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與所愛之人有“血海深仇”,今夏為什麼比珍珠“淡定”?

1

因為《錦衣之下》認識了眼神會開車的陸大人,後來又去刷了《大唐榮耀》。

因為這兩部劇有一個相似的設定,讓我忍不住拿兩個女主來對比下。

這個設定就是:

你愛的人是你的大仇家。

在《錦衣之下》中,陸繹的爹害死了今夏一家,全家除了她無一人存活。

《大唐榮耀》裡,沈珍珠因為一個遺落的玉哨,誤以為廣平王就是殺害他們一家的兇手。

那麼面對愛情和家仇,女主該怎麼選?

2

在《錦衣之下》原著中,陸繹說過一句話:“夏家上下一百多口人,林家上下七十餘口人,全是她的親人,她該怎麼辦?”

今夏的反應更多是

傷感

原著中的話雖有點殘酷,卻也是事實:“

五六歲之前的事情她已然忘得差不多,對生身父母也無記憶,所以這血海深仇對她而言,就像是別人家的事情,她著實很難感同身受。”

同樣是與所愛之人有“血海深仇”,今夏為什麼比珍珠“淡定”?

她知道真相後確實一下子蒙了,陸繹來見她,林姨要殺他為林家和夏家報仇,今夏卻下跪哭著求林姨“讓他走”,最後也只是歸還了定情手鐲表示兩人“情斷”。

知道不可,卻還是不捨。

最後,陸繹入獄,她把自己的俸祿和嫁妝都拿出來救他,一等就是三年,即使如此,

她也從沒有恨過他。

同樣是與所愛之人有“血海深仇”,今夏為什麼比珍珠“淡定”?

3

到了《大唐榮耀》,似乎就是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了。

自從玉哨和一系列線索把殺人兇手指向廣平王,珍珠在短暫的痛苦後,迅速進入了“復仇”模式。

同樣是與所愛之人有“血海深仇”,今夏為什麼比珍珠“淡定”?

“我一定要讓他為沈家二十餘條人命付出代價。”

“我發誓一定要手刃仇人。”

珍珠找林致要毒藥欲給李俶下毒,想把神醫開給李俶的救命藥丸倒掉,還聯合安慶緒安排埋伏,想在回唐路上殺了李俶(自己袖子裡還藏了一把帶毒的匕首)。

待到李俶發現情況攤牌時,珍珠又是一把剪刀準備以死拼殺。

“縱使我愛你愛到情深刻骨,但我知道真相後,這些愛就被恨意吞噬的一乾二淨。我現在恨不得把你挫骨削皮,來祭奠沈家的冤魂。”

即使李俶解釋,她依然不相信他。如果不是安兒出現,這個復仇路線大概還會持續很久,也許到李俶死去為止。

縱使後來誤會解除,珍珠承認“冬郎,是我糊塗了”,每每想起前面種種,總讓我對珍珠愛不起來。

同樣是與所愛之人有“血海深仇”,今夏為什麼比珍珠“淡定”?

4

我總是會對比:如果是今夏,一定不會如此。

她那麼愛大人,即使知道真相,也只會為難自己。

同樣是與所愛之人有“血海深仇”,今夏為什麼比珍珠“淡定”?

可是想想,也許,我們也無法苛責珍珠。

對於今夏來說,林姨口中的“夏家”,對她來說只是夢中的一個回憶,父母也幾乎沒有了印象,相比之下,養母更加親切,而大人更是她從不敢奢望的愛人。

再說,夏家的人命案,也是陸繹父親所為,和大人沒有關係。所以,她對大人,真的是恨不起來,更不可能為了報仇殺他。

可是珍珠不一樣啊。

她的父母家人,是她從小到大最熟悉、最親的人,一下子知道至親慘死,而且以為兇手就是自己的枕邊人,自己一直都是被利用的,那種痛苦,也許真的無法要求她“為了愛情放下仇恨”。

當然,我私下裡會小聲腹誹:其實,今夏愛大人更多啊。

對比之下,總覺得珍珠對廣平王少了很多信任,自己單方面就給廣平王定了罪,加上後面一系列行動,讓這個角色敗了很多好感。

作為觀眾,難免有上帝視角,因為我們明瞭一切,而珍珠作為當事人,恐怕也是“當局者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