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文 | 杜宇峰

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今天的中國,正在迎來一個文化自信逐漸迴歸的年代。

無數國人在百年以來西學東漸的一路狂奔中慢下腳步,開始驀然回首轉向自己民族的長河,找尋傳統文化所蘊含的勃勃動能與深深滋養。

於是,一波又一波的“國學熱”在整個社會層面熱鬧非凡。

然而,問題亦隨之而來——

面對浩如煙海的傳統經典,大多數普通的國人往往難窺門徑。

文化斷裂的客觀歷史所導致的文化隔膜,更讓很多年輕人望而卻步。

而無數的“文化販子”也藉機粉墨登場,借文化之名販賣著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國學快餐”。

在歷史與現實、文化與渴望之間,亟須一座座精緻而堅實的橋樑。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今天讀者讀書會向大家推薦的“讀者薦書049”《經典常談》,就是這樣一座“橋”。

若僅就篇幅而言,《經典常談》絕非“鉅著”,而是一本很薄的“小書”。

然而,就是這樣一部“小書”,用了短短的十三篇文字,完成了一次巨大的文化穿越之旅。

從《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到“三禮”“春秋三傳”“四書”,從《戰國策》《史記》《漢書》再到諸子、辭賦、詩、文……

在這部“小書”中,中國文化經典的千年源流盡收眼底,呈現出的完整而明晰的框架體系也令人一目瞭然。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經典常談》如一把鑰匙,輕輕轉動,在汗牛充棟枝蔓龐雜中,刪繁就簡提綱挈領。沒有故作高深,卻足以開啟人們對經典過於艱深所產生的望而卻步和糾結心鎖;

《經典常談》如一扇螢窗,脈脈推開,以豐富充實、旁徵博引之深厚學養,將中國傳統文化全景式的萬千氣象,蔚為大觀地呈現於無數讀者的眼簾心懷之間;

《經典常談》如一聲細語,娓娓道來,不佶屈聱牙,也不晦澀難懂。

它以一種簡約平實、優美曉暢的現代白話文進行文字寫作,吸引普通讀者亦讀之欣悅,興致盎然。

《經典常談》如一堂大課,它琅琅有聲,不只告訴人們學問是什麼,更提供了一種治學門徑與科學方法,授人以魚,亦授人以漁。

這就是這部“小書”的“大價值”!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經典常談》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對國人來說並不陌生。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早在中學課堂裡,我們已經吟誦過他優美深情的散文佳作《春》《荷塘月色》《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背影》……也曾在偉人名篇中感嘆欽敬,他不食嗟來之食終於困厄早逝的鏗鏘風骨。

山河破碎國難當頭之際,在大師雲集群英薈萃的西南聯大,朱自清能夠成為中文系主任,他的文學成就和學術成就可見一斑。

但是,這位大學者卻樂於寫這樣一部入門級的“小書”,其中的深味,尤其值得我們感喟。

王瑤先生在《念朱自清先生》一文中說:

他雖然是有成就的專門學者,但並不鄙視學術的普及工作。他不只注意到學術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為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廣度。

朱自清所在的年代,是一個大師愛寫“小書”的年代。

除了朱自清的《經典常談》和《文藝常談》之外,還有梁啟超的《讀書指南》、傅斯年的《史學方法導論》、張蔭麟的《中國史綱》、章太炎的《國學概論》、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新編》、曹伯韓的《國學常識》、朱光潛的《談美》……

在當時,幾乎每一位大學問家,都曾寫過“小書”。

他們如同一位位農人,在廣袤的學術原野上辛勤耕耘一季,揮灑汗水與心血,就能收穫稻穀滿倉。卻樂於只精釀出一杯美酒,虔敬地奉獻給普羅大眾,惠及於芸芸眾生。

不只痴迷於高頭講章、鴻篇鉅製、宏大敘事,同樣重視啟蒙,放下身段,樂於引導。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朱自清所代表的一代學人,在歷史風雲際會、文化急劇轉型的大時代裡,以巨大的使命感,走出了孤高的學術象牙塔。

不在狹窄的小圈子裡中孤芳自賞,而是主動與整個社會文化進步的脈動聲氣相通、彼此呼應、互相成就。

舉凡真正的大師,他們往往治學彌尖、勤勉刻苦,卻始終能夠保持一種平易的姿態,將精深的學問轉化提煉成一種推而廣之的“常識”與“通識”;

他們往往學貫東西,在不同的領域已然造詣非凡,卻依然重視實證,永葆求真之誠,不忘求實初心;

他們往往冠蓋京華名動天下,卻始終能以一種平視尊重的修養面對大眾。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即便是寫作入門型普及型的讀物,也絕無一絲的輕忽,而是非常認真地把他們對於學術的最新研究與最深思考,用盡量淺易曉暢的文字表達出來,讓更多人能夠分享這種文化的養分。

這是一代學人令人神往的文化自覺!

這種文化自覺在二十世紀中葉,曾匯聚成一種巨大的文化勢能,造就了那個時代燦若繁星的文化盛景,也為後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朱自清先生在《經典常談》的序文裡說:“經典訓練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

陶行知在《經典常談》讀後感中寫道:

“一些古書,培育著咱們的祖先,咱們跟祖先是一脈相承的,自當嚐嚐他們的營養料,才不至於無本。

若講實用,似乎是沒有……胸襟推廣了,眼光深遠了,雖然還是各做他們的事兒,卻有了一種新的精神。這就是所謂無用之用。”

無用之用!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

無數先賢在百年之前,為傳統文化經典做出的這種定位,至今聞之,仍讓我們有振聾發聵之感。

而他們對文化啟蒙與普及的身體力行,澤披後世,今天仍讓我們充滿無限敬意。

文化之種的播撒,文化之樹的長成,文化之林的繁茂,必應是代代學人薪火相傳不斷賡續的事業。前人的深刻思考,實際上也是一種對今人的殷切召喚。

這種召喚,是一種時代之問——

屬於我們今天的“大師”在哪裡?

屬於我們今天的“小書”又在哪裡?

“國學入門之作”浩如煙海,為什麼我只選擇朱自清的這本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