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國有兩次被滅國經歷。

第一次,要從周幽王廢黜王后說起。

周幽王八年(前774年),周幽王廢嫡立庶,廢黜王后申後和太子姬宜臼,而改立寵妃褒姒為王后,並將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立為太子,由此引發申後的父親申侯震怒。

三年後(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進攻西周,並於驪山下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面對外敵入侵,晉文侯、秦襄公和鄭武公急忙趕來護駕,並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有鑑於西周滅亡和犬戎的進逼,周平王在諸侯擁護下被迫西遷洛邑,歷史由此進入東周時代。

趁著中原動盪之際,當時,晉文侯趁機消滅韓國,將其兼併。此後,晉穆候得一子,名為晉師成,晉穆候將他封於曲沃。

公元前704年,曲沃武公率軍滅掉了盤踞在翼城的大宗,成為晉國的新國君,曲沃武公就是晉武公,史稱“曲沃代翼”。在這次戰鬥中,曲沃桓叔之子韓萬立下功勞,成為大夫,受封於韓原,這也是戰國時期的韓國之祖。

韓萬受封,但韓氏的崛起,才剛剛開始。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萬畫像。圖源:百度百科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晉武公之子晉獻公繼位後一直心神不寧,因為此時距離“曲沃代翼”事件才剛過去兩年,他擔心桓、莊兩大宗族再次上演“曲沃伐翼”。

於是晉獻公下令屠戮桓、莊二族,而韓氏竟然因為太“弱小”而存活下來,之後65年,韓氏在歷史記載中似乎銷聲匿跡,一直到一場發生在韓原的戰爭,才將這個氏族再次拉回到歷史的舞臺。

晉獻公去世後,其子夷吾在秦國的幫助下回到晉國,成為晉國新君主,是為晉惠公。

公元前646年,秦國發生旱災,向晉國尋求幫助,但晉惠公卻趁火打劫,宣佈要攻打秦國。

秦穆公聽聞火冒三丈,任命丕豹率領軍隊迎擊晉國,勢必要教訓一下晉惠公。

大戰的地點位於韓原,晉惠公派韓簡視察敵軍情況,韓簡回答:“敵方兵力弱,但士氣比我們旺盛好幾倍。”

晉惠公對此感到迷惑,向韓簡詢問原因。韓簡一針見血地回答:“當年國君逃跑時曾依靠他們的資助,您回國就位也是受益於他們的寵信,碰到災荒又吃他們的糧食,這三次恩德我們都不曾回報,卻還要攻打他們。故而我軍懈怠,秦軍振奮,兩軍鬥志相差不止一倍啊!”

韓簡不僅說明“士倍於我”的原因,並且批評晉惠公的“無德”,但晉惠公貌似沒把韓簡的話記到心裡去,反倒讓韓簡去宣戰,這更加助長秦軍的怒火,戰爭不可避免地打響了。

韓簡英勇善戰,在兩軍對陣之時,他奮勇向前,憑一己之力攻破秦穆公防線,刺傷大夫蹇術,在他即將捕獲秦穆公的時候,突然從山坡上衝出三百勇士,口中喊道:“勿傷我家恩主!”,這群勇士勢不可當,將韓簡趕出秦穆公身旁。

韓簡還想召集人馬繼續攻敵,但慶鄭慌忙趕到對韓簡喊:“趕快回兵,君上現在已被秦兵圍在泥沼之中!”韓簡無心與那三百人廝殺,急忙趕往慶鄭所指的方向。但為時已晚,晉惠公被俘獲,晉軍大敗。

為營救晉惠公,韓簡等人接受秦國的條件,賠糧食,割五城,將世子晉圉送到秦國做人質,這才讓秦國願意與晉國重新和好,放晉惠公回國。

之後晉惠公與秦國的關係愈加惡化,在秦國的支援下,晉文公回國即位。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晉文公。圖源/影視截圖

面對公室凋敝,晉文公想“昭舊族”,在《國語·晉語四》中,晉文公招攬的舊族依次是: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韓。

雖然韓氏在十一“舊族”中位於末席,但開始逐漸走進晉國朝政的中心,如果說韓簡是將韓氏帶入歷史之人,那麼接下來,韓厥就是帶著韓族起飛的大佬。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厥是韓簡的孫子,幼年喪父,被趙家收養長大,因德才兼備受趙盾賞識,出任司馬一職。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韓與趙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同盟關係。

公元前589年,晉、齊爆發鞍之戰,韓厥駕車追擊齊頃公,邴夏對齊頃公說:“快射後面那個駕車的人(指的是韓厥),我看他的神態像個君子。”

齊頃公卻拒絕:“既然覺得他是個君子卻要射他,這不合禮制。”

在追逐中,齊頃公的車突然被路旁的樹木掛住了,而逢醜父因為前一晚被毒蛇咬了一口,無力推車,眾人只能等著韓厥逼近,逢醜父為了保護齊頃公安全,悄悄地和齊頃公交換了身份。

韓厥不認識齊君,追上來後,手持韁繩走到穿著錦袍繡甲的逢醜父面前,磕了幾個頭,手中捧著酒杯,獻上一塊玉璧,說道:“我們君上不能推辭魯、衛兩國的請求,命令我等到貴國問罪。請君主到我的車上,我願意為您駕車。”

逢醜父見韓厥上當,讓齊頃公下車打水,讓他趕緊跑路,韓厥無可奈何,只能把逢醜父帶回晉國,而逢醜父為君獻身的精神也讓韓厥和郤克動容,因而得以免除一死。

總體來說,鞍之戰以晉國的完勝而結束。韓厥身為三軍司馬,功不可沒,升遷至新中軍將,在晉六軍十二卿之中排行第七。韓厥還身兼“大僕之官”,掌管宮中大小事宜。

晉景公一直想把首都遷到更好的地方,有大夫提議遷往郇瑕,因為那裡土地肥沃,距鹽池很近,對國家有利。

對此,韓厥反對道:“郇瑕土地貧瘠、缺乏水源,容易積累汙穢骯髒之物,不利於百姓健康,而新田有大山大河,當地百姓服從管理,有利於國家千秋萬代。”

最後晉景公聽從韓厥建議,將晉國遷都到新田。

韓厥從政期間侍奉過五位君主,最後晉悼公任他為中軍將,是晉國最高的政治軍事長官。韓厥的權力在臣子之中已經達到了頂峰。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厥。圖源/紀錄片截圖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長江後浪推前浪,次子韓起在韓厥告老退休後擔任新的大卿,為繼續增強韓氏實力,韓起在繼承韓厥執政的同時,又有了新的突破,韓起開始運用計謀,加入卿族鬥爭之中。

欒氏失敗被滅後,韓起、趙武和士匄都想得到欒家的封地,身為大卿的趙武直言說道:“溫地的州縣是趙家的封邑。”趙武如此理直氣壯,是因為溫縣是趙家的封地,而州縣是從溫縣劃分出去的。

對此,韓起和士匄說:“州縣從郤開始,已經換了三個主人,由舊縣中分出新縣,這種情況在晉國有很多,但有哪一個舊縣的主人獲得過新縣的統治權呢?”

趙武覺得自己的行為不符合道義,便主動退出,隨後士匄對韓起講:“我們也不能因為自己有道理就去爭取。“於是二人也決定退出。

趙武和士匄是認真的,可韓起還是想得到土地,他運用土地對換的手法,打算將州縣交給韓家交情不錯的豐氏,讓他們暫時保管,然後再佔為己有。

於是韓起繞了一個大圈來實現自己的計劃。

隨後韓起成功將州縣交到豐施手裡,等到豐施去世以後,韓起又“不得已”收下了州縣。

韓氏實力在韓起的手上大大增強,《左傳·昭公五年》借楚人之口,道出了當時韓家封地已經從最開始的一邑擴大到七邑,且都是大縣,佔據晉國縣城總數七分之一,並且韓氏除一卿以外,還有七大夫活躍於晉國政壇,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大家族。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公元前544年,吳國賢人公子札訪問晉國,見過趙文子、韓宣子、魏獻子之後,他說:“晉國其萃於三族乎”,公子札敏銳地意識到,晉國的政權大概要落在這三家手中。

事實正如公子扎所預想的那樣,在激烈的政治鬥爭下,晉國高層只剩下,智、趙、韓、魏四家,他們聯合將晉出公趕出晉國,晉國之政歸於智氏,因為智氏最為強大。

但智伯為人剛愎自用、蠻橫無理,他直接向韓、趙、魏三家索要土地,韓、魏兩家選擇妥協,趙家直言拒絕道: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業,到手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能再交出來。

於是智伯發兵攻打趙家,將趙氏逼進晉陽城,可兩年過去了,智伯仍攻不下晉陽,很是頭疼。

有一天,智伯望著晉陽城突生一計,打算利用河道,把江水引進晉陽城內,用大水逼迫軍民就範。可韓、魏兩家看著被淹的晉陽,想到自家旁邊也有一條河道,智伯完全可以故技重施對付自己,更加不願意和智伯繼續合作。

千鈞一髮之際,趙氏門客張孟談在一天夜晚偷溜出來面見韓、魏兩家,三家共同商討後決定聯合攻打智伯。以其人之道攻其人之身,三家將大水灌進智軍兵營內,被淹死計程車兵不計其數,而智伯自己也被三家逮住後處決。隨後三家將智家和晉國剩下的土地瓜分殆盡。

此時的韓氏實力大增,與諸侯無異。

可春秋時期是一個重視“名”的時代,得到周天子的“正名”對諸侯國來說還是十分重要的。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奉周王之命攻打齊國,大破齊軍,周烈王命三晉為諸侯,歷史正式進入到七雄並立的戰國時期。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戰國版圖。圖源/中國歷史地圖集

韓氏在激烈的卿族鬥爭之中不但存活下來,而且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但是,韓國的崛起之日,也是它的衰落之時。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國的地理位置十分尷尬,西部是強悍的秦國,南部與國土面積最大的楚國接壤,而佔據中原地區的魏國,則如同千斤頂一般死死地壓在韓國頭上。好在韓國吞併了鄭國,將國土範圍延伸至黃河以南、淮河以北,西北直達太行山以西的平坦地區,這才緩過一口氣來。

當其他國家忙於增強實力,摩拳擦掌準備對外擴張的時候,韓國大臣們為爭權奪利,互相算計,公族勢力比肩皇權。其中寵臣嚴遂和相國韓傀的鬥爭最為突出,二人水火不容,公然在朝廷上拔劍相向,有人制止才得以緩和。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國內部大臣不和,使得內部政治動盪。圖源/紀錄片截圖

嚴遂擔心自己被韓傀殺害,打算先下手為強,於是來到齊國,找上刺客聶政,委託他暗殺韓傀。

隨後韓國在東孟舉行盛會,聶政不顧眾多侍衛,直衝上臺,韓傀在逃跑中抱住了韓哀侯,聶政一刀刺去,二人當場死亡。

事成之後,聶政自殺了事,朝廷理應進一步調查事件真相。可韓懿候上位後,史書上並沒有記錄下對謀殺案的後續調查,其緣由不由引人遐想。

內部公族權勢遮天,大臣內部互相對付,而對外政策也搞出了么蛾子,三家分晉之後,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後續的發展,韓、趙、魏三家聯合對抗齊、楚、秦這些老牌大國。

然而,韓懿候卻破壞了三晉聯盟。當時,魏武侯突然去世,並未立下太子,導致兩個兒子魏罃、魏緩為了君位大打出手,魏國自動分裂成東、西兩部分。

韓懿候企圖效仿“三家分晉”那樣分裂魏國。為此,他找上趙成候,兩家軍隊上下夾擊準備瓜分魏國,可兩國卻在關鍵時刻發生分歧,當時,趙成候想要立公子緩為魏王,順便拿些土地過來,見好就收;但韓懿候卻堅持要瓦解魏國,以為韓國騰出更多發展空間。

兩國始終不能達成意見統一,導致分裂計劃不了了之。最終,魏罃贏得君位之爭,是為魏惠王。魏惠王即位後就對韓、趙兩國發動戰爭,三晉聯盟此後徹底瓦解。

聯盟分解,意味著韓國成為四戰之地,當時,韓國分別遭受魏、楚、秦三國的多面夾擊,十分難受。內憂外患之下,接手這一困局的韓昭侯寢食難安,想幫助韓國一轉頹勢,他最終任命申不害為相。在二人共同合作下,韓國迎來最“強盛”的十五年。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申不害認為大臣必須完全為君權服務,不得僭越君權。於是他主張“術治”,讓韓昭侯做到凡事親力親為,獨立思考,不讓大臣擅自做主,以此加強中央集權。

另外,申不害要求君主不要隨意表現自己的喜怒哀樂,以此讓大臣無法揣測君主的想法,來規避矇騙君主的行為。如果君主在人前表現出“無為”,臣子們也就無從應對,只有乖乖聽從君主的指揮,全心為君主服務。

由此可以看出,申不害要管制的物件是卿族大臣,而君主則是制約大臣的主要手段。

面對強大的卿族,韓昭侯將段氏、公釐氏、俠氏等三大世族宗卿的特權取消,沒收部分土地,還將選官標準改為根據能力大小授予相應官職,做到名副其實,防止官員勾結的情況發生。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申不害。圖源/紀錄片截圖

在外交政策上,申不害則借鑑老子的“無為”思想治國。

在三晉聯盟破裂後,韓國勢單力薄,申不害將“韓國”定義為小國,為了生存,只有向強者“示弱”,博得大國的同情和憐憫,才能換得國家長治久安。

先前韓國和魏國關係破裂,韓昭侯為表誠意,三年內兩次覲見魏國,兩國的同盟關係再度確立。不同的是,這次的同盟嚴格來說是韓國附屬於魏國,聽從魏國的調遣。

在韓昭侯和申不害的合力之下,韓國國力的確有所提升,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終申子之身,國治兵強,無侵韓者。”

但在群雄逐鹿的戰國時代,只有富國強兵才是立身之本。申不害的“示弱”方針只是權宜之計,並非長久的良策。而韓昭侯對韓國在戰國大背景下的殘酷未來,並未有清醒認識,這種一味的“示弱”,並未能拯救韓國。

另外,盲目貫徹“術治”政策,也將韓國拉入了另一個深淵。

韓非子認為執行“術治”最關鍵的環節在於君主,因為韓昭侯是一位有才幹的君主,所以“術治”才能對國家發展起促進作用。可一旦更換國君,就不能保證“術治”的效果,這等於變相地將國家命運和國君能力繫結在了一起。

韓昭侯原本可以藉著“術治”做更多的事情,但他將國家政權機構的運轉帶入了機械、低效率的軌道。作為新晉的七雄之一,和同級生趙、魏相比,韓國在戰國初期就出現衰落之勢;和秦、楚、齊這些高年級生相比,這些老牌大國在新一輪的改革之下變得愈發強大,而韓國經過韓昭侯強盛的15年後,卻越來越衰弱。

韓國為什麼最先亡?

▲韓昭侯。圖源/影視截圖

戰國中後期,其餘國家越來越昌盛,而韓國卻淪為大國博弈的棋子。在馬陵之戰中,韓不敵魏,向齊國請求救援,但齊國卻等到韓國五戰全敗,魏國疲軟之後才率軍出擊。最後魏國大敗,韓國元氣大傷,齊國坐享漁翁之利。

此後,在戰國末期的長平之戰中,韓國不願與秦國為敵,打算獻出上黨的所有土地,以求秦國退兵,這表明韓國已經不具備與大國一戰的實力。

在戰國末期的風起雲湧之中,已經淪為魚肉,任人刀俎的韓國,徹底喪失了發展的主動權。

到了公元前230年,韓國被秦所滅,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先退場的國家。

韓氏,再無東山再起的可能了。

參考文獻:

左丘明、孔子:《春秋左傳》,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年

司馬遷:《史記》,中國文史出版社,2021年

劉向:《戰國策》,北方文藝出版社,2013年

武思夢:《戰國前期的韓國研究》,河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