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建立“東亞文化之都”|高密三賢之劉墉

大禹封國,三賢故里,高密是東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齊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悠久,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為助力建立“東亞文化之都”,更好的展示高密的歷史文化,將陸續推出與高密有關的歷史人物,帶您一起走進高密的歷史長河。

濰坊建立“東亞文化之都”|高密三賢之劉墉

劉墉(1719-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祖籍安徽碭山,出生于山東高密。

清代乾嘉年間著名的政治家、書法家和詩人。他於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進士,獲選庶吉士,一生做官50多年。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劉墉以85歲高齡死於任上,死後入祀賢良祠,諡“文清”。

劉墉早年做地方官時是有名的清官,

尤其在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出任江南首府江寧知府一年多的時間裡,是他一生中最負盛名的時期。他勤奮公正,正直不阿,疾惡如仇,摧折豪強,打擊奸徒不遺餘力,因而深得人們的讚譽。當時人昭槤說他 “少時知江寧府,頗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內,婦人女子無不服其品誼,至以包孝肅比之”。正由於他這種廉潔正直的作風與當時極端腐敗的社會政治現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而使他贏得了渴望清明政治的老百姓的衷心愛戴,人們便以各種方式歌頌他的有關事蹟。

劉墉不僅是一個廉潔耿直的政治家,還是一個才華橫溢、涉獵頗廣的著名學者。

劉墉曾就自己的才藝評價說:“吾生平有三藝,題跋為上,詩次之,字又次之。”實際上,他的文章、詩詞、書法均為上乘,不分高低上下。正因為劉墉學識淵博、經學根底深厚,他在乾隆帝弘揚傳統文化、“稽古右文”之時,多次被諭令任編纂官修典籍。

劉墉的書法與翁方綱、成親王永瑆、鐵保3人齊名,並列為乾隆朝四大書法家。

他在書法史上的最大貢獻是對傳統書法的創新之功。劉墉的書法特點是用墨飽滿,墨濃字肥,渾厚端莊,雄厚勁遒,時人有“濃墨宰相,淡墨探花”之美譽。劉墉擅長於草書,他繼承了北宋蘇軾開創的“韻勝氣貫”、“尚意”的書風,以“蘇體”書寫的蘇軾的3首詩瀟灑超逸,酣暢淋漓,惟妙惟肖,令人稱絕。劉墉的墨跡傳於世者有由其侄兒劉鐶之(嘉慶朝戶部尚書)刊刻行世的《清愛堂石刻》。

劉墉的詩也值得稱道,

王昶《蒲褐山房詩話》稱劉墉的詩“清新超悟,有香山東坡風格”。從僅存的《劉文清公遺集》中可見其詩的體裁和內容都很廣泛,語言樸實清新,頗有可讀性。《劉文清公遺集》由其侄孫劉喜海刻於道光六年(1826年)。

濰坊建立“東亞文化之都”|高密三賢之劉墉

【來源: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