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前幾天發了一個影片,細數和女兒親子閱讀的這5年多里,她帶給我的驚喜和意外收穫。這其中,識字算是一個巨大的意外收穫。

時至今日她能夠親子共讀和獨立閱讀結合,識字量充足減少了不少閱讀障礙,也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項。

於是我遇到了一些家長夥伴的問題:

不識字的孩子該如何引導閱讀呢?

這是一個好問題,也非常有代表性。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從小到大的閱讀軌跡和我家都是一致的。

而且引導孩子的閱讀方式有很多,今天的這篇文章,就把我所能想到的一些引導不識字的孩子閱讀的方式和方法分年齡段地寫在這裡。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一、轉變觀念:“閱讀”從0歲便可開始,但內容不是讀字

很多家長夥伴認為孩子閱讀就是念字,不識字的孩子沒法閱讀。所以一直在等孩子四、五歲了之後教孩子拼音、漢字,覺得這樣才能讓孩子開始閱讀。

而在此之前的幾年中,孩子沒有能夠建立起閱讀基礎,一上來就接觸他從未接觸過的拼音文字,毫無趣味性可言,覺得這是一件枯燥的任務,對閱讀產生反感。

其實“不識字就不能閱讀”的想法是錯誤的。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在《幸福的種子》中曾說:

讀書不等於識字。如果識字就能讀書,那麼只要是中文,再艱澀、再專業的書,我們應該都能從頭讀到尾。問題是,讀完整本書並不表示看懂了這本書。能夠真正理解書中的內容才算是讀書。

說白了,就跟我們平時調侃的:

字兒我都認識,可是湊到一起啥意思,我就不知道了!

而孩子讀圖的閱讀方式,卻恰恰是不識字,但依舊透過圖畫來理解了書中的意思。

6歲前的孩子的思維方式是形象思維,具體化的圖形影象,把文字形象化的圖案是孩子們的閱讀重點。

而這一階段內的孩子,激發興趣,培養專注力,培養習慣,讓孩子有閱讀的意識,坐得住逐漸看得進去才是關鍵。

二、0-3歲孩子該如何“閱讀”

1、0-1歲 充分調動孩子的五感,閱讀在玩中進行

1歲前的孩子,除了視力發育尚未達到一定程度之外,他的聽覺、嗅覺、觸覺都已經很完善。

因此閱讀可以是給孩子聽故事、帶孩子玩觸控書,甚至可以讓孩子玩帶有嗅覺氣味的書。

也就是充分調動孩子的五感,讓孩子玩書,在觸碰感知和遊戲中來“閱讀”。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看:

可以根據孩子的視覺發育還不成熟的特點,在6個月前看黑白卡,6個月後看彩色卡或者是低幼紙板書中的大圖畫。

媽媽可以用小手偶等將繪本圖畫中的內容表演出來,例如模仿繪本《猜猜我是誰》中小熊的微笑、老虎的吼叫動作等等,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起到陪玩的作用。

聽:

每天堅持給孩子讀故事。孩子會喜歡爸爸媽媽悅耳動聽的聲音。

嗅:

現在市面上有一些繪本採用了一些“黑科技”,可以讓孩子透過書中特質的機關,嗅到不同的味道,而且材質是安全環保的,也能起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的作用。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觸:

選擇帶有特殊材質的觸控書,讓孩子體會柔軟、粗糙、堅硬、光滑等不同的觸感。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味:

處在口欲期的孩子,往往會把書塞進嘴裡、啃書咬書,透過口來認知“書”是什麼。為孩子的健康考慮,選擇正版的紙板書。

2、1-3歲 建立閱讀儀式感,引導孩子閱讀圖畫

1歲之後孩子的視覺發育逐漸成熟,身體發育也從大肌肉運動向精細運動轉化,也就意味著孩子能夠清楚地看到繪本上的圖畫,手指靈活度也提高了。我們可以鼓勵孩子用小手翻書頁。

但是孩子的專注力此時還比較薄弱,大家會發現,帶孩子看書,孩子往往看不到幾分鐘就跑掉了。

我們不要放棄帶孩子閱讀的行動。

建立起閱讀的儀式感,例如每天固定的時間和地點,帶孩子讀繪本。

在帶領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有意識地指著畫面中的圖畫讓孩子來看他最喜歡的部分。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如果孩子在這個閱讀的過程中喜歡快速翻書,沒等媽媽把一頁講完就快速地翻到下一頁, 父母可以依照孩子的進度來尋求共同注意,不必過於拘泥於順序或完整性。當寶寶翻到某一頁,就配合該頁面的內容做說明即可。

逐漸地我們會發現,當我們開啟一本繪本讀給孩子聽的時候,孩子或會聚精會神地看著上邊的圖畫,或會指著圖畫中的某個細節給媽媽看。

當我們把孩子攬在懷裡給他們讀故事的時候,孩子耳聽“聽讀”與眼睛看圖“閱讀”實現了同步,孩子慢慢地從被動地聽變成了帶著小問號地聽,並且指著圖中的內容問媽媽“為什麼”。

親子之間透過交流把一本薄薄的小書越讀越豐富。

3、玩繪本,讓閱讀延伸為親子游戲

我們還可以透過家庭小劇場的形式,將繪本演出來,例如《小豬和小象》、《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樣的繪本,可以由爸爸媽媽分角色扮演,孩子作為觀眾或者參與其中,大家一起玩起來。

又如《好餓的毛毛蟲》,一本書中看似簡單的故事,卻可以由此而引申出各種創意遊戲,例如製作手工毛毛蟲等等。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而專注力也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地訓練出來了,配合孩子能持續的時間,採取分段訓練的方式陪他閱讀。

三、3-6歲孩子該如何閱讀

1、“添油加醋”和“照本宣科”並行

隨著孩子讀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雜,我們會發現,每一本繪本都有它的不同特點。

有的繪本文字比較少、圖畫佔了重頭戲,還有無字繪本的存在,這些書就是完完全全靠圖畫讓孩子去體會文中內容的。

例如《抱抱》、《大衛,不可以》、《首先有一個蘋果》、《晚安,月亮》、《會飛的箱子》、《海底的秘密》、《不可思議的旅程》等等……

這樣的繪本就需要父母來“添油加醋”,以開放式的問題讓讓孩子思維動起來,去細細地品讀圖畫中的每一個細節。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當然還有逐漸趨向於橋樑書類的繪本,例如《不一樣的卡梅拉》、《糟糕!身上長條紋了》、《公主的月亮》、《棉花糖兔子》、《小塞爾採藍莓》,這些繪本故事完整、文字也不少,一本書讀下來就會花不少的時間,孩子在細讀圖畫的時候,父母完全可以“照本宣科”把故事讀下來,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就行了!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圖為《小塞爾採藍莓》)

2、引導孩子看圖說話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讀圖的同時,不妨給孩子拔拔高。

因為孩子大量的輸入之後,可以嘗試孩子慢慢輸出了。

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說出他看到的繪本中的圖畫,從

詞-句子

這樣的順序開始說。

逐漸引導孩子說出圖畫所展現的時間、空間(室內還是室外),人物都有誰,發生了什麼事,慢慢地嘗試變成一段故事。

也可以和孩子在閱讀的時候,不看繪本後邊的內容,引導孩子的想象力去編結尾、編下邊的情節。

3、可以逐步介入“指讀”

在孩子4歲左右,不少家長夥伴會發現,孩子開始對文字產生敏感,即識字敏感期來到了。

孩子到了“識字敏感期”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他會在日常生活中去留意文字,並且指著有文字的地方,比如廣告牌、公交站牌、繪本標題文字來問家長這個是什麼。

“孩子不識字怎麼閱讀?”我把能想到的方式和細節,都寫在這了

當孩子釋放出這樣的訊號時,也就意味著我們可以適當地給孩子介入指讀,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向文字閱讀上過渡了。

當然,在學齡前,文字閱讀都還不是重點,繼續讀圖,讀圖畫讀文字兼顧,給孩子一個不急不緩的過渡期,也讓他去適應從讀圖向讀字變化的過程,體會文字閱讀同樣可以帶來的樂趣。

細數下來,孩子不識字閱讀的時間也就是那最開始的五六年,但也就是這不識字的閱讀期,卻能夠帶給孩子豐富的藝術薰陶、專注力保護、好習慣培養和心理自助構建。

所以,不要等孩子識字了再帶他看書,儘早開始,精心培育,靜待花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