蘭德性格更加怪異,更加瘋狂,使得這個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而這大概就是虛構小說比紀實傳記更具可讀性的原因。

好書常讀常新,現在就讓我們循著主人公的腳步,一起去感受一百年前的那場“英雄主義般”的傳奇之旅吧!

《月亮和六便士》:一個瘋子的自我救贖,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毛姆

人不能因為害怕失去,就不去嘗試擁有!

小說主人公名叫查理斯·斯特里克蘭德,他是倫敦證券行的經紀人,有著體面的工作,穩定的社會地位,還有一個令世人羨慕的四口之家。

上天似乎把所有的眷顧都給了這個普通男人,“人生贏家”的稱號他當之無愧。

然而,就在斯特里克蘭德四十歲這年,他突然給妻子留了一封信後就離家出走了,信上寫著:“我不回來了,我的決定不會更改了。”

一個

衣食無憂的中年男人突然拋妻棄子離家出走,家人朋友都斷言他是跟情人私奔了,很快這件事就傳得沸沸揚揚,幾乎都是對他的冷嘲熱諷。

然而,真相卻讓人大感意外!

斯特里克蘭德的離家出走,不是為了女人,更不是為了巴黎的燈紅酒綠,他是去追尋小時候的夢想,那就是當個畫家。

一個毫無繪畫基礎的人,僅憑著對藝術創作的滿腔熱情,放棄已經擁有的事業家庭和身份地位,跑去追求什麼“夢想”,這樣的人在世俗眼中大概就是“瘋子”吧?

然而,面對家人和朋友的不理解以及外人的指指點點和冷嘲熱諷,思特里克蘭德還是堅持自己的初衷,沒有回頭。

在生活中,我們有些人總是“好為人師”,就像是站在馬路邊的路牌,給迷茫的人指路,而我們自己卻去不了想去的地方!

其實,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不被理解,不一定是你在某些方面太出格,很可能是,你在某一方面太出色!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失去,就選擇了放棄去爭取。但我們經常忘記了,人想要擁有從來都沒有的東西,就必須做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

《月亮和六便士》:一個瘋子的自我救贖,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人生才不會迷茫!

初到巴黎時,思特里克蘭德寄居在一家廉價小旅館裡,每天忍飢挨餓,僅剩的幾個錢都被他用來買畫筆和顏料了。

當所有人都覺得這位新人畫家的作品“陳腐不堪、花裡胡哨”的時候,有一個叫施特略夫的人慧眼識珠,他看出了思特里克蘭德身上與眾不同的藝術天賦。

施特略夫本身是個三流畫家,雖然天分一般,但他的作品很能賣錢,生活優渥。施特略夫收留了窮困潦倒的思特里克蘭德,讓他可以安心創作。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思特里克蘭德卻偷偷地與施特略夫太太擦出了愛的火花,施特略夫太太甚至還要跟思特里克蘭德私奔。

照常理來說,施特略夫肯定恨死了這對男女,但他卻選擇默默離開,因為他太愛自己的妻子了,不忍心看她跟著那個男人出去吃苦。

然而,施特略夫的成全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因為思特里克蘭德就是個“瘋子”,他在一次爭吵後就離開了,然後女人就自殺了。

思特里克蘭德恩將仇報,勾引“伯樂”的妻子,一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就因為他的介入分崩離析了。

思特里克蘭德說:“我不需要愛情。我沒有時間談戀愛。這是人性的一個弱點。我是一個男人,有時候我需要一個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慾得到了滿足,我就準備做別的事。”

毫無疑問,思特里克蘭德是一個自私的男人,但儘管如此,就像毛姆在小說裡寫的:“他是一個惹人嫌的人,但我還是認為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周國平說:“人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一是應該要什麼,人生中什麼重要,真正值得爭取。這是正確的價值觀。二是能夠要什麼,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在哪裡,做什麼事最適合自己。這是準確的自我認識,有這兩條,內心就會寧靜。相反,不知道要什麼,東抓西抓到頭來仍不滿意,因為根本不知道什麼能讓自己滿意。”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能做什麼,才能一如既往地朝著這麼方向去努力,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最後做什麼都一事無成!

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

離開巴黎後,思特里克蘭德先是在馬賽的一家收容所裡住了好幾個月,後來,他又輾轉多地,流落到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那裡被稱為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

剛到島上時,思特里克蘭德為一個猶太商人畫畫養活自己,等賺夠了油彩和畫布錢的時候,他立刻就辭職不幹了,還跑去與世隔絕的荒林裡。

這之後,思特里克蘭德與土著女孩愛塔一起生活,他們的生活簡單又淳樸,思特里克蘭德終於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

然而,好日子才過了三年,思特里克蘭德就得了麻風病,後來的幾年他都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堅持創作,初心不改。

在雙目失明前,思特里克蘭德完成了一幅幅驚世鉅著,包括一副展現荒林裡伊甸園般奇妙和神秘的生活的巨大壁畫。

令人驚愕的是,在臨死前,思特里克蘭德囑咐愛塔一把火將屋子燒掉,很多作品以及那副巨型壁畫都在大火中付之一炬。

《月亮和六便士》:一個瘋子的自我救贖,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思特里克蘭德死後,他的作品才得到了全世界的認可,他也終於實現了小時候的夢想,成了名副其實的大畫家。

在生活中,我們永遠不要去羨慕別人的生活,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快樂富足;也永遠不要去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孤獨無助。

餘華在小說《活著》中說:“每個人的生活是屬於自己的感受,不是屬於別人的看法”。

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我心中的苦與樂。

只要自己覺得幸福就行,用不著向別人證明什麼!

《月亮和六便士》:一個瘋子的自我救贖,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餘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是不是一種奢侈?

馬爾克斯曾在他的自傳中說過,大學三年級的時候,他告訴母親,他不會按照家裡的安排讀完法律系然後當個律師,

“這輩子我只想當作家,也一定能當上。”

輟學後,馬爾克斯先是當了新聞記者,後來發現新聞工作佔據了自己太多寫作的時間,於是便辭了職在家專職寫作。

然而,寫作投稿賺的錢遠遠不夠養家餬口,為了生活,馬爾克斯到處借錢,債臺高築,但這些都沒有打垮他,反而讓他堅定了追求夢想的腳步。

古人云“痴人說夢”,只有痴人才有說夢的資格。成功有很多因素,執著就是其中之一,追夢路上更加如此。

後來,馬爾克斯寫出了《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等曠世鉅著,他還憑藉《百年孤獨》登上了諾貝爾文學的領獎臺,而且是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獲獎者”。

在馬爾克斯老年的回憶錄裡,他說:“如今,我已七十五歲出頭。我知道,那是我作家生涯,即我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決定。”

《月亮和六便士》:一個瘋子的自我救贖,教會年輕人三件事

結語:

三毛曾說:

“一個人至少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強。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到哪裡都是在流浪。”

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思特里克蘭德四十歲了,有妻有兒女,還有穩定且收入頗豐的工作,這個時候如何權衡現實與夢想,卻是橫梗在每一箇中年人心中的難題。

正如楊瀾曾說的:

“在塔西提島,我想起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一個問題擺在那裡,當一個人擁有了六便士,他是想要另外一個六便士,還是想要仰望一下月亮呢?”

幸運的是,我們正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帶給我們更多的可能性。比如自媒體的興起,讓你我這樣的普通人也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在八小時以外做些自己喜歡的事。

我們也處在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這個時代有太多的誘惑,如何抵住誘惑,守住初心,這也是我們要面臨的抉擇。

最後我想說,

夢想不僅在於實現,也在於從追逐的過程中找到激情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