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鹿——溫順的林中精靈,九色鹿的傳說,古人對鹿的崇拜

瑞鹿——溫順的林中精靈,九色鹿的傳說,古人對鹿的崇拜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鹿代表著長壽。人們認為鹿一千歲的時候,會變成蒼青色,一千五百歲的時候會變成白色,兩千歲的時候又會變成黑紅色。由於蒼青色千年鹿的觀念盛行,在宋代的祝壽詞中便常常用“青鹿”代指長壽。鹿被仙化,成為長壽的象徵,是因為上古時候,人們看到鹿角隨太陽、季節的變化定期生長和脫落,所以就把鹿看作是太陽的使者、大地的母神,有死而復生的能力。不僅古代中國如此,在歐亞大陸,乃至美洲部分地區都有類似的觀點。與長壽相關的,仙鹿往往會有一些其他的靈異功能。比如有的鹿具有先知先覺的能力,而且即便仙鹿死亡,也會以奇特的方式消失。這些傳說都為鹿增添了神奇的色彩,不斷強化它的瑞獸形象。

本文選自哈爾濱出版社《詩詞大有文化》一書。

瑞鹿——溫順的林中精靈,九色鹿的傳說,古人對鹿的崇拜

鹿,又稱瑞鹿、白鹿、天鹿,它活躍在林莽沼澤、山間溪澗。鹿的性情溫和,具有天然的親和力,自古就與人類相伴。鹿的身材勻稱,身上的花紋賞心悅目,頭上的角靈動飛揚,在古代是祥瑞的象徵,神仙也會把它當作坐騎;它又是長壽的象徵,有“鹿壽千歲”的說法。因鹿與“祿”同音,鹿又代表了高官厚祿和帝位。古時候的皇家獵苑放養著大批麋鹿以供帝王獵捕,而後來人們反抗暴政,天下英雄豪傑一起爭奪帝位,則被用“逐鹿”“逐鹿中原”來比喻。

【古詩詞中的鹿】

劉禹錫《傷桃源薛道士》

壇邊松在鶴巢空,白鹿閒行舊徑中。

手植紅桃千樹發,滿山無主任春風。

花壇旁邊的老松樹依舊在,但仙鶴的巢已經空了。白鹿在昔日的小道上悠閒地行走,如往常一樣。薛道士親手種下的桃樹,已經千樹萬樹盛開了紅色的桃花,佔滿了山坡,任春風吹拂,可它們的主人已經不在了。

【解讀】

鶴巢,是指仙鶴的巢。白鹿,白色的鹿,古代以白鹿作為祥瑞的代表。閒行,即漫步,悠閒地行走。手植,親手種植。紅桃,紅色的桃花。這首詩透過對薛道士生前居住地的描寫,寫出詩人劉禹錫對薛道士的懷念之情。詩中選取的意象有松樹、鶴巢、白鹿、桃花,在這樣的清幽畫面中,意象安排得很滿,彷彿很有生機,卻因“空”“閒”“無主”,而表現出一種寂寞的冷清的氛圍。是啊,這些事物還在,但它們的主人卻不在了,讓人感受到一種物是人非的淡淡惆悵。

瑞鹿——溫順的林中精靈,九色鹿的傳說,古人對鹿的崇拜

【古人對鹿的崇拜】

遊獵民族獲取所需的生活資料及食物供給都是從狩獵中得來的,先民們希望狩獵成功,創造了專管狩獵的神。鹿因擅長奔跑以及擁有對抗強敵的鹿角成為先民崇拜的物件,成為狩獵神的首選。鹿紋,是中國在遠古時期就出現的圖形,早在石器時代人們就在石壁上刻出了鹿的形象,人們用鹿紋裝飾各種生活用品,以期望帶來吉祥。從古代到現代,鹿的形象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它由最初的圖騰轉化為吉祥的符號。而且不斷演變和昇華,產生許多豐富多彩的形象和吉祥的寓意。

【儒家文化中的鹿】

《詩經》是儒家的經典之一,其中“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描述了原野之中呦呦嗷叫的小鹿俯身吃著雜草,管絃絲竹聲中主人對客人的周到有禮,一片融洽祥和的氣氛。鹿恬靜安然的神態非常符合儒家的“禮”。從周代開始有一定地位的貴族們就喜歡把鹿當作寵物飼養,或者當作打獵的目標。鹿同龍一樣,被視為祥瑞的神獸,並且四靈之一的麒麟就是鹿的變種,大眾因此更願意將鹿視為王權或者地位的象徵了。

【道教文化中的鹿】

老子創立的道家思想追求“道法自然”“無為而不爭”。在道家的神話傳說中有很多鹿的身影,鹿是仙人的坐騎,白鹿是可以溝通鬼神的動物,具有極高的地位,常常出沒於仙山和松林間。後世流傳的畫作和剪紙作品中,鹿常常與松樹、靈芝等仙草出現在一起,代表著長壽福祿的寓意。相傳,晉代煉丹大師葛洪也是騎著仙鹿雲遊四海行醫治病的。

瑞鹿——溫順的林中精靈,九色鹿的傳說,古人對鹿的崇拜

瑞鹿——溫順的林中精靈,九色鹿的傳說,古人對鹿的崇拜

【佛教文化中的鹿】

佛教的經書也與鹿有著不解之緣。《佛說鹿母經》和《佛說九色鹿經》就是其中的代表。《佛說鹿母經》講述了一隻剛剛生產的母鹿不小心被獵人捕獲,臨死之際懇求獵人放它回去撫養幼崽教會它們生存本領後再回來受死,獵人怕牲畜不講信用而不肯放它走,但後來在母鹿再三懇求下還是答應了它的請求。果然,在撫養小鹿成長之後,母鹿信守諾言回到了獵人的捕獵網中,獵人看到它身後依依不捨的小鹿深受感動,扔掉了手中的武器出家了。

《佛說九色鹿經》講述的也是與誠通道義有關的故事,還被改編成了著名的動畫片《九色鹿》,講述了貪財好功的捕蛇人因入山捕蛇掉落水中,後被九色鹿救起,捕蛇人為了升官發財,向國王告密,出賣九色鹿,後遭受惡果,掉落水中淹死的故事。弄蛇人忘恩負義的醜惡嘴臉,與九色鹿安詳的神態和神聖的威懾力,給許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神仙吃鹿肉】

或許是因為鹿的靈氣和神異,傳說古代神仙的飲食中經常拿鹿脯或者鹿角作為食物。仙人們喝著仙酒,佐以鹿肉,正是又美味又延年益壽。

其實,不止仙人吃鹿肉,早在史前的狩獵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大量吃鹿肉了。距今約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人,已經將幼鹿作為獵食物件。距今約50萬年前的北京人更是大量獵食各種鹿。作為先民重要的捕獵物件,鹿不僅能夠滿足人們的果腹需求,也充任了祭祀之肉。正是在頻繁用於各種禮儀活動之後,鹿的形象才如前文所述,被附加了很多精神意味,成為先民的重要信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