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報不準?說說“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

經常有人說“天氣預報報的不準啊!報那麼高我卻覺得冷”或者“報那麼低我卻覺得熱”,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是天氣預報報的不準嗎?咱們今天就來說說什麼是“預報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二者之間為什麼有時會有那麼大的差別。

天氣預報報不準?說說“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

預報溫度:氣象學上把

表示空氣冷熱程度的物理量

稱為空氣溫度,簡稱氣溫。天氣預報中播報的氣溫是在氣象觀測場離地1。5米高的百葉箱中的溫度表中測得的。

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覺到的環境溫度高低,學術上稱為

“熱壓力指數”

,一般受溫度、溼度、風和太陽輻射等因素的影響。

天氣預報報不準?說說“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

首先來看溼度。

舉個例子:為什麼南方冬天感覺比北方更冷?這就是“溼度”在作祟。實際上,起保溫作用的並非衣物本身,而是衣物纖維間的空氣。保暖性好的衣物會鎖住空氣,減緩纖維間的熱空氣和外界的冷空氣間的交換。當衣服或人體潮溼時,水

一方面

會把衣服上的暖空氣層排擠掉使其失去保溫作用,

另一方面

水汽的蒸發作用會帶走更多的熱量,因此人會感覺到比實際要冷。這就是人們所說的

“水寒效應”

。水的導熱係數是0。58(單位w/m·k;瓦/米·度),而靜止幹空氣的導熱係數只有0。02,所以當身體潮溼時,散熱速度是乾燥時的29倍。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在溫度相同的情況下,溼度越大越覺得冷。

再來說說風,

為什麼風越大越覺得冷?與水寒效應是一家的

“風寒效應”

,人的體溫一般為36℃~37℃,通常高於環境氣溫,在無風或微風情況下,人體周圍的空氣分子交換很弱,這就在人體和大自然空氣之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過渡層。由於空氣是熱的不良導體,過渡層就在人體表面起到了保溫作用。可是當空氣流動很快的時候,人體周圍的空氣保溫層便不斷地被新來的冷空氣所代替,並把熱量帶走。這就是為什麼在氣溫相同的條件下,風越大越覺得冷的原因。

天氣預報報不準?說說“預報溫度”和“體感溫度”

再來說說太陽輻射:

北方的夏季午後,太陽地和陰涼地,哪怕只有一步之遙,氣溫都可能有幾度只差,非常明顯。這就是太陽輻射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日照強度越大、時間越長,人們越感覺熱,所以炎熱的夏季大家都會給自己的愛車找一塊陰涼地。除了上述幾個因素外,影響體感溫度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植被覆蓋率、身體狀況、心情狀態等。所以說體感溫度是一個主觀的、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結果,很多時候不能簡單地用自己的體感感覺來判斷天氣預報是否準確哦(文章來源:2020年內蒙古氣象局 科普徵文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