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表現如何?這為何成為此人稱霸的條件之一

楚莊王熊旅是楚穆王的兒子,其在公元前613年繼承楚國國君之位。而在繼位之時,國內混亂,人民無法安居樂業。這時,楚莊王用三年時間瞭解大臣,分析楚國的格局,並留下了“一鳴驚人”的美談。但這並不是楚莊王成為霸主的全部條件,那麼楚莊王的戰後表現如何呢?這為何也成為他稱霸的條件呢?

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表現如何?這為何成為此人稱霸的條件之一

▲熊旅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兩種行為促進了他的成功。

其一:樹立德行

由於鄭國親附晉國,對此楚莊王十分的不滿。於是在魯宣公十二年的春天,楚莊王發兵包圍鄭國的都城。在包圍了十七天後,鄭國的君臣只好用占卜的方法來確定是與楚國求和,還是哭於祖廟。

《左傳》中記載“

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於大宮,且巷出車,吉。

”就是說哭於祖廟是有用的。於是都城裡的人大哭於祖廟,守城計程車兵也全都哭了。見此,楚莊王命令退軍,於是鄭人立刻修復了城牆。可見楚莊王心懷“德”。

不久之後楚軍又向前推進,又包圍了鄭都,三個月後就將其攻克。從皇門攻入,一直打到通衢大道。鄭襄公去衣露體,並牽著羊以迎接楚王進城。

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表現如何?這為何成為此人稱霸的條件之一

▲鄭襄公肉袒牽羊

鄭襄公說:“孤得不到天的庇佑,沒能侍候好君王,使君王生氣,來到敝城,這是孤的罪過。我豈敢不唯命是從,要是把我俘虜到江南,充實楚國海濱無人之地,我也將唯命是從。如果分割亡鄭將其賜給諸侯國,讓鄭國人做他們的臣妾,我也依然唯命是從。如果君王施予恩惠,顧念過去兩國的友好。不滅掉他的國家,讓他改而侍奉君王,等同於楚國的諸縣,那真是君王的恩德,我的願望,但這並非我所敢於希望的。”

這時楚莊王的大臣都說:“不應該答應鄭君的要求,既已得人之國,就不宜再赦免它。”

而楚莊王則提出來了他的看法說:“鄭國的君主能屈居於他人之下,就一定能憑誠信使用他的人民,這樣的國家,我們豈可希望得到?”

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表現如何?這為何成為此人稱霸的條件之一

▲楚莊王(劇照)

楚莊王命令全軍後退三十里,並答應鄭國的求和。因背叛而討伐他,因服從而原諒他,楚莊王的德行由此樹立。

其二:明白武功真諦

晉,楚邲之戰後,晉軍大敗,連夜搶渡黃河。七月十四日,楚軍的輜重抵達邲地,軍隊便駐紮在衡雍。這時潘黨建議:“君王何不修築一座顯耀武功的軍壘,收聚晉人屍體造一座城闕似的墳丘呢?下臣聽說戰勝敵人後,一定要將這件事昭告後代子孫,以此讓他們不忘武功。”

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表現如何?這為何成為此人稱霸的條件之一

潘黨向楚君建議造一座墳丘

楚莊王嚴肅地回絕了他,說:“這不是你所知道的。從文字的結構看,‘止’和‘戈’組合而成為‘武’字。”在《詩經·周頌·時邁》中記載:“

載戢干戈,載櫜弓矢。我求懿德,肆於時夏,允王保之。

”也就是說所謂“武”就是禁止暴力、消彌戰爭、安定人民、使民眾和諧、財物豐富。

如果使兩國將士暴露屍骨,這是暴;炫耀兵力,以威勢壓服諸侯,這無法使戰爭消失。

楚莊王在戰爭勝利後的表現如何?這為何成為此人稱霸的條件之一

▲邲城故地

然後楚莊王令人埋葬晉國士兵的屍骸,拒絕了潘黨的建議。之後,楚人祭祀了黃河,建造了先王的神廟,楚莊王向先王報告了戰事的成功然後就回國了。與鄭交戰,勝利後不吞併而樹立德行;與晉交戰,勝利後不炫耀而適可而止。由此可見,楚莊王能壓制住勝利的喜悅,冷靜的分析勝利後的局勢,從而做出正確的選擇,故楚莊王終成就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