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情緒起伏?王陽明教你三招,不被慾望左右,不做情緒奴隸

《傳習錄》這本書,是王陽明先生的弟子徐愛,收集先生的言論編纂而成的。起初,王陽明是不贊成門人私錄其言的。王陽明為何如此做呢?原因很簡單,他認為聖賢教人,如醫用藥,都是因病立方,要根據實際病情來加減,如果拘泥一種藥方,很少會不害人的。自己當時說的話,都是根據大家的毛病來講的,如果死守這些話,豈不是誤人誤己?

但是,徐愛還是把先生之言,抄錄下來。他認為自己如果不在先生身邊,自己就會墮落,需要先生的言語時時警示鞭策。固有了《傳習錄》成書的由來。不然我們恐怕也無從得見王陽明的所思所想,更不會出現後來的心學大系。

總是情緒起伏?王陽明教你三招,不被慾望左右,不做情緒奴隸

為了更好地認識王陽明的思想,瞭解和學習《傳習錄》中的精華,哲學詩畫特意摘錄了一些簡書上一些特別好的作者的個人感悟,一起來精讀進入。

01

關於聖人之心

聖人不可能掌握全世界的知識,這一點聖人和普通人一樣。

打個比方說,聖人的心像一面鏡子,任何東西放在這鏡子前,這東西都會被原原本本照進鏡子裡。但是沒有東西放在鏡子前,鏡子裡也空空如也。也就是說,聖人的心是現實最客觀的反應。

聖人不可能知道全天下的知識,就像鏡子不可能一下子照映出全天下所有的東西一樣。

聖人之所以是聖人,取決於他的心比普通人的心更明亮。聖人的心靈能夠原原本本照映出客觀現實,因此更能實事求是。什麼是私慾呢?比如有人被慾望、憤怒左右,無法判斷實際情況,這慾望和憤怒就是私慾。

當一個人不被情緒所左右,不被私慾所矇蔽時,無論遇到任何新情況、新知識,都能更容易一眼看穿客觀本質,進而直達事物核心。所以學者在學習之前,首先要有格物的功夫。如果格物的功夫做不好,讀再多書,學再多知識,也仍是糊里糊塗,無法致知。

總是情緒起伏?王陽明教你三招,不被慾望左右,不做情緒奴隸

02

關於格物致知

如果是外面吵吵鬧鬧,沒法看書,此時不讀也罷,不如靜心坐著。如果幹擾來自內部,比如犯懶、無法安心,或者想雜七雜八的事,沒法專心看書,那反倒要強迫自己專心看書,這是強行對抗自身缺陷的方法,也是好習慣形成的過程。

人能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慾望,就如同黑暗出現中的明燈,無比寶貴。懶惰、焦躁、恐懼、虛榮、生氣、攀比等等,這些都是人的私慾。私慾潛在於人的意識中,所以我們要用行為糾正潛意識,用人的能動性對抗錯誤的潛意識。

格物是修行,是精一,是磨練自己的心智,讓自己不斷地提升,不斷地自律。因為要一絲一毫都不能鬆懈,否則就會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有的好習慣看起來極其難以養成,其實只要舉手之勞就能得到。有的壞習慣看起來離自己很遠,其實也是舉手之勞就能得到。

自制力極強和極差的兩個人,看似差別巨大,其實差別只在“精一”,差在有沒有反思纖毫細節之間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慾望在腦子裡出現,就絕對會在言行氣質有體現,無論怎麼微小不明顯,都能在我們的意識中體現。有時候潛意識裡有某個慾望,但是自己的顯意識並不知道,因為那時的你不自知,但這種不自知卻誠實地體現在你言行氣質上。因為一言一行都和意識相對應,所以行為和意識是一回事,也就是知行合一。《心學》中最早就有心理學之端倪體現:意識體現在行為,行為也可以反向塑造意識,長期重複某個動作或行為,人就會形成相應的潛意識。

總是情緒起伏?王陽明教你三招,不被慾望左右,不做情緒奴隸

03

關於知行合一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都是學習的方法,不存在只學習不實踐的道理。比如學習孝道,就必須服侍奉養雙親,親身實踐孝道,才可以稱之為學。學習射箭必須張弓搭箭,射中靶心;學習書法必須鋪紙提筆,切實去寫。天下所有的學習,沒有不實踐就可以稱為學的,所以學習不僅在於理論學習,更在於實踐中感悟總結。

學習是不斷實踐的過程,透過學習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調整自己所犯的錯誤,這樣才能更快地提升,更好地成長。

知行合一,就是不僅要知道,還要做到實行。歷史上的有些博學者,看似知道得很多,但是卻沒有多少能夠經得起時間和現實考驗的,他們的思想和理論到最後也就變為了故紙堆,淪為歷史的塵埃,無法像鑽石和星辰那樣,一直流傳和照耀下去。

表裡不一,知而不行,就是不知。而明明自己不知道,卻裝作知道,這都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所為。

總是情緒起伏?王陽明教你三招,不被慾望左右,不做情緒奴隸

知行合一 王陽明心學 升級圖解版 王陽明智慧圖解彩色典藏版傳習錄哲學經典書籍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