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大約2億年前,在今天的阿根廷地區,一群鼠龍在幾平米的地方全部死亡,他殺?自殺?死因一直未解。

或許,這群“鼠龍”死於一場大瘟疫,某種瘟疫橫行阿根廷,一夜之間,“鼠龍”全部感染了瘟疫,再也沒有活下來。

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或許,突然出現乾旱,太陽炙烤大地,到處是高溫,河流與湖泊都曬乾了,連最後一滴水都蒸發了,這群“鼠龍”被幹死在湖岸邊。

01發現:在所有的恐龍化石中,“鼠龍”是最特殊的一種

直到1977年,這些阿根廷的“鼠龍”化石才被人發現。這片地層中有“鼠龍”的蛋巢、蛋殼以及剛孵化的幼體的化石,蛋巢內發現100多顆蛋,還有69個骨骼化石,其中不僅有相同年齡的個體,也有不同年齡的,所有這些都在1平方公里和3米厚的岩石裡。

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這些化石中包含了5具幼崽化石,有一具尾巴骨骼都沒找到,這些幼崽化石體長僅20釐米左右,相當於1只老鼠大小。

2007年,古生物學家在曾經發現“鼠龍”的科羅拉多組地層中,又發現了更多的化石,其中包括至少14個未成年的“鼠龍”化石。

“鼠龍”,聽名字就知道是一種體型很小的恐龍,古生物學家曾經一度誤以為“鼠龍”是體型最小的恐龍。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知道,“鼠龍”長大之後比獅子還要長

目前為止,地球上已出土700多種恐龍化石,其中包括“恐龍之王”霸王龍、“最高的恐龍”腕龍。而在所有的恐龍化石中,“鼠龍”是最特殊的一種,為什麼這麼說呢,請看下文分解。

02長相:幼時身長僅20釐米,60克重,只有老鼠般大小

“鼠龍”是一種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食草性恐龍,隸屬蜥臀目、蜥腳型亞目、板龍科、鼠龍

屬。顧名思義,從名字上看,這是一種體型很像老鼠那麼小的恐龍。

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幼年時期,“鼠龍”的身材比例比較誇張,這種恐龍剛剛孵化出來時,體長僅20釐米左右,約60克重,幾乎只相當於一隻老鼠大小。但是,這時的“鼠龍”,腦袋和眼睛都非常大,與整個身子很不相配。

當成年後,成年“鼠龍”的腦袋和眼睛與身子的比例縮小了很多,鼻子也開始變得更尖,擁有一條長長的脖子和尾巴,奔跑時粗壯的長尾巴總是左右擺動。

“鼠龍”身長達2-3米,最大體長約5米,重約1000公斤,在已知774種恐龍中,“鼠龍”排在第457位。不過,相對於耀龍、寐龍等身長不到1米的恐龍而言,“鼠龍”的骨骼長度比它們都要小上不少。可見,“鼠龍”依然是目前發現的骨骼長度最小的恐龍。

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鼠龍”帶有典型的植食性恐龍的顯著特性,它的牙齒呈樹葉狀,胃室細小;同時,它也帶有蜥腳類恐龍的明顯特徵:一個小小的腦袋,脖子卻很長,前肢和後肢都是5根指爪,呈現圓柱形,前肢比後肢粗壯。

03行走:幼時用四肢著地走路,長大後才開始2條腿直立行走

英國皇家獸醫學院的專家介紹說,人類可能是當今世界上僅存的一生從用4足爬行過渡到2只腳行走的動物。

這種轉變如果發生在動物之中,那一定很罕見,科學家曾經想在現有動物身上找到相似的行為,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

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但是,在遠古時代,有極少數動物會隨著年齡經歷從爬行到直立步行的轉變。化石顯示,“鼠龍”就是這樣的。除此以外,慈母龍、禽龍、鸚鵡嘴龍、橡樹龍和大椎龍在內的幾種恐龍,也會隨著年齡改變運動模式。但是大多數長頸龍類恐龍一生都在用4條腿來走路,用4條腿支撐它們龐大的身軀。

剛孵化的時候,“鼠龍”身體的重心前傾,重心位於背部中部、腿的前部,這意味著它必須用4肢站立才能保持身體的平衡,否則,沒走幾步就會摔倒。

不過,當“鼠龍”長到3米長的成年體型時,它的身體重心會隨著成長而改變,其重心逐漸向後方移動,重心接近臀部和腿部,這使得它們開始用2條腿直立行走。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古生物學家史蒂芬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這些成年恐龍之所以變成兩足動物,主要是尾巴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們的尾肌隨著成長而變得越來越粗,導致重心向後移動。

阿根廷曾出現一種神秘的恐龍,幼時才60克重,長大後重約1000公斤

結語

對於“鼠龍”,因為出土的化石有限,如今還有許多問題懸而未解:它為何喜歡進食蘇鐵、松柏等堅硬的植物?出生不到60克,8歲後卻為何能長到1噸?

雪靈谷自然實驗室/出品

參考資料:科學之友雜誌、科學通報雜誌、通訊生物學、科學大觀園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