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性產能過剩!濰柴動力董事長預警新能源汽車:“經過認真考慮,不是亂說”!發改委官員也曾提及產能問題

作者:韓忠楠

4月1日,在濰柴動力2021年度業績釋出會上,濰柴集團董事長兼CEO譚旭光稱新能源車將會出現一次災難性的產能過剩。

他表示,這幾年,新能源行業“比較熱鬧,一窩蜂上了,無序競爭”,有很多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資本概念摻雜私活,透過資本市場膨脹財富,導致新能源產業出現無序擴張。

“我這話是經過認真考慮的,不是亂說的。”在業績釋出會現場,譚旭光特別強調了上述判斷的審慎性,並表示這是業內都看得明白的現象。

值得關注的是,在幾天前召開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現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也重點提及了新能源汽車產能的問題。

林念修表示,要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佈局,依託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

新能源汽車產能要“爆倉”?

近年來,受政策的指引,各地方政府均在爭先佈局新能源汽車規劃專案,新增了不少規劃產能。相關資料資料顯示,當前,已經具備生產資質的企業預計有上千萬輛在建產能將陸續建成投產,這些在建產能大部分是新能源汽車。

然而,在產業總體規模快速擴張的同時,產業內的分化也日趨明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資料顯示,2021年統計的98家汽車生產企業生產情況中,月生產不足千輛的企業達50多家,其中近20家處於停擺狀態,月生產0輛。而汽車銷量排名前十位的企業集團銷量合計約佔汽車銷售總量的9成,且在產能利用效率上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甚至能達到100%。

顯然,在現有的產能中,既有不足部分,也有閒置部分。此前,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就曾公開提出預警,汽車行業在解決傳統汽車產能過剩問題的同時,還要防止新能源汽車產能過剩。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就特別提出,要引導新能源汽車產業向發展基礎好、產能利用充分的地區和主體聚集,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區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叢集。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佈局,依託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

“鼓勵重點企業要在一個地方達到一定規模再建第二個點,並且全國要統籌佈局,不能遍地開花。”林念修表示。

此外,發改委還將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加強新能源汽車違規專案清理整治,依法依規查處未批先建、批零建整、邊批邊建等違規行為;規範整車企業兼併重組,大力推動落後企業和無效產能退出。

業內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特別火熱,吸引了很多跨界企業和資本進入其中,當產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確實有必要進行科學的審視。尤其是政府主管部門,更應該根據產業發展的現狀,鼓勵那些優勢產能更好地發揮作用,避免一窩蜂的投資造成資源浪費。同時,對於企業而言,也應該看到汽車產業的投資和佈局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複雜性,建議企業採取滾動式的發展模式,謹防冒進投資。

推動兼併重組是趨勢 海外市場將消納部分產能

“新能源的到來給傳統能源帶來了科技進步的動力,降低油耗,提高效率,是實現傳統化石能源動力延長壽命的重要手段。能源結構多元化組合,這是未來的方向,不可能單純依靠化石能源。”

雖然在業績釋出會上譚旭光“炮轟”了新能源汽車領域部分不理智的投資行為,但他並沒有否認新能源汽車的作用和對產業的意義。

而針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現存的產能過剩隱憂,有業內人士提出,可以積極推動引導汽車產業的發展立足現有產能,鼓勵傳統燃油汽車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對純電動技術的研發投入,鼓勵符合條件的優勢企業兼併重組產能利用率低或特別公示企業,透過升級改造為智慧工廠的形式充分對現有產能進行開發利用。

例如,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就提出,建議監管部門對“十四五”期間全國新增汽車專案進行摸底調查,加大對產能過剩企業監管力度,嚴格控制新增整車產能,遏制盲目投資現象,避免低效的重複建設,並建立退出機制。

此外,她還提出,對於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而言,海外市場是很好的出口,有必要向歐美等電動汽車市場發展潛力大的國際市場挺進,帶動中國汽車整體出口規模,消化國內產能。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也表示,全球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擴張,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提供了機遇。下一步,應更好地培育新能源汽車的品牌效益並實施本土化戰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