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文章作者:琢磨君

對於善良之人來說,助人為樂是常事,而且不求回報。但是,讓善良人頭疼的是:往往是好心辦壞事,或者幫助了他人還被反咬一口,這就很令人寒心了!

心地善良的人,幫助他人沒有錯,但是也要分清場合和物件。就像“農夫與蛇”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惡,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要輕易幫忙這兩類人,小心福氣偷偷溜走。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1、不懂感恩的人;

為什麼說不能幫助不懂感恩的人呢?因為一個人不懂感恩,必然會負義,他會為了一點點利益就傷害或背叛你,因此這種人不值得幫忙。比如說,你好心借錢給朋友救濟,但是事情過後,朋友不但不主動還錢,還說風涼話“不就是這麼點錢嘛,一直催要,有意思嗎?”這種人朋友就是典型的不懂感恩,屬於過河拆橋,忘恩負義。因此,對於這類人,你就是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他們,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曾經看到網上一則新聞:一個農村小夥騎電動車,看見馬路邊上一個老人摔倒在地,便好心扶起老人,還送老人去醫院治病就醫,甚至親自墊付了醫療費。但是老人家屬來後,慫恿病床上的老人一口咬定是小夥撞人,還找小夥索要20萬賠償費用。

真正善良的農村小夥子越想越生氣,認為自己做了好事,還被人誣陷,於是喝農藥了。事情發生後,記者採訪病床上的老人,老人說出了實情,他說:“我是自己摔倒的,小夥子好心幫忙我,沒想到小夥子這麼想不開。”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農村有句俗語叫“

鬥米恩,擔米仇

”,意思是說:他人危難時刻,你施捨給人一碗飯吃,他會記住你的恩情;但是後來你愛心氾濫,長年累月地資助他人,反而養出了一個“白眼狼”,別人會覺得你的幫助都是理所當然。一旦你沒有達到他們的心理預期,或者停止幫助,他們就會反咬你一口,把你當成仇人。

農民歌手大衣哥出名後,經濟條件也好了,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找他借錢的人也越來越多。大衣哥為人善良,前前後後借出100多萬給親朋好友。但是後來,這些借錢人的一番話傷痛了大衣哥的心,他們說“你那麼有錢,還在乎這點小錢嗎?”。

綜上所述,一個人不懂得感恩,你就是再怎麼幫助他也是白搭,因為他們貪得無厭,慾壑難填,稍微不如他們心意,就會怨恨你。所以說,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要輕易幫助不懂感恩的人,因為這會讓你的福氣偷偷溜走,而且越幫忙越是仇人。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2、狼子野心的人;

幫助人前,我們一定要看清對方本質好壞後,再去決定幫與不幫。比如說,農夫明知道蛇屬於冷血動物,根本不講感情,卻好心幫助了蛇,最後等蛇甦醒了,蛇便露出了殘忍的本性,一口咬死了農夫。東郭先生明知道中山狼是奸詐兇猛的動物,卻好心救助狼,反而被餓狼撲食。所以說,善良人不要濫施同情心,要小心提防那些狼子野心的惡人。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三國猛將呂布就是典型的狼子野心,他最先為丁原部將,被唆使殺害丁原而歸附董卓,後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而誅殺了義父董卓。剛風光了一陣子,呂布又如喪家之犬,夾著尾巴逃走了,先後依附袁紹、張楊。

興平元年(194年),呂布被曹操打敗,轉而去投奔徐州牧劉備。劉備為人寬容仁義,竟然接受了狼子野心的呂布,但也是引狼入室。呂布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徐州,還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劉備好心收留呂布,但忽略了其狼子野心,最後丟了自己地盤,悔恨交加。所以說,對於那些狼子野心的人,我們千萬不可幫,幫了就會折損自己的福氣。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呂布劇照

還比如,劉邦在彭城之戰中大敗而逃,丁公率兵追上了劉邦。劉邦苦苦哀求放自己一馬,丁公動了惻隱之心,帶兵返回,劉邦因此突圍而去。項羽失敗後,丁公前來拜見劉邦,劉邦卻把丁公綁起來遊行示眾,說道:“丁公作為項羽的臣子卻不忠誠,讓項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最終,劉邦殺了丁公,以儆效尤。

丁公本來不該幫助劉邦的,但是忽略了劉邦的狼子野心,最後幫了劉邦卻害了自己。綜上所述,幫人一定要看對方人品如何,對於那些狼子野心的人千萬不可幫。

一個人再善良,也儘量不要幫這兩種人,因為越幫忙越是仇人

結語: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不會輕易愛心氾濫,因為他們深知人性的複雜。有些時候,你好心幫助人,反而幫出了仇人;相反,你什麼都不做,無功也無怨,會更有福氣。正如《菜根譚》中所講:“

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求感德,無怨便是德

”。

所以說,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要輕易幫忙以上兩類人——不懂感恩的人,狼子野心的人,小心福氣偷偷溜走,越幫忙越是仇人!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

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國學文章,歡迎關注賬號,並在下方點贊、評論、轉發。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路,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絡刪除