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經驗不是弱點,說2個零經驗找到工作的真實故事

最近有幾個讀者跟我聊他們找工作的過程,有的很順利,有的一波三折。

其中有一類比較尷尬,那就是沒什麼經驗,經常被嫌棄。

沒經驗雖然是硬傷,但也不是完全否定一個人的判斷依據,畢竟,很多東西需要靠時間積累。

那沒什麼經驗的人怎麼獲得一個面試或者工作機會呢?

這裡分享幾個真實故事,希望對你有一些啟發。

內容部分已獲得當事人同意,且名字做了匿名處理。

一、零經驗實習生,一份報告進大廠

Kelly 是某二本學校視覺設計專業的應屆生,目前處於實習階段,她的崗位是產品經理。

零經驗的她憑藉自己的方法順利拿到了大廠的面試機會,併成功獲得 offer。

相比之下,很多學校比她好、實習經驗比她更豐富的人都沒能透過,但她做到了。

她的大招就是一份非常詳細的產品分析報告。

Kelly 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對某大廠的某一款產品感興趣,想加入這個團隊併成為他們的一員。

但自己學校不算很好,又沒有經驗,之前的實習公司和崗位也沒有絕對優勢。

於是,她開始想辦法。

在研究了目標公司和產品的基本情況後,又調研了與此相關的競品,再結合自己做視覺設計的專業優勢。

她做出了一份非常詳細的產品分析報告,被分析的產品就是她想加入公司的產品。

沒經驗不是弱點,說2個零經驗找到工作的真實故事

為此,她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包括瞭解一份產品分析報告該怎麼寫,還閱讀了大量的同類產品分析報告。

方式包括網上資料搜尋、產品實際體驗、找在那家公司的師兄師姐交流,光請吃飯就吃了 5 頓。

對於一個應屆生來說,這是大投入了。

作為回報,她得到的是最完整、最一手的資訊,瞭解了公司、瞭解了團隊、瞭解了產品。

當然,機密的資訊她拿不到,但對於她想做的產品分析報告,綽綽有餘了。

接下來就是報告製作環節。

她對報告進行了模組劃分,有分析市場的、分析業務的、分析產品的、提出不足的、給出建議的。

在此基礎上,Kelly 把重點放在對產品的分析上。

包括了產品定位、目標使用者、使用場景、業務流程、資訊架構、功能結構、互動設計、視覺設計、資訊文案設計等。

最後,在報告的包裝上,她利用了自己的視覺設計專業優勢,在視覺呈現上非常美觀,讓人賞心悅目。

我看過她那份報告,說實話,真的非常贊。

我試過讓她釋出分享出來,但她後來和 leader 溝通過後覺得不合適,因為裡面包含了他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關於這一點,我是挺佩服她的。

更厲害的,是她把這份精心製作的產品分析報告發到對應面試官手上的方法。

很簡單,到招聘網站和目標公司官網找招聘資訊,根據留下的郵箱直接投遞。

為了準確無誤且提高勝算。

她還託師姐在內網上幫她找到了面試官,並提前打了個招呼說有一份特別的郵件希望對方看看。

她在發郵件時,標題寫的是“關於貴公司的產品,我有 2 點吐槽、3 個建議、5 件接下來能做的事”。

如果你是面試官,你會好奇開啟看看麼?

至少我會。

於是,她順利獲得了面試機會,且成功的通過了三輪面試,最終拿到心儀的 offer。

就這樣,零經驗的實習生,憑藉一份產品分析報告,進了大廠。

沒經驗不是弱點,說2個零經驗找到工作的真實故事

二、經驗不等於能力,用行動證明自己

小劉在一家創業公司工作了 4 年,因為公司發展不順且未來融資困難,所以打算換一份工作。

他的目標很明確,繼續在本行業沉澱,但想換一個細分領域,且期望找一家更成熟的公司繼續深耕。

但是,因為過去 4 年在創業公司一直沒有做出什麼亮眼的成績,資料也很慘淡,他在簡歷上的優勢無法體現。

去聊了幾家公司,都覺得實際做成的專案和經驗還不夠,很難決定。

有的,甚至連面試機會都沒給。

因為他期望的新領域對他來說就是零經驗。

實際上,小劉的能力並不差,畢業後就加入了這家公司,從零開始跟著領導一起建立了團隊,搭建了產品。

對於行業、對於產品以及團隊建設有自己的獨到理解和實踐。

只不過,從業務和產品結果上來看,不盡人意。

過程中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公司戰略多次轉型,使得產品還沒真正投入市場就夭折。

另一方面是公司高管團隊的幾次變動,使得公司在一定階段內的發展速度變緩。

沒經驗不是弱點,說2個零經驗找到工作的真實故事

這些原因讓小劉很苦惱,自己無法干預,又很難改變。

當他意識到問題後,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優勢到底是什麼。

其實很明顯,他的優勢就是他的能力。

平時喜歡學習和總結的他,在過去幾年了學習了大量的知識,並且儘可能運用到做產品實踐的過程中去,也獲得了一些反饋。

在產品能力上是不差的,關於這一點,他的領導也非常認可。

除此之外,他也經常在一些社群進行分享,同行對他的專業水平也是認可的。

但是,前面提到的原因讓他無法產生有效經驗,就這一點,限制了他。

畢竟,現在很多公司還是看結果說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小劉想了一個辦法。

不是被嫌棄沒有經驗麼,那就自己製造經驗。

於是,他瞄準了一家自己心儀的公司,然後在社群內託朋友想辦法認識了對應公司和對應產品組的一個人。

搭上話以後,他就想辦法約對方吃飯,主要目的是想了解公司和產品的動態。

在吃飯的過程中,小劉一直在和對方進行專業上的交流,對方很認可。

同時,對方也提出了他們現在遇到的一個難題,希望聽聽小劉的看法。

小劉沒有當場給答覆,只說那回去先想想。

在瞭解問題背景、當前困境以及採取的行動後,小劉開始收集資訊並設計解決方案。

一個星期後,小劉再約這個朋友吃飯,並拿出了一本十來頁 A4 紙的方案。

裡面詳細的說明了如何解決他們當前遇到的問題。

朋友看完很驚歎,說帶回去給領導看一下。

沒經驗不是弱點,說2個零經驗找到工作的真實故事

兩天後,小劉被約過去面談,過程很順利,領導也很欣賞他。

一週後,offer 下來了。

就這樣,在沒有經驗證明的情況下,小劉用能力證明了自己,獲得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寫在最後

上面這兩個都是生活中的案例,其實他們也有一些共性。

第一,有明確的目標。

不管是 Kelly 還是小劉,他們對自己的期望和目標是非常明確的,只有目標明確了,才能找到切入點。

第二,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資源。

如果只靠常規渠道獲取資訊並獲得機會,機率是很低的,因為面對的是海量的篩選和競爭。

這時候,同事、朋友、校友都是可以動用的資源,如果在一個都是這個領域的圈子裡,那效率就更高了。

第三,出奇招。

說白了,他們兩都不是靠一份簡歷獲得了這份工作,靠的是實打實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為自己規劃了一條路徑,讓自己的能力有機會被呈現並觸達目標使用者。

最重要的是,他們對自己這款產品有充分的瞭解,並且給自己設計了一套可行的運營策略。

你看,方法比問題多,能不能想到是一方面,能不能做到又是另一方面。

有時候,之所以做不到,就是因為還不夠想。

至少,慾望還不足以強烈到立馬激發行動。

行動,才是改變現狀最實在的方法。

本文作者唐韌,前非著名程式設計師,現不知名產品人。轉載自公眾號唐韌(id:RyanTang007),用產品視角觀察世界,用產品思維解決難題。

本文為LinkedIn經授權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LinkedIn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文章所包含的文字和圖片來源於原作者和視覺中國。如因作品內容、版權等存在問題,請於本文刊發30日內聯絡LinkedIn進行刪除,並就版權問題聯絡相關內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