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黑風暴》:當光明與黑暗在較量

作者:葉 子

涉案類刑偵劇《掃黑風暴》開播以來廣受好評。該劇最大的看點是融入了多樁震驚全國的重大涉黑刑事案件,如雲南孫小果案、湖南操場埋屍案、海南黃鴻發案等,並且涉及了許多近年來廣受關注的社會問題,如裸貸、校園貸、菜霸等。無論從內容的真實度,還是呈現的力度來看,這部劇都堪稱“硬核”。

隨著劇情層層展開,黑惡勢力核心逐漸浮現。該劇以逼真的敘事,讓觀眾對現存的社會痼疾有了如紀錄片般的感觸,同時,也激發公眾站在社會一分子的立場上,反思政府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工作的意義。

《掃黑風暴》:當光明與黑暗在較量

“為什麼要掃黑除惡?得把這事說明白了!”

劇中,被陷害的李成陽十年來都揹負著心靈枷鎖。心理上,他無法接受自己和師父被栽贓陷害;行動上,他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這種長期的身心困境,讓他和其他參與清除黑勢力的正義之士相比,不是簡單地站在正義的一面審視邪惡,而是既熟悉惡行的真正運作方式,又對社會正義的底層邏輯有著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始終心懷正義的人,在鬥爭的過程中還是會捫心自問:究竟為什麼要掃黑除惡?一方面,黑惡勢力的背後往往是官商勾結,當司法以強力把毒草連根拔起,地方政治經濟生態就能重獲清明。另一方面,掃黑除惡難道只是把惡徒抓起來,將貪官繩之以法嗎?除非司法具有無限的力量,否則這個世上的壞事是難以盡除的。社會正義的底層邏輯,是當有限的社會資源處於明顯的分配不公,政府或國家能從政策層面上給公平公正提供多大的可能,而社會公眾的法律意識和道德感,又能否達到與他們所期望的與正義社會相匹配的認識水平。

從這個角度來說,掃黑除惡的深遠意義,除了抓壞人,更在於透過公之於眾的抓捕打擊行為,一次次地敦促社會公器進行自我批判、自我淨化、自我修復;同時,也喚起公眾對什麼是善、什麼是法、什麼是正義的討論與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嚮往美好生活的人們,才能真正理解、認同並積極參與其中。

掃黑除惡,除去的是黑暗,帶來的是清澈,還有對光明的渴望。

“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敢說嗎?”

太久凝視深淵的人,連自己都會懷疑,是否已然陷入了陰影。劇中,李成陽和昔日好友,警官何勇的一段對話,可謂發人深省。

當李成陽質疑說:“這個系統,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你敢說嗎?包括你,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作為掃黑組一員的何勇回答道:“你離開這個系統太久了。在我心裡,堅信這個世界還是好人多。”

探討好人多還是壞人多,精明人多還是單純者多,類似的問題並不具備太多的現實意義。重要的是信仰問題:有沒有信仰,信仰什麼,又願意為心中所信付出多少。當李成陽“落草為寇”,從一開始帶著怨恨和動搖加入馬帥的利益團體,到馬帥被害後,每當他提醒自己始終是個警察時,往昔歲月中既真實又感人的兄弟情義,也同樣有力地叩問著他的靈魂。那些堅決站在正義一邊的公安民警當然是有信仰的,而對李成陽來說,他的信仰始終在遭受批判。

這種批判,針對的不是信仰有無或究竟該信仰什麼的問題,而是,當個人信仰的實現累及他人,該如何權衡理智與情感、理想與人性。對社會正義的信仰,其出發點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在真實生活中,面對的又都是個體問題。在實踐信仰的過程中,人的自我會不斷地與普遍性產生交鋒。所以,對社會正義同樣堅信的李成陽會問警官何勇,究竟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這不是信仰的動搖,而是在歷經激烈的靈魂滌盪後,更加堅定了信仰的人,對自己的初心的持續反思。

在十幾年前的電影《無間道》中,臥底和深陷黑勢力的警察墮入了無間地獄,正義之光被黑暗吞噬,只剩下慘淡的光影。在今夏的這部《掃黑風暴》中,隨著劇情的繼續,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光明與黑暗的較量,而不只是對兩者本質的生動剖析,期待該劇能為公眾廣泛參與和思考掃黑除惡行動,提供有益的探討。畢竟,文藝作品的力量不僅是呈現現實、解讀話題,它還應當給人提供思考社會問題的積極方向。(作者系復旦大學外國哲學博士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