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的“平原”上

在貴州的“平原”上

“多彩貴州”。

你眼中的貴州,是什麼樣的?

有人說,如果要用一個字描述第一次看到貴州的感受,那便是“驚”。

驚歎它的神秘與美。喀斯特地貌下,無數的山山連山,無數的水水連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加之眾多的少數民族,那種自在的性格與古老的習俗,構成了這裡獨一無二的景觀。

在貴州的“平原”上

興義萬峰林,攝影師@陳喆 圖片來自星球研究所

也驚訝這裡的困頓。偏居於西南一隅,中國改革開放40年,幾乎就是貴州GDP築底的40年。孱弱的農業條件,落後的工業基礎,讓這裡總是和深度、重度貧困聯絡在一起。

但如今:中國天眼FAST、“雲上貴州”……貴州已經連續7年半GDP增速位列全國前三。它是至今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省份。

在貴州的“平原”上

貴昆高鐵北盤江大橋,高鐵列車正在透過,攝影師@王璐 圖片來自星球研究所

貴州變了。貴州因誰而變?貴州是如何變化的?

梭羅言:“一切改變,都是值得深思的奇蹟。但它又是一種隨時會發生的奇蹟。”

如果建行是銀行業裡的梭羅,貴州的山水,就是他的瓦爾登湖——這是我們在眾多貴州故事中,找到的經典一種。

1

貴州,中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

真的嗎?

從2014年開始,貴州開始啟動農村公路三年大會戰,投資400億,計劃實現村村通公路。到2017年,貴州成為西部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省份。目前,貴州全省的9市州都建有機場。

如今,“上千公里隧道洞穿山河,24000座橋樑天塹成通途”的盛景,是在這裡驅車時,令人印象深刻的瞬間。說貴州的基礎建設水平代表了中國最高水平,毫不誇張。

今天的貴州,有平原。為什麼這麼說?

如果我們以“通途”去定義平原於人們的意義,那麼,這方藉助於政策、靠著貴州人勤勞的雙手,在天塹之上,貴州以路、橋、燈搭起的通途,名叫“高速平原”。

在貴州的“平原”上

貴州省六廣河大橋,連續剛構結構,主跨240米。攝影師@李琦 圖片來自星球研究所

而這座用雙手創造出的、意義上的“平原”,以衝破艱難險阻的方式,改變著貴州人的命運。

這些雄偉輝煌的建築背後,有著一個為貴州基建默默奉獻多年的身影:

中國建設銀行。

2

貴州,“地無三分平”,以耕地匱乏,水源工程性短缺著稱。農業難以發展。

建行貴州省分行行長李洪茂告訴我們,在農業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方面,建行緊緊圍繞貴州省領導領銜推進的12個特色產業,將金融要素嵌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行的“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組織方式,完善形成“龍頭企業+金融+合作社+農戶”產業扶貧新模式。

一場貴州農村產業的革命,正在這裡上演。

建行是如何耕耘這片土地的?

不僅僅是注入了金融的價值,更注入了細節。

如今,當你來到六盤水六枝,一根根手臂粗細,兩米高度的水泥樁子,密密麻麻,幾乎佔據了所有的河谷平原。

這是當地特產紅心獼猴桃的種植區。

一個你也許想不到的事實是——如今為我們追捧的獼猴桃,故鄉便源於這片山川。

這1500畝遼闊土地上種植的獼猴桃,將改變上千人的貧困戶身份。

在田野裡,那些孩子離開家鄉的農人,因為勞動的收穫,咧開了嘴。

在貴州的“平原”上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貴州威寧。在這兒,改變農民身份的是另一種作物——馬鈴薯。

據悉,在龍頭公司的指導下,馬鈴薯種植,覆蓋整個縣城三分之二以上的農戶。已成為威寧農村第一大主導產業,2017年農民來自馬鈴薯生產收入2000元左右,約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四分之一。

在貴州的“平原”上

在威寧當地的“中墾農業”的組培基地,我們見到了馬鈴薯的“原原種”。公司總經理李日裕說:科技才是產業扶貧的鑰匙。

當然,沒有模式,“三農”的改變,都無從講起。

在貴州,以高附加值農產品帶領村民致富的故事,還在繼續上演。從田野裡的“農業專家”、到龍頭公司“引路人”,建行人有時會笑自己,像中介,也像農人。曲折的山坡上,總是先種下建行人低頭躬耕的身影,後造出一片片“產業的田野”。

一個建行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帶領村民們從普通農民,完成向產業工人的身份轉變絕非易事。這中間有太多的細節、太多需要溝通與教育的東西。

首先,你必須讓他們接納你、認可你,這是唯一的道路。

一路上我們在不停探索,“高速平原”的最後一公里是什麼?老百姓心裡的“最後一公里”是什麼?

很快我們便有了答案:是路燈。當我們在威寧縣板底鄉新華村剛剛完成硬化的道路上沿著山坡攀登,你就會發現,那些燈為何能點在老百姓心裡。

建行畢節市分行行長吳生祥和我們講這150盞燈的質量可以保證。令我驚訝的是,為了做好精準扶貧,對於路燈結構,他竟然瞭如指掌。

另外一個關於路燈的故事是,去年,一個叫何登亮的建行畢節分行駐村幹部來到這裡扶貧。後來他獲得了一個綽號“何燈亮”——他來了,燈就亮了。

貴州的精準扶貧為什麼會有未來?因為,“人努力,天幫忙”。

在貴州的“平原”上

3

貴州,被聯合國列為“不適合居住之地”,喀斯特岩溶地貌,山川之上,土地貧薄。

在建行大學的推動下,奔赴異鄉上大學的孩子,有了一個用知識回饋家鄉的機會,這更是一代人回家的理由。

這個夏天,“金智惠民-鄉村振興”暑期下鄉實踐活動已經開始,建行召集的成千上萬名學子,正在奔向中國的各個角落。

我們獲悉,建設銀行組織的“萬名學子下鄉”已經有325個講師團,這些年輕人,奔赴全國1300餘個縣區,深入田間地頭。

在貴州的“平原”上

在新華村,我們就遇到了這樣的一群大學生:雷旋,來自於東北大學資訊與計算機科學專業;餘嘉欣,來自於南京財經大學經濟學專業,布依族。石婧,來自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他們有個同樣的特點:都是貴州人。所以這一行他們也算是回家——應該說,重新認識生養他們的這片土地。

在貴州的“平原”上

除了在田間地頭科普農業知識、在建行定點扶貧村小學裡教村民如何識別假幣。正值彝族一年一度的火把節,大學生們在廣場上還精心準備了一場表演。

唱歌、舞蹈……帶隊的“老實說”,這些形式,他們再熟悉不過了。

下午五點,人群慢慢向廣場聚攏。新華村臥在山腰間,建行援建的廣場,恰好面對一片山谷。當大學生們敞開歌喉,歌聲就回響在山谷間。

在貴州的“平原”上

而村民融入這場不算盛大的“盛會”,需要過程。一開始,他們只是默默地抽著煙,遠遠地看著。隨著天色漸漸暗下,這些穿著各色服裝的人也漸入佳境,拿出了真實的自己,那個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的靈魂。

在貴州的“平原”上

他們開始聊,開始笑,笑容在他們的臉上漸漸綻放開來。10塊錢一包的貴煙,也抽得越來越快了。氣壓變低,似乎即將下雨,低空中飛來幾隻蜻蜓,和密密麻麻的人流一起看舞、聽歌。

攝影師退著步子開始找合適的角度。他這才發現,一個拿著手機拍照的當地小女孩佔據了最好的位置。

在貴州的“平原”上

4

晚上八點,大學生們方踏上回程,夜幕降臨。

山間開始湧起水霧,盤山公路上的能見度越來越差。學子們的車隊慢慢地向山的深處摸行,與此同時,山中的茶樹正在悄悄吸收水分。茶葉變得越來越有味道。

當這些大學志願者在山澗的池水間合影,享受著平時與他們遙遠的“無服務”。我們的無人機在天上飄著,突然之間,一隻山鷹錯把它當成了某位遠道而來的來客,圍繞著它滑翔起來——在晚霞之中的這一幕引起了大學生的驚歎。

山鷹-無人機,在這無意的一幕,似乎構成了某種微妙的隱喻。無論貴州的居民、還是擁有貴州籍貫的,他們自己,都在這短暫幾天時間,發生了深刻改變。

對於這些年輕人來說,回鄉之路才剛剛開始。山鷹教會了他們飛翔的本領,“無人機”是知識與實踐,教會他們的看待家鄉的方式。

在貴州的“平原”上

如果貴州——人們說這裡的山川是貧瘠的,那麼,他們則是這片山澗裡真正的土壤。

貧瘠意味著不屈與執著,正是這裡走出的人所具備的品質。如今,一群新貴州人,正在創造一個想象之外的“新貴州”。

從基建,到產業,再到注入年輕的血液。新貴州的“新平原”,以心手相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