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朱元璋制定的是一個大的模型框架,這個框架內事無鉅細,基本都面面俱到了。每個人都是這個大框架內的一分子。

就像一部大機器,每一個零件都只要完成自己的份內事,整部大機器就能正常運作 。。。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劉邦的皇帝為元首、政府由丞相掌管、御史大夫監督,在地方上封建制和郡縣制並行(半封建半郡縣),挺好的,劉邦的失策之處不在這個制度本身,而在於沒有規定後代皇帝不得改變這個制度,所以到漢景帝就開始削藩,到漢武帝就把丞相架空,權力收歸皇帝,皇帝既當董事長又當總經理,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被徹底踐踏,完全亂套。那之後帝國的執行就要依靠皇帝的個人素質而不能依靠制度了。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朱元璋的制度更為細緻,無所不包,也彌補了劉邦的失策,老朱的缺點在制度本身,具體來說在宗室制度方面。宗室發展到崇禎時期,有親王一百五十位,郡王一千餘,以下宗室將軍和宗室中尉十餘萬,國家稅收都不夠支付宗室俸祿,以至於有宗室餓死。九千歲時期大力開源,東林黨掌權不許開源又不能節流,於是帝國財政崩潰,改朝換代。

所以總體來講,就制度本身來說,劉邦那套更有彈性,更富有可持續發展力,如果不是被劉小豬徹底破壞,那漢朝在國祚綿長方面不見得不能和周朝比一比。。

當然,不管什麼樣的帝國制度,都有一個無法避免的致命缺點:缺乏自我完善功能。隨著時代的前進,最初多麼好的制度,都會落後於時代,被時代洪流拋棄,淹沒。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秦始皇是很失敗的,太子被調到邊關遠離中樞,自己一死讓趙高李斯弄權搞得一塌糊塗。

劉邦總體還行了,只是呂后和她的家族太有能了一些。

司馬炎也是失敗典型,諸王掌兵權是後來八王之亂重要引子,楊俊和賈南風一個是無能之輩,一個野心大又控不住場。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楊堅看錯兒子導致隋朝滅亡。

李淵對兩個兒子的掌控是比較失敗的,不過好在沒有造成過多流血,李世民也是好皇帝。

趙匡胤如果本意是弟弟接班沒啥問題。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政治領袖的身後事,與普通人家的身後事是不一樣的,這裡提供一個評價思路。

第一、政治領袖死後是否引發政治動盪,這個是最直接的跡象;

第二、政治領袖死後,他確立的行政架構是否得到了儲存和延續;

第三、政治領袖死後,他的政治理念是否得到了儲存與延續;

一般來說,政治領袖安排後事的終極目的,是為了第二、第三,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第一點是前提。

從這個標準來評價,更客觀一點。著名的政治領袖不是普通人物,他除了個人遺產(就是皇位政權了),還會留下政治遺產,前者會隨時間消逝,而後者影響深遠。

這樣才會出現對朱元璋後事問題的不同評價:有人會認為他在制度建設和政治理念上處理得比較好,但在第一點上,有人認為他處理得很糟糕。

所以要綜合起來看。上述三條,在程度和重要性上,是逐次遞增的,前者不過是手段,後者才是目的:政治的穩定和制度結構的確立,都是為了政治理念服務的。

所謂的政治理念,其實就是“我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能夠完成這一定義的,只可能是開國君主。繼承人的挑選、政治制度結構的確立,都是為這一條服務的,並且是這一條的前提。

就比如說朱元璋吧,他希望建立的一個講究秩序,自給自足的保守型農業社會國家。在這個國家裡,每個人按照自已的定位完成自已所做的事,農民就只管種地,工匠就只管做工,該做什麼事甚至該穿什麼衣服都規定好了,而朱家的子孫只管享福。

以民國為分水嶺,可以看得更加清楚,中國之前採取的是家天下的模式,因此民國之前的皇帝,既是政治領袖,又是家庭族長,其政治理念與血脈傳承相混雜,所以政治色彩不夠鮮明罷了。

其實我們在評斷古代君主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從個人和政治角度去看待,朱元璋不必說,前面提到了宋太祖,也是從政治遺產角度來看的——他的個人後事實在不能算太好,只是太宗繼續完善了他的事業,這明顯是在談政治遺產。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如果覺得太拗口,可以這麼理解:

1、選定的接班人是否能順利繼位,並穩定執政。

2、開國皇帝擬定的框架國策是否得到很好的延續。

第一點是基礎,不管要達到什麼目的,都需要下一任皇帝來實現,沒有哪個皇帝能保證自己死後還能繼續操縱朝政走向,必須由新一任的皇帝開實現。

第二點也是判別標準,如果接班人順利繼位,但完全走的另外一條路線,不管成功與否,都表示開國皇帝看走眼了。

開國皇帝處理不好身後事是有原因的,甚至說每個強勢皇帝的身後事都難處理好,開國皇帝本身能力很強,聲望太高,其行事有很深的個人烙印,接班人缺乏這樣的條件,按部就班很困難。王朝新建立時,國力疲憊,社會並不穩定,對皇權的爭奪也反映了這一點。

歷史上,那些開國皇帝的身後事都交代得怎麼樣?

滿清,努爾哈赤傳位皇太極是成功的,不過皇太極死後,被多爾袞攝政。

明朝,朱元璋直接傳給孫子的結果就是靖難。

元朝,成吉思汗傳位還算成功,不過再下一代就陷入了戰爭分裂。

宋朝,不管是否本意,傳位宋太宗都是最佳選擇。

唐朝,李淵在選擇接班人的事情上是失敗的。

隋朝,楊堅選擇了楊廣,二代而亡。

晉,其實司馬懿傳司馬昭傳司馬炎還算順利,再往下出問題了,其實司馬這個家族可能就有問題,出的弱智特別多。

漢,劉邦對身後事是完全失控的。

秦,二代而亡。

無獨有偶,幾個後續王朝處理得不錯,分別是東漢、東晉、南宋,當然除了東漢,其它兩個並不能算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