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續上)

第三章、端午節10種起源來歷中,哪種說法更加符合歷史?

1、自然天象崇拜過於泛泛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首先第一種,源自自然天象崇拜。由於古人對於未知世界的不瞭解,出於對自然現象的恐懼和崇敬,便產生了自然神靈崇拜。因而基本上古代所有的傳統習俗,可以說都可歸結於自然天象崇拜。然而,這種說法過於泛泛,也不太確切。

蒼龍七宿星象春季於東方升起,夏季於南方高空,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人們崇拜天象,於是在仲春時分祭祀龍出現,後來演化成了“二月二龍抬頭”習俗。至於在夏季正中,一般來說是夏至日,蒼龍七宿在南天正中,正如《史記·封禪書》記載:“夏至日,祭地,皆用樂舞”。

因而,如果說和天象有關,也應該和二十四節氣夏至日有關係,而五月五日端午節雖然和夏至日很接近,不過,很少重合。那麼可以說和後面的說法,三大夏至說合併為同一說法,是由夏至演變而來。可是在《史記》中,“夏至(節)”和“五月五日(節)”都有出現,似乎並不相同。因而,端午節源自天象自然崇拜,雖然有關係,不夠缺乏很直接的關係。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第二種,聞一多先生的龍圖騰崇拜說。

這個說法是把第一種進行了演化,從歷史記載文化證據上進行論證。不過,聞一多先生列舉的幾個證據,只能說明古人有龍圖騰崇拜,卻不能說明和端午節有直接關係。聞先生舉了很多“五龍”記載,然後認為龍和五關係很大,“端午”最早是“端五”,因而得出結論,端午節就是龍圖騰崇拜的演化,筆者認為證據不足,略顯牽強。

再就是,聞一多先生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吳越,然後向長江中上游和北方傳播。可是其列舉的所有證據,都是源自《史記》和《後漢書》中關於匈奴的記載,也就是說,用北方的龍崇拜來證明龍崇拜起源於南方,這就有點錯誤了。僅僅認為近代南方江河水多,就片面的認為端午節起源於南方,更缺乏實證。

要知道,在上古時期,全國各地都是水患為災,《山海經》、《史記·夏本紀》都記載,上古時期,華夏發源地黃河流域,洪水滔天,以至於有了大禹治水。況且龍圖騰是多種動物的組合體,是華人的共同崇拜,目前最早發現的實物證據還是在遼寧阜新,因而該說法是用演變後的習俗結果來證明起源的原因,屬於本末倒置。

綜上所述,關於端午節起源於龍圖騰崇拜,和第一種說法相近似,雖然有一定的關係,不過證據同樣過於牽強。

2、人物傳大多是出於附會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第三種,紀念伍子胥說。

該說依據的是晉代《會稽典錄》:“漢安二年(143年)五月五日,於縣江迎伍君神”,然而在晉代以前並沒有類似記錄,並且在《史記·伍子胥列傳》中也沒有記載伍子胥自殺確切日期,只有“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因命曰胥山”。這可以肯定,當時江浙一代有祭祀伍子胥的傳統,不過,同時期周處的《風土記》只有記載端午節,而沒有說明是祭祀伍子胥,因而可能只是一隅的習俗。另外紀念伍子胥也很難解釋其他端午節習俗來歷,諸如掛菖蒲、懸艾葉、飲雄黃酒等。

第四種,紀念孝女曹娥說。

這種說法同樣引自第三種說法,不過,在原文中已經說明曹娥父親因為在五月五日迎伍神(伍子胥)的祭祀活動中溺於舜江,曹娥悲痛萬分,日夜哭泣,過了17天,曹娥也跳江。因而紀念伍子胥說在前,紀念曹娥在後,自然不能作為起源,只能說人們認為曹娥孝心可嘉,以茲紀念,並不能作為端午節的來歷。

第五種,紀念介子推說。

這點其實不需要多解釋,因為有“寒食節”專門紀念介子推,《荊楚歲時記》有“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因而,紀念先賢不可能有兩個相近的節日。況且一些文獻都已經佚失,只是在唐代收錄的文集中引用,很難作為證據,並且唐代已經明確寒食為法定假日,因而這個說法可以不考慮。

第六種,紀念屈原說。

這是現在最為流行並且知名度最高的說法。不過,屈原(約公元前340年~公元前 278年)遠比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要晚兩百年,並且更早的書面證據都說明五月五日有紀念伍子胥的習俗,卻沒有說紀念屈原,因而紀念屈原說應該是在端午節形成後,才被後人依附在一起。

還有另一個證據,那就是和屈原在同一時期並且略早的孟嘗君田文,因為生於五月五日,被父親厭惡,因而可以看出在屈原去世前,就已經有了五月五日的說法,因而,更能證明紀念屈原說不能成立。

那麼,為什麼後來紀念屈原說能夠廣為流傳呢?

這是古人為了弘揚愛國精神和頌揚文人的高尚氣節導致,就對比以上四種紀念人物說,介子推有專門的寒食節紀念,就此退出爭論;伍子胥被逼屈死,卻有掘墓鞭屍行為,曹娥為父盡孝而死,只是個人孝行,而屈原則是憂國憂民悲憤而死。因而,後來被歷朝歷代公認為高尚情操的代表,自然廣為弘揚,因而成為知名度最高的說法。

3、夏至演變成端午證據不足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第七種,夏至說。

這種說法可以歸結到第一第二種說法,那就是自然天象崇拜。夏至日,蒼龍七宿在南天正中,因而人們崇拜祭祀,夏至作為一個節氣自然是很古老的。不過因為後代夏至日也得以保留,還出現端午節,因而說是夏至祭祀演變成端午就無從說起。所謂的演變,是一種逐漸變成另一種,原來的節氣消失,而不是出現兩個節日。因而端午節源自夏至有點牽強,倒不如說,第一種第二種的龍圖騰崇拜和天象崇拜,演變成夏至祭祀比較順理成章。可是夏至變成端午就說不通。

4、把習俗活動說成起源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第八種,勾踐練兵說。

源自宗懍的《荊楚歲時記》引用的《越地傳》的一個說法,說越王勾踐練兵,後來成為習俗。這種說法以偏概全,應該說,賽龍舟習俗有可能起源於水上練兵,不過,端午節起源不可能是因為水上練兵變成習俗,無法解釋其他習俗以及更早的起源記載,因而基本上不予考慮。

第九種、浴蘭說。

這種說法同樣把結果說成原因,沒說為何要浴蘭。其實,同三月上巳節一樣,也齋戒沐浴蘭湯,目的都是為了驅毒辟邪,因而不能說浴蘭是習俗起源。

5、端午節起源最早應該是“惡月惡日說”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第十種、驅毒辟邪說。

以上九種說法基本上都可以排除,那麼驅毒辟邪是不是端午節起源的真正原因呢?筆者認為,該種說法最為妥帖,也合情合理,而且可以和眾多習俗聯絡在一起。

先說理由,

首先記載最早,早在先秦時期就有這種說法。

比如《史記·孟嘗君列傳》中說孟嘗君出生便被父親要求拋棄,原因就是因為“五月五日”出生,不利於門戶,因而可知戰國時期就有此習俗。再就是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記載:

“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者,闢兵及鬼,令人不病溫”。東漢董勳撰著的《問禮俗》曰:

“五月俗稱惡月,俗多六齋放生”

。眾多記載都說明,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認為五月是惡月,並且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需要辟邪驅毒。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其次是理由充分。

那麼,為何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

從天象上來說,

五月五日接近夏至,蒼龍七宿在南天正中,《禮記·月令》: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交,死生分”

。夏至後白天漸短,黑夜漸長,孔穎達解釋:

“夏至一陰生,是陰動用而陽復於靜也”

。至陽導致陰生,正如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

,因而人們認為該月不祥。

從氣候上看,

五月進入夏季,天氣炎熱多雨,各種毒物病蟲害進入活動旺季,而毒物在古代被認為屬於陰,古人又認為最毒的毒物五毒

“蛇、蠍、蜈蚣、蟾蜍、壁虎(或蜘蛛)”

開始萌動,對人的安全造成隱患。古人醫療條件差,再加上當時夏季瘟疫流行,許多人因病去世,因而人們認為該月是惡月。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至於惡日,五月是午月,遇上午日,重午,古人認為是更不祥的日子,當然五月一般最少有兩個午日,也可以有三個午日,這就是為何在1973年甘肅發掘出的漢代木簡,五月十八日為“重節”,這是第二個午日。筆者猜測,這是古人把夏至天象和重午結合起來,因而用的是第二個午日。不過,當時還沒出現“端午”一詞,端午應該是後來才有的。

至於為何會有五月五日

,因為“五”、“午”同音,並且夏曆五月是午月,古人對重複日月都有特別的偏愛,因而五月五日本為“午月午日”,重複出現,自然更加不祥,後來逐漸在民間變為五月五日。若是按照曆法,先秦時期雖然以干支紀元,不過也並行數字紀日,這就是為何漢代《史記》中有五月五日。東漢魏晉以後,比較盛行數字紀日,於是到了後來,五月五日也稱為“五月節”,替代了“重午節”。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綜上所述,午月毒物出沒、瘟疫流行,午月午日是最厲害的一天,人們認為哪一天是最陰毒的日子,因而需要驅毒辟邪。這就是為何有

沐蘭湯、喝雄黃酒、掛菖蒲、懸艾葉、薰蒼朮、佩香囊、齋戒節慾

等習俗,因而

“惡月惡日說”

應該是端午節最早的起源原因,比起其他九種說法,更能解釋很多習俗的出處。

另外,關於惡月惡日傳說,還有很多歷史人物的專輯記載,比如孟嘗君田文、東晉末年名將王鎮惡、宋徽宗趙佶等來佐證,我們另文詳談,就不贅述。

第四章、結語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筆者對以上10種說法經過簡單分析,得出結論,那就是端午節的起源,應該最早源自“惡月惡日”說法。然後人們在這一天用各種方法驅毒辟邪,從而產生各種習俗活動,並且延伸開來,認為這一天生人不祥。至於吃粽子和賽龍舟習俗,筆者認為,這應該是在五月節已經存在的情況下,人們把當地習俗以及紀念先賢的活動相結合,從而經過不斷演變,最終在兩晉時期形成“端午節”。

可能還存在一些小問題

,比如,為何王莽時期的木簡上的“重節”是五月十八日,而不是五月五日?因為沒有實物證據,我們只能猜測,在東漢以前,

五月五日“五月節”和午月午日“重午節”(或重節)都存在

,而重午包含第一個午日和第二個午日,那麼我們就可以理解“端”字的含義,那就是初始的意思,即第一個“午”日。後來到魏晉南北朝,逐漸合併吸收,人們只用第一個重午日,也就是端午節,而不再說第二個重午日(也因為有夏至節氣的原因)。

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的看法,由於學識淺薄,難免有些論證不到位的地方,歡迎諸位老師和讀者提出新的證據和看法,敬請留言交流。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

(全文完)

2021/6/12榆木齋

主要參考資料

《禮記》西漢 戴聖編撰

《史記》西漢 司馬遷編撰

《風俗通義》東漢 應劭編撰

《世說新語》南朝(宋)劉義慶編撰

《荊楚歲時記》南朝(梁)宗懍撰著

《續齊諧記》南朝(梁)吳均撰著

《初學記》唐代 徐堅彙編

《藝文類聚》唐代 歐陽詢等編纂

《端午考》現代 聞一多著

習俗起源考|端午節來歷有10餘種說法,哪一種更有說服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