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真實的世界之九

尋找真實的世界之九

虛實映象

尋找真實的世界之九

太陽系的核心與面板

尋找真實的世界之九

細胞核與細胞壁

能否尋找到真實的世界呢?這也許是一個永遠的謎題。因為當我們在“尋”的時候,其實是在遠離“真”境,可以說在尋找真實世界的路上,真相是逾尋逾遠。這聽起來似乎很不符合現代人的認知邏輯,似乎一切努力都是多餘的,這太不可思議了!

為什麼我們的視線在被天文望遠鏡帶到幾百光年之遙的宇宙深處的今天,仍然無法觸控到宇宙的邊緣,也無法找到宇宙誕生的可靠證據呢?當遙遠星空中,一個個黑洞展現的時候,我們一直無法真正理解所看到的圖景,科學家們一直為此爭論不休,至今進展有限。我們應該如何理解在宇宙深處看到的黑洞現象呢?為什麼黑洞的周圍是亮光呢?當我們在觀察黑洞的時候,那黑洞象極了一隻眼睛,也在注視著我們。也許我們對宇宙的理解方向錯了,這嚴重誤導了我們的研究方向。

能夠被人類觀測到的世界都在“有”的範疇,而“有”從“無”來,但“無”卻不是我們能夠觀測到的範疇。“無”是指向一種“虛無”,不是“虛空”,“虛空”尚有空間之象,屬於“有”的範疇。“有”從“太極”開始發生,“太極生兩儀”,這“兩儀”就是“陰陽”。“黑洞”現象目測之下存在明顯的陰陽映象,黑洞向外是一個由實向虛的展現,由外向內是一個由虛向實的展現。虛的極致是“虛無”,“虛無”不是一個空間現象,所以無法被觀測到,只能透過體驗去試圖理解。實的極致指向物質的密度無限大,這與科學家的結論是契合的。當我們觀測到能量在黑洞附近向由外向內傳遞,但是卻沒有見到任何反方向的跡象時,科學家的解釋認為因為黑洞的密度足夠大,所產生的引力導致沒有物質可以逃離,光也不能逃離,黑洞吞噬著一切。我們是否想過這種現象只是因為觀測方式的有限而展現出來的面貌,黑洞之所以被觀察到好像吞噬一切的原因是在黑洞附近發生著一種能量自外向內的定向傳輸,向我們展現了一個由虛向實的轉化過程。從“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的發生過程來推斷,隨著觀察手段的豐富,遲早有一天將“黑洞不黑”,甚至發現黑洞附近自內向外的能量傳輸現象也不奇怪,這取決於我們的科研理論的是否會有革命性的突破,觀測手段是否會有實質性的進步。

在微觀的世界中,我們現在觀測到了“量子”的範疇,當然這也仍然屬於“有”的範疇。有意思的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特徵,在觀測中“光子”既可以波的形式存在,也可以“粒子”的形式存在,這條路是走到了“有”與“無”的邊界處嗎?答案是否定的。“虛無”之境是不能被觀測的存在。一個“有”即便被無限分割,也不能變成“無”。所以我們大膽的推測“波粒二象性”也是因為觀測而出現的一種現象,它實質上是觀測能力的有限性所導致的結果,並非“光子”的終極展現。但是,“光波”和“光粒”的形態是一對“陰陽”。“光波”屬陽,屬生;“光粒”屬陰屬滅。這在微觀維度展現了生命“即生即滅”,“有生有滅”的過程。在生命系統裡,生與滅是永不停息的現象,所有生命系統皆是在基礎單位的生滅中保持動態穩定性。就像人身上的細胞一樣,雖然我們看到的是一個人從小長大的過程,但在細胞層面上,生命卻是以“即生即滅”的形式存在的。

“有”與“無”相互轉化的底層邏輯是“氣”,這就決定了如果我們不搞清楚“氣”的存在方式和形態,就註定了無論從宏觀方向還是微觀方向上,都無法觀測到從“有”到“無”這神秘而驚險的一躍,這是從平凡向神奇的一躍,是人類文明維度升級的一躍。

《中庸》言“致廣大而盡精微”,當我們把觀測到宏觀宇宙與微觀宇宙放在一起的時候,是否發現了一些神奇的現象呢?在太陽系中,火星之外存在一個小行星帶,在太陽系的邊緣,還存在一個“柯伊伯帶”,這兩個小行星帶就象面板一樣包裹著太陽系,這是否象極了細胞核與細胞壁?這是否可以看做是“人天同構”的表面證據呢?這樣的現象在可觀測到的宇宙裡應當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之故,太陽系並不孤單,人類也不孤單。宇宙是另一個維度的生命系統,他的神奇和不可思議遠遠超過了我們的認知能力,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有待被再發現和再認識,研究理論和方法有待深刻革命,只有突破自身的思維桎梏才能帶來文明維度的提升。

真實的世界在哪裡呢?可以這樣說,我們認識的這個世界只是真實世界的一部分,是真實世界裡執行的一個外掛,我們與真實世界之間的距離無法靠思考去逾越,只能依靠感“氣”而突破,“氣”將帶著人類走向一個“認知桎梏”之外的“無限世界”。《易》曰“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